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理论毕业论文论音乐教育与舞台实践,供大家参考。
论音乐教育与舞台实践
内容摘要:
在音乐教育专业中, 舞台实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促进专业学习与实现专业的社会意义两个方面。
首先,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与技巧需要通过舞台实践来得到应用和升华。
其次, 舞台实践也从侧面反映出高雅音乐的普及程度。
舞台实践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 以及音乐的传播与普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音乐教育 舞台实践 普及
一、 课堂奠基, 舞台升华
在音乐教育专业学习中, 课堂教育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一大主题, 通过一些为学生在大学以至今后的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通过系统的课堂学习, 理论和专业基础得到巩固, 专业技能得到规范和提高, 为今后扩大发展空间奠定了基础。
在参加音乐会的过程中, 笔者尤其体会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起初缺乏对演唱作品主题思想及精髓的全面理解, 加之技术把握能力不够强, 在演唱过程中过于追求技巧和声音, 使得感情色彩等表现力受到局限, 从而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而使表演失去了神韵。
卢齐厄·马南说过:
“歌唱就是用声音来艺术性地表达人类感情。
感情表达是内部和外界刺激的反映, 全身都参与其事, 面部表情、 手势和仪态, 带情感的声音, 再加上反映个人内心状态的心脏跳动和呼吸, 这些反应作为反射而发生。”可见,只有在课堂上对声音、 表情、 动作等进行扎实、 全面的基本功训练, 充分领悟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 在舞台表现中才能尽情发挥。
音乐没有固定的程式, 学习音乐的途径是多元化的, 在课堂教育的同时, 也要加强实践训练。
舞台实践不仅可以从客观角度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 还能从实践中使课堂知识得到充分的拓展和运用。
课堂训练最终要走向演奏或演唱, 这是技巧与感情在视觉、 听觉上的融合体现。
在平日课堂教学中, 老师会涉及指导感情状态或肢体语言等方面的表现力, 但学生只能想象一种舞台表演环境, 这样就会使表演变得呆板刻意, 破坏了形神在视觉和听觉上的融合。
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 让学生通过舞台实践亲历领悟和锻炼, 参加一些音乐会或文艺演出, 把自己平日所学加以运用, 真正体验舞台上的感觉。
在平日的准备中, 老师经常会让我们想象站在舞台上的感觉, 调整自己的兴奋状态。
可真正到了站在舞台中央的那一刻, 闪耀的镁光灯, 台下观众的瞩目, 会使我们内心产生夹杂着一些紧张感的兴奋, 这时才会领悟到平日里费尽心思想象、 寻找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通过音乐会, 我们可以从客观的角度, 很直接地认识到自己演唱技巧上的一些错误和不足, 这是无法从课堂上及时获得的。
对音乐的学习与研究不能与实践相分离, 要通过舞台实践使课堂上积累的知识得到提炼和升华。
在当今教育改革中, 讲究一体化教学,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学与实践的一体化。
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在课外实践中学以致用, 与实际相结合, 从中把握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精华。
总之, 学习音乐教育专业, 要通过课堂学习、 训练掌握扎实的基本功, 从每一个音符、 节奏到音色的控制、 音乐色彩的把握及作品的思想都要深切领悟。
每一次的舞台演出是对专业课上所学知识最好的实践, 如果说课堂上是一个输入的过程, 那么舞台实践就是将技巧与感情输出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 我们可以从客观的角度观察到自身技能上的不足及对感情的把握程度。
二、 演出实践, 深化普及
通过举办音乐会, 更直观地体现出高雅音乐在社会上的普及程度。
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 人们更需要充实精神生活, 高雅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精神文化元素, 更应体现服务大众的作用。
我们不能因为“高雅”二字就割断其与大众的联系, 高雅音乐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 其生存与发展要回归社会, 如果它仅仅成为一部分人的文化, 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人们需要高雅音乐去丰富精神, 提高品位, 而高雅音乐也需要社会这个载体才能传承下去,因此普及高雅音乐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舞台表演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传播形式, 就应该充分利用其传播作用, 发掘、 培育、 适应市场,让高雅音乐走进大众的心中, 使他们认识什么是高雅音乐。
可以通过舞台演出实践, 了解观众对高雅音乐的接受程度, 循序渐进地将高雅音乐普及到社会中。
特别是培育青少年观众,要让高雅音乐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看女高音娜塔莉·夏高的音乐会录像, 笔者发现, 她往往会选择一些平易近人的曲目, 通过与台下观众的互动, 将作品的含义夸张地表现出来, 而正是她那种诙谐幽默的表演方式很快激发了观众的兴趣, 产生共鸣。
因此, 在演出内容及形式上要贴近观众。
例如, 在选曲方面, 可以不局限于专业的艺术歌曲、 咏叹调等, 而结合一些观众耳熟能详的音乐素材。
通过舞台实践, 了解观众的反应, 进而明确应该把什么程度的音乐以何种形式带给观众, 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提高并激发人们对高雅音乐的关注和兴趣。
海顿说过: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 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既然学习了音乐教育这一专业, 就担负着将音乐这一重要的文化元素普及于社会, 并将其不断发扬壮大的责任。使音乐渗透到社会的每一角落, 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使音乐真正地服务于社会。
要尽到这一职责, 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 又能通过实践感性地认识音乐, 用舞台实践的形式让人们多去接触高雅音乐, 在将音乐素养普及于社会的同时, 通过传授音乐的真谛来感染大众, 服务于大众。
柏拉图有句名言:
“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 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
”通过传播普及高雅音乐,让每个人都懂得什么是美的感觉, 发现美, 体会美, 心里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与善的感觉,这才是真正的将音乐服务于社会大众, 促进社会的和谐统一。
艺术源于生活, 而又高于生活。
音乐是一门感性的艺术, 它体现的是一种思想, 课堂上的学习仅仅是培养我们一种基本的音乐素养, 而真正的理解与体会则需要我们通过实践, 去寻找、 挖掘音乐的深层次的含义, 这是我们学习音乐的最终意义。
所以学习音乐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 要同时结合舞台实践, 用过硬的硬件与充实多样的软件装备自己, 才能使学习更全面、 更完整。
从社会角度来看, 艺术来自于生活, 最终又要服务于生活。
音乐的发展也要遵循这一真理, 我们要通过舞台实践活动将音乐反馈到社会生活中, 实现其存在与发展的真正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 艺术理论毕业论文论音乐教育与舞台实践 毕业论文 音乐教育 舞台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