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医改政策下医院收入结构调整研究8篇

时间:2022-09-08 19:05:03  来源:网友投稿

医改政策下医院收入结构调整研究8篇医改政策下医院收入结构调整研究 MONEYCHINA/2021年1月下财经界http://www.zgcjj.cn医疗服务收入对医疗收入结构的影响及改善措施&mdas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改政策下医院收入结构调整研究8篇,供大家参考。

医改政策下医院收入结构调整研究8篇

篇一:医改政策下医院收入结构调整研究

NEY CHINA / 2021 年 1 月下 财经界http://www.zgcjj.cn医疗服务收入对医疗收入结构的影响及改善措施— —以河南省中医院为例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席明晓 张红妹 王谷音摘 要: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是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提出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高低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以及医院都为提高指标水平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文章就中医医院指标的现状和改善的途径进行探讨。关键词:医疗服务收入 医疗收入结构 中医院2019年颁布了《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把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摆在了突出位置,强调三级公立医院应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医疗服务,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围绕这些目标,意见设置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分别考核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4个方面。在运营效率指标体系中, “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是反映医疗收入结构的重要指标,它的高低,代表着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收入是医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挂号收入和床位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诊察收入、治疗收入、手术收入、护理收入、药事服务收入是医疗服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影响着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的高低;2017年9月各地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后,减少的收入已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财政投入等方式进行补偿,即药事服务的成本价值,在改革后随着取消加成同步平移、同步补偿,已分摊计入到医疗服务价格中,所以药事服务费一直未收取。一、以中医院为例,解读医疗服务收入重要部分内涵中医医疗服务具备“简、便、廉、验”的优势,医疗服务收入有其独特的内涵。(一)诊察收入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医医生,在面对病人时,能运用经验通过望闻问切判断病人的病症、发病机理,无需借助仪器检查或者化验结果,或者尽可能少的辅助检查,便可得出诊断结果和制定适宜病人的治疗方案,从而加快诊疗进程,使病人更快的恢复健康。(二)手术收入中医手术的优越性在于对手术时机的把握上。不同疾病处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手术时机的判断也不同,通过权衡利弊,坚持中医整体观,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方能提高手术效果和治疗效果。(三)治疗收入中医治疗方法历史悠久,主要是以药物为辅,自己恢复为主,讲究的不仅治标而且治本。中医治疗方法具有患者痛苦小、治愈率高、费用低廉的特点,成为人们群众日常防病治病的首选。(四)护理收入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是强调“整体观念”,运用“辨证施护”的思想和方法开展护理工作,根据临床病症、病情的不同,分类护理,有“扶正祛邪”的,有“标本缓急”的,有“同病异护”或者“异病同护”甚至“正护反护”的,按照病人有差异、年龄时节差异、地理位置差异,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中医护理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涉及生活、饮食、临证、情绪、康复等多个方面,这些护理的综合使用能够帮助患者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住院治疗,减少患者的医药费支出,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通过对中医医疗服务收入内涵的解读,不难发现,诊疗收入和手术收入主要发挥的是医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的是医生的劳务价值和诊疗水平。治疗收入和护理收入主要体现的是护理人员的劳务价值,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生和护士需要互相协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二、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的途径既然国家对医疗服务收入指标做了相应规定,旨在全面落实“两个允许”政策,作为中医院应有更大作为。(一)减少非医疗服务收入占比1、建立医学检查化验结果互认支付机制,降低检查化验收入占比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并发布国家级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目录,明确互认流程、互认时效、各级职责,以及医疗纠纷的法律责任划分。在此基础上,创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支付机制,充分调动医院的积极性。另外,要推动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平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建设智慧医院,互联网+平台建设,信息共享,从长远来看,对医189DOI:10.19887/j.cnki.cn11-4098/f.2021.03.093

 HUMAN RESOURCES人力资源疗机构的良性发展都是大有裨益。2、控制药品耗材价格虚高,降低药品占比和材料占比取消药品加成和耗材加成后,要加强重点药品和高值耗材的采购和使用的监控管理,通过网上采购平台采购卫生材料,大大提高价格透明度。通过4+7带量采购模式采购药品,实现以量换价,从而降低医院的药品采购成本。(二)建立价格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理顺理顺比价关系,建立中医医疗服务价格的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偏高的检查检验和大型设备治疗价格,支持公立医院在医疗费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医疗服务收入的占比。(三)运用绩效机制,鼓励医务人员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更多发挥人的自身优势医改不仅要让患者满意,也要让医务人员满意,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首先就要对医务人员的薪酬制度进行改革,要降低药品、耗材、大型设备检查等价格,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具体而言,就是要制订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公立中医医院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自主进行收入分配,既不能向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也不能与开药、开检查治疗单的数量相挂钩,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三、河南省中医院采取的相关措施及产生的效果(一)采取的措施1、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河南省依托中医特色的区域诊疗中心建设,扶持优势学科发展,在重大疾病救治方面、科学研究方面、人才培养方面、疫情救治方面持续不断的进行资金支持和能力建设,形成一批辐射能力强、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学科群体。通过学科建设,为提升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打下坚实的基础。2、建立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随着2017年8月31日取消药品加成、2019年12月31取消耗材加成,河南省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医疗价格调整,降低了部分检验项目和大型检查项目的价格,适当调高了部分中医医疗服务价格,体现了动态调价的原则,为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供了空间。3、加大绩效引导力度,优化医院收入结构颁布的《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医院逐步建立了新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着重突出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行为规范等指标,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制定公平合理易操作的考核标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聘用聘任、个人收入挂钩,劳务价值的付出与薪酬的获得匹配,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优化医院收入结构。(二)产生的效果1、在医疗服务数量和效率等社会效益方面。据统计,河南省20家三级中医医院门急诊人次数达到1329.18万,同比增长 1.64%;出院患者人数达到 55.81万,同比增长9.63%;平均住院日缩短为12.70天,同比下降4.75%。2、医疗收支指标出现两升两降的良好态势。其中,药占比为28.31%,同比下降1.20个百分点;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费30.56元,同比下降1.61元;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为26.32%,同比上升3.05个百分点;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总支出比例为31.46%,同比上升0.98个百分点。3、医院药品耗材采购成本降低,完善了内部绩效考核分配制度。药品4+7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个人利益挂钩,变“多收多得”为以点单价为主的分配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就河南省中医院整体而言,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有所改善,但由于医院之间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优势学科不同,医院的价格调整补偿率呈现出不均衡的情况,药占比、卫生材料费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尚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取消药品加成和耗材加成的大背景下,应巩固改革成果,推动医疗和医保制度改革,切实推动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建立运转高效、可持续的公立医院发展机制。基金项目: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TCM2019002)参考文献[1]蔡炳勤,刘明. 中医手术观[C].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07:19-22.[2]王红梅.中医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特色优势[J].北京中医药,2012,31(12):951-952.[3]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J].中国卫生法制,2017,25(05):60.[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05):22-30.190

篇二:医改政策下医院收入结构调整研究

观察 ACCOUNTING OBSERVATION 中国总会计师·月刊62一、背景概述 “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政府部门期望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确保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和发展。对公立医院本身来说,其良性运行和发展,实则就是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运行效率的有机统一。可以看到,医改政策要求与公立医院自身发展需求是趋于一致的,这给了公立医院加强运营管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时机:与其被动地跟随医改政策亦步亦趋,医院不如当改革的先锋,积极主动改进运营管理。

 在分级诊疗目标定位下,大型公立医院以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诊治为主要价值取向,而不是虹吸应当在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救治的轻症患者,这意味着公立医院要进行结构调整,对不同的医疗业务实施不同的发展策略,而这方面的理论及案例研究较少。本文应用波士顿矩阵分析框架,探讨某大型综合性三级公立医院A医院是如何主动调整医疗业务结构,来实现分级诊疗目标和医院自我发展,提升社会效益和运行效率的,以期为公立医院加强运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及案例借鉴。二、波士顿矩阵对医疗业务结构调整思路的启发在医疗业务结构调整过程中,医疗业务的规划、各类资源的配置及具体策略的选择,都需要在保证运行平稳的基础上,对目前业务范围和医院发展目标进行缜密的分析后加以定夺。波士顿矩阵的分析框架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一)波士顿矩阵的分析原理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是“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以企业经营的全部产品或业务的组合为研究对象,从两个方面分析考量产品或业务,一个是市场成长率,一个是相对市场份额,从而寻求企业资源的最佳组合:明星类业务是指高速增长市场中的市场领导者,问题类业务是指企业力图进入一个已有市场领先者占据的高速增长的市场,现金牛业务享有规模经济和高边际利润的优势,瘦狗类业务市场增长率低缓、利润较低,需要收缩或淘汰。波士顿矩阵的分析优势是简单明了,可以使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安排产品系列组合,收缩或放弃萎缩产品,加大在更有发展前景产品上的投资。(二)医疗业务结构调整矩阵借助上述分析原理及框架,可以为医疗业务结构画出矩阵,并找到清晰的调整思路。对公立医院来说,其良性运行和发展,需要实现社会效益与运行效率的有机统一,故笔者选择“社会效益——运行效率矩阵”来分析不同性质的医疗业务类型如何协调发展。(见图1)(1)明星业务。这是指社会效益高、医改政策既鼓励开展,又符合三级医院自身发展需要的医疗业务,即能体现医院解决危急重症、疑难杂症诊疗能力的医疗业务,一般可以认为是医院的优势学科,需要在运营管理中加大投入以支持其迅速发展。采用的发展策略是:积极扩大规模,提高学科辐射力和影响力,以长远利益为目标,进行医学关键技术攻关加强竞争地位,例如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现金牛业务,又称厚利业务。现金牛业务原意是指已进入成熟期、销售量大,产品利润率高、负债比率低,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其他产品,尤其明星产品投资的后盾。这类产品可以争取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利润,为其他产品提供资金,是企业现金的来源。目前,公立医院执行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是按照不完全成本制定的,不能真实反映医疗服务的价值——分级诊疗背景下的大型公立医院医疗业务结构调整冯 欣摘要:本文以A医院为例,借鉴波士顿矩阵框架,探讨在医改分级诊疗目标定位下,大型公立医院如何以诊治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为主要价值取向,进行医疗业务结构调整。关键词:分级诊疗

 公立医院

 医疗业务结构

 波士顿矩阵图1 医院业务发展的波士顿分析矩阵2018.11.indd

  62 18-11-28

  下午10:20万方数据

 ACCOUNTING OBSERVATION 财会观察63 2018·11

 总第184期技术价值和风险程度,公立医院很难从医疗服务提供中获取应有的足够收益。2016年,全国业务收支结余为负数的医院有2428个,占公立医院总数(8713个)的28%,且这个比例在逐年增加。A医院历年来医疗结余也一直为负数,靠财政补助收入及其他收入维持整体收支平衡。2017年以来,全国各省市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大部分医疗机构均需要自我消化一部分药品加成损失,这对医院维持正常运营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三级公立医院适度发展现金牛产品无疑是补偿运营成本的有利渠道,例如辅助生殖、整形美容、特需医疗病房等实施市场调节价的医疗业务,可有效减少医改政策亏损,更好地支撑明星业务发展及医院可持续发展。(3)问题类业务(q u e s t i o n marks)。其原意本是指处在低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利润率低、处于保本或亏损状态,无法为企业带来收益,若预期内无法将其转化为明星业务或现金牛业务,应采用撤退策略。对三级医院而言,这类业务主要指普通门诊、纯粹开药门诊、大处方大检查等,医改政策对此明确提出限制要求,医院从中获得边际贡献也较低,例如由于药品加成为零,纯粹开药的门诊边际贡献为零或负数,而且可能由于开具大处方大检查,被价格监管或医保部门扣罚款项等,风险系数大。(4)公益类业务。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医改的核心主题,医改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满足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健康需求。生命是无价的,所以某些时刻、某些任务,公立医院是不计成本、本着“救死扶伤”的使命去义不容辞完成的,例如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治、急诊、对口医疗扶贫等。尽管医院对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边际贡献很低、补偿不足,但这恰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体现,是公立医院的使命之一,必须不折不扣地主动完成。三、应用案例——A医院调整门诊医疗业务结构A医院是G省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是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年出院病人12万人次,年手术量8万台,门诊量约400万人次。医改政策明确要求三级医院降低普通门诊就诊人次,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这一政策定位成为了A医院调整医疗业务结构的“指挥棒”。A医院从2016年开始主动控制门诊量,例如停开周六日普通内科门诊等,近三年门诊量持续下降,如图2所示。对A医院来说,提高解决危急重症、疑难杂症的诊疗能力无法一蹴而就,但降低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则呈现为 “立竿见影”的直观数字。“一升一降”的过程中,专家门诊等其他门诊就诊人次一时难以短时间提升的情况下,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减少意味着医院总的工作量减少、边际贡献减少,从而结余减少,医院面临阵痛。A医院意识到,不能简单地对所有医疗业务实施统一的“休克”式调整战略,而是应该将医疗业务进行合理分类,根据波士顿矩阵的基本应用法则——规划医疗业务位置及移动趋势,使医院门诊业务实现互相支持,运行良性循环的局面,具体如下所述。(一)减少问题类业务或促进问题类业务转型,推动明星类业务开展A医院加强了对门诊量的变动分析及监控,尤其是关注单纯开药的门诊量是否下降;对于以药为主的科室,A医院要求其开展技术转型、升级,例如增加门诊微创手术及内镜等非药物治疗服务、开展日间手术等。2017年7月,A医院所在的G市启动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主要是取消药品加成、调高手术、治疗等技术劳务医疗服务价格。技术劳务服务价格的提高,直接让手术类科室、治疗为主的非手术类科室(明星类业务)受益,这类科室可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升学科技术水平及影响力,提高疑难重症的手术、治疗水平,继续巩固、推动及探索其他平台或资源的整合,例如(多学科会诊)MDT、院内血糖管理等。具体如表1所示。为有效实施上述调整策略,A医院还制定配套措施,通过修订内部绩效考核机制,将医疗业务结构调整与内部激励要素结合,建立以控制门诊药占比为主要指标的绩效考核与分配方案,鼓励开展治疗、收治初诊病人等。新的门诊绩效方案实施后, A医院门诊外地病人、初诊病人比例提高,如图3所示。图2

 A医院2015-2017年门诊量变化趋势表1

 A医院调整门诊结构措施表(根据波士顿矩阵移动法则)2018.11.indd

  63 18-11-28

  下午10:20万方数据

 财会观察 ACCOUNTING OBSERVATION 中国总会计师·月刊64(二)对“现金牛”科室或业务,适当给予资源投入,减少医改政策亏损,更好支撑医院可持续发展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且短缺,A医院的部分主任医生门诊“一号难求”,开药为主的慢病患者或轻症患者大量占据了疑难杂症的号源,医生长期加班加号的状况难以长期维系。为此,A医院针对患者需求较高的部分专科,利用门诊相对独立的区域增设“特约专家门诊”。“特约专家门诊”属于特需医疗服务,A医院结合实际成本水平定合理的诊查收费标准,发挥“价格”自动分流普通开药患者的作用,从而让一些预约或挂不到号但实际需要的疑难杂症患者,能够尽快得到专家诊治。如 表 2 所 示 , 特 约 专 家 门 诊 的新增及初诊患者比例(24.11%,53.7%)远高于其他门诊(7.83%,25.18%),来自于市外、省外的患者比例(47.54%,7.43%)也明显高于其他门诊(29.25%,4.25%),而药品比则(23.02%)明显低于其他门诊(42.35%),说明设立特约专家门诊达到了分流患者的预期目标,且优化了收入结构。同时,“特约专家门诊”由于可以按特需医疗服务由医院自主定价,在门诊量下降的情况下,缓解了医院门诊边际贡献空间缩小、经济运行压力增大的局面。在财政补助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适当发展健康体检、特需医疗、市场调节价项目等“现金牛”科室或业务,不但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也是医院维持基本运营及发展的重要渠道。一方面,“特约专家门诊”虽是特需医疗,但实际上也解决了普通疑难杂症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现金牛”业务在不挤占基本医疗服务资源的情况下,相对基本医疗服务而言边际贡献较高,也有效地支持“明星业务”的发展,形成医疗业务结构互相支持、资金良性循环的局面。四、讨论波士顿矩阵移动法则实际上是指医院要用战略发展的眼光看业务的发展规律及趋势,以便在必要时做出及时调整,从而取得持续竞争优势。A医院虽然门诊总量2015-2017年持续下降,但其在医疗行业权威性最高的复旦排行榜中名次却逐年上升,从2014年的33名上升至2016年的27名,说明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在医改的过程中,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种资源也将重新迅速分配,转型速度的快慢进而影响医院的运营成果。在业务结构调整过程中,医院管理者不应该等到业务到了“问题”阶段才考虑如何撤退,而是要掌握业务结构的现状及预测未来市场的变化,有效、合理地分配医院经营资源。按照医改政策要求减少物耗收入的政策导向,继取消药品加成后,公立医院接下来将迎来全面取消耗材加成等考验,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加强对耗材收入及成本的持续跟踪,还需要通过提高人员、设备使用率及运行效率等措施,减少资源闲置和浪费以弥补政策亏损。参考文献:[1]王双.波士顿矩阵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8):30-32.[2]徐彪,顾海.“公立医院收入结构调整”能缓解看病贵吗?——基于预算平衡下的医疗费用控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9):41-47.[3]孟庆跃,郑振玉等.医疗服务价格扭曲的测量及其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3,(5):225-227.[4]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201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C].[5]王钢辉,冯欣,吕婧菲,徐绵.公立医院实施市场调节价医疗服务项目的思考[J].财经界,2018,(08):130-132.[6]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发﹝2016﹞45号)[Z]. [7]布洛克等著,王斌等译.战略成本管理(第2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89-90.[8]王娟.中国公立医院市场竞争现状及对策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03):54-56.(作者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图3

 A医院新门酬政策实施后业务结构变化率(%)备注:数据来源于A医院综合查询系统。特约专家门诊2018年3月开始增加专家排班,选取2018年3-5月3个月数据进行对比。其中其他门诊是指A医院东川门诊部所有除特约专家门诊等以外的门诊。按A医院的统计口径。初诊:非复诊、非新增患者的就诊记录。复诊:患者本次就诊前一年内曾在同一门诊专科就诊定义为“复诊”。新增患者:患者首次来医院就诊定义为“新增患者”。表2

 特约专家门诊与其他门诊就诊类型、患者来源及费用结构对比2018.11.indd

  64 18-11-28

  下午10:20万方数据

篇三:医改政策下医院收入结构调整研究

8金融经济 FINANCIAL AND ECONOMIC控费背景下医院收入结构调整研究席先富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南充市中心医院

 苏新

 陈雪梅

 许朝春

 何雨馨 南充市中心医院摘要: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是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政府、医院和患者三方,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涉及各方面经济利益的最直接、最敏感的环节,也是近年来广泛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然而,医疗费用的增长又包括两种情况——合理的增长和不合理的增长。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的提高,医疗费用随之相应增长,这是合理的增长。但是,由于过度医疗和药品材料价格虚高等造成的医疗费用增长,这是不合理的增长。笔者认为,要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就是要防止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要调整医院的收入结构,促进卫生经济良性发展。本文以南充市中心医院为例,探讨如何调整医院的收入结构,使得医疗收入的结构构成合理,进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关键词: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调整;医院收入;结构一、南充市中心医院收入构成现状2017年,南充市中心医院的收入15.32亿元,同比增长 13%。其中,医疗收入占总收入的 95.1%,同比增长 14%。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的 3.1%。其他收入占总收入的 1.7%。可见,医疗收入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反映医院经营规模大小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是支撑医院日常开支、战略发展、文化建设以及参与社会公益性服务等支出的重要保障。真实的、有效的、安全的确认医疗收入是保证医院良性运营的前提。医疗收入按其类别可分为医务性收入、检查化验收入、卫材收入和药品收入四类。2017 年,南充市中心医院的医务性收入占医疗收入比 30.77%,同比增长 14.36%;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25.78%,同比增长 12.09%;卫材收入占医疗收入比 15.03%,同比增长 20.77%;药品收占医疗收入比 28.42%,同比增长11.94%。二、合理的收入结构比例调整医院收入结构,就是要调整医疗收入结构,调整医务性收入、检查化验收入、卫材收入和药品收入四类收入所占的比重。而医务性收入的收入项目又包括挂号收入、治疗收入、诊察收入、手术收入、药事服务费收入、其他门诊 / 住院收入,是真正体现医务人员价值的收入。它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其他三项收入均为医务性收入的开展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医生开展医疗业务的工具与耗材。为推动医院健康运营,充分发挥医院公益性,缓解人们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尽可能降低药品收入和卫生材料收入,适当控制检查化验收入,努力提高医务性收入。从历年财务数据来看,趋于合理的收入结构比例是医务性收入占比 35%—45%,检查收入占比 25%—27%,药品收入占比 20%—25%,卫生材料收入占比 10%—15%。三、达到合理收入结构的调整措施( 一 ) 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严格执行物价政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医院运营管理的必要技术支撑,完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为了医院运营管理手段更加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以便改进医院医疗质量,提高的工作效率,树立医院的品牌形象。医院应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全面应用了电子挂号、电子处方、电子病历、电子药房等信息系统,实现了就诊流程“无纸化”,通过病员的各种信息可在公立医院间共享,减少转诊而重复检查,缩短病人就诊等候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此外,还可应用电子系统和自动化传输系统,可以将检验标本、药品、病历等通过传输运到指定位置,减少就诊等待时间。《荀子 • 礼论》:“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国家的物价政策即为规矩,调整收入结构,不是想当然,更不是可以以此而乱收费。相反,应强化规矩意识,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执行相关的物价政策,以物价政策为组织医疗收入的行为准绳。具体而言,医院各业务科室应主动加强收费管理,严格按物价标准和收费政策执行收费,积极规范收费行为;物价会计及物价专员应加强对病案的复核和分析,认真检查,一旦发现实际收费与物价标准、收费政策有偏差的情况,应果断采取措施,对违规收费行为进行相应地处罚。同时,通过电子账单查询系统及时告知病人费用收取详细情况,提高医疗服务收费的透明度,保障病人合法权益,规范收费行为。( 二 ) 科学规范治疗流程,控制药品耗材使用规范临床路径和治疗项目,就是规定每种病种或手术相应的住院床日数、可使用的药品名称及剂量,能够检查检验的项目,这能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规范治疗流程与治疗行,缩小用药差异,降低医疗费用。可见,规范临床路径就是规范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重要手段,也是新医改的重要内容。医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宜自身的诊疗流程,规范临床路径和治疗项目,努力为病人提供高质、高效、低成本的医疗服务,真正减轻病人负担。严格控制药品耗材的使用。一是开展阳光采购。严格药品、耗材采购流程管理,通过合理的采购谈判方式,压低谈判价格,降低药品耗材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益与效率。二是优先使用国产的药品与耗材。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医院应优先使用国产的药品耗材,通过降低药品耗材费用,来降低医疗总费用。三是加强药品耗材的库存管理。对于高值耗材,用量较大的医院,应加强库存管理,通过零库存管理,降低仓储成本。对于药品和低值耗材,应在以销定采下,建立健全二级库房管理制度,实行条码管理,全流程监控,防止“跑冒滴漏”。通过控制药品耗材的使用,降低药品耗材费用,进而降低医疗总费用。( 三 ) 响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倡单病种、日间手术要实现控费,进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就要提倡单病种付费,鼓励日间手术开展。但是,我国现今广泛进行的医保支付方式是按服务项目付费,是对医疗服务过程的每一个服务项目进行价格,制定

 ACCOUNTING LEARNING179物价标准,病人在享受医疗服务时逐一对服务项目加总付费,再由医保机构向病人或医院支付。这种付费方式是“后付制”,是先进行医疗服务,再支付费用,管理简单方便。但是,这种付费方式最大的问题是,它难以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控制,也就难以控制医疗费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刺激了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与此种方式相反的一种医保付费方式是“预付制”。根据其计算方法的差异,预付制又分为:按总额预付费、按服务单元预付费、按人头预付费和按病种预付费。提倡单病种,就是推广按病种预付费,激励日间手术,就是开展按单元预付费。“预付制”能够促进医院主动降低成本,在保证与提高医疗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把医疗服务的成本控制到合理的范围。从国际经验来看,按病种付费、推广日间手术,不仅可以有效地保障病人的利益,缩短就诊的等候、治疗时间,而且可以很好地遏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减轻病人的负担,实现患者、医院和政府的“共赢”。( 四 ) 努力提高医务性收入比例,申请适当提高部分医务性项目价格以病人为本,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医疗服务质量是病人就医的根本保障,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要为病人提供优良、明显、持续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医院就必须采取多种措施。而调整医院收入结构,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不是要降低医疗服务的质量。恰恰相反,只有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医务性收入比例。要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一要培养广大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从思想、观念上重视质量;二要注重业务交流,通过业务交流,帮助持续改善和提高医疗质量;三要建设学习型的团队,勇于核心技术攻坚,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四要创建质量保证圈,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质量;五要鼓励医务人员进行创新探索,为改进质量和管理提出合理建议。申请适当提高部分医务性项目价格。医疗服务价格是对医疗服务价值的体现形式,本质上说,医疗服务价格是医疗服务价值用货币的表现形式,是医院对病人进行医疗服务所涉及医疗项目的具体收费标准。由于医疗服务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具有福利和商品的双重性,国家不向其征收税金,同时还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因此,我国医疗服务价格是政府物价部门根据医疗服务成本、物价水平和居民的购买能力等,采用不完全价格模式,来制定的价格标准。所以,我国目前医疗服务价格往往低于医疗服务的真正价值,医疗服务价格还不能完全体现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价值。特别是部分或工作量大、或技术水平要求高、或医疗风险大的医疗服务项目,亟需向上级物价管理部门申请提高该类医疗服务的价格。( 五 ) 落实双向转诊制度,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双向转诊”,也就是“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既能发挥大医院的人才、技术和设备等优势,又能有效利用各社区网点的服务能力和各种资源,进而推动基本医疗向社区下沉,危重病、疑难病的救治从社区上移到大医院。而且,“双向转诊”的实行,可以有效减少医疗机构的重复建设,保证医疗服务合理开展。医疗机构的服务有效性和医疗机构的重复建设的减少,使得医疗资源得到高效利用,降低了医疗服务的成本。小病进社区后,可以降低基本医疗的医疗费用,社区的医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减少了资源闲置与浪费,也有效了大医院容量不足所带来的医疗服务压力,让大医院能更多的就诊疑难重病患者。大病进医院,又可解决社区在诊疗水平与服务能力上的一些不足,保障病人就诊的质量与安全,避免延误诊疗时机。大病在医院得到有效治疗后,后期康复疗养又回到社区,可以使病人在社区进行继康复治疗,节省了后期治疗的医疗费用,又为大医院缓解容量不足所带来的医疗服务压力,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腾出更多医疗资源来解决疑难重病。这种制度是一项“双赢”的政策,可以有效整合利用医疗资源,促进卫生经济良性发展。( 六 ) 运用绩效杠杆,建立考核问责机制薪酬是医院对它的员工为医院所实现价值回报的体现形式,包括他们实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付出的努力、时间、知识、技能、经验和创造的相应的回报。在员工的心中,薪酬不仅是自己付出的劳动所得,而且是代表医院对自身的价值、工作的认同,还是代表医院对个人能力和发展前景的认可。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发挥出最佳的潜能为医院创造更大的价值,激励的方法很多,但是薪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最易运用的方法。为了确保合理组织医院医疗收入,抑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医院要建立相应的控制医疗费用考核问责机制。加强定期监测监督,建立健全医疗费用监测制度体系,通过对医疗费用监测,跟踪医疗收入明细数据,定期通报各业务科室的医疗费用控制情况。惩前毖后,加大奖惩力度,把控制费用的指标纳入科室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目标考核范围,将考核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评比、晋升、聘任、绩效分配等挂钩。四、结论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就是要控制医疗费用中不合理增长的部分,控制过渡医疗、过渡检查项目,控制药品耗材的使用。对于广大医院,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就是要调整医院的收入结构。一是提高医疗服务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增加医务性收入所占比例;二是降低药品卫材的使用,减少药品卫材收入所占比例;三是规范诊疗流程,控制不合理的检查化验项目,促进卫生经济良性发展。

 财参考文献:[1] 李乐波 . 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M].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7,3.[2] 王明洁 .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J]. 财经界 ( 学术版 ),2013 (6):184.[3] 戴小喆,郑大喜 . 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三驾马车”——预算、成本和绩效管理 [J]. 实务探讨,2013(9):129-131.[4] 王方琪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2018—按病种付费全面推开 [N]. 中国保险报,2018,1 (17):06.

篇四:医改政策下医院收入结构调整研究

国病案》2019 年第 20 卷第 12 期

 ·56·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12-15] 。该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卫建委号召,率先在辽宁省内启动了盛京儿科医疗联盟一体化协同发展计划,推动儿科医联体的发展,在医疗联盟体系内开展儿科疾病专项防治研究、宣传儿科诊疗的质控及儿科疾病双向转诊等多级联动措施,以促进儿科分级诊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入院患儿不断增长的压力。

 本文利用某三甲儿科专科医院近三年儿科床位运行数据分析儿科床位运行效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该院今后将通过多种联动措施稳定入院患儿规模,积极探索在儿科医联体内部双向转诊等多级联动等措施保障儿科床位正常合理运行,既要考虑医院儿科床位的运转效率更要兼顾社会需求,实现医院运营和社会效率共赢。

 参考文献

 [1] 孙萍,尹德挺.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人口规模变化的四个判断[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8(10):41-46. [2] 赵杨.天津市儿科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和解决措施[ [J] ].中国医院,2013,17(9):63-64. [3] 冯文.我国儿科医疗服务状况分析[ [J] ].中国医院,2012(8):19-21. [4] 唐佳骥,许欣悦,易文,等.基于 DRGs 技术分析异地医保直接结算患者费用情况[J].中国病案,2018,19(8): 48-51. [5] 李蕊,张健,李凤如,等.因子分析在公立医院绩效指标构建过程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8): 676-678. [6] 于淼,王楠,刘利,等.北京市某肿瘤专科医院 2017 年病床运转效率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8,25(4):312-314. [7] 王晓成,贺亚琴,刘王斌.床位利用模型与工作效率指标在床位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6,33(3): 468-470. [8] 黄培,易利华.3 种不同类型医联体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2):16-19. [9] 姚炯.影响住院人次的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4, (04):37-38. [10] 金克微,李昌崇,蒋永贺.儿科住院病例疾病谱及流行趋势 6987 例分析[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1):898-900. [11] 周益众,王伟,裴益玲,等.上海市儿科床位资源配置利用现况与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2014,17(01):29-32. [12] 王朝君,阎洧涛.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J] ].中国卫生, 2015(8):83-84. [1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浦东儿科医联体”[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36(2):160. [14] 李欣,杜兆辉,方伟敏.医联体模式在提高基层儿科诊疗服务技能中的作用[ [J] ].上海医药,2016,37(12):19-27. [15] 金玉莲.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J] ].中国卫生,2015(12): 109-110. (2019-06-27 收稿)

  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综合改革前后医疗收入结构分析

  冯

 添①

  姜小明 ② *

  柏提古丽·才力克 ①

 摘要

 目的 探讨药品加成取消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综合医疗改革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与住院收入结构的变化。方法 采用经济学中的结构改变度方法分析 2016 年-2018 年医院门诊与住院收入构成在改革前后的改变。结果 2016 年-2018 年门诊收入结构改变度最明显,达到了 15.71%,平均变动幅度为 5.24%,药品在三个区间内均为负向变动,诊查、治疗、手术项目的收入均呈正向变动,在门诊收入的占比有上升趋势。2016 年-2018 年药品、诊查、治疗项目是影响门诊收入结构的关键因素,其累积变动率达 77.66%。2016 年-2018 年住院收入构成改变最明显,结构改变度为 30.98%,平均变动振幅为10.33%,药品项目在三个时间段均呈反向变动,改革重点要提高的费用项目如床位、治疗、护理、手术项目的收入均是正向变动,在住院收入中的构成比都有所提升。2016 年-2018 年药品项目、治疗及护理项目对住院收入构成改变贡献较大,其累积改变率达 84.07%。结论 医改后医院的医疗收入结构大致优化,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收费项目有所提升,药占比呈现下降趋势,检查与化验项目结构变动不合理,医院费用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综合改革;医疗收入;结构改变度1

 Analysis of Income Structure Before and After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a Third-Class Public Hospital in Urumqi

 FengTian, Jiang Xiaoming, Baitiguli·Cailike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cancellation of drug additive income and the adjustment of medical service price on the income structure of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services of a third-class hospital in Urumqi, Xinjiang. Methods The degree of structural change in economics was used to analyze

 ①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0 ②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28 *通信作者 万方数据

 《中国病案》2019 年第 20 卷第 12 期

 ·57·the changes of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income composi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in the three years from 2016 to 2018. Results From 2016 to 2018, the degree of structural change of outpatient income structure changed obviously, reaching 15.71%, with an average annual change of 5.24%. Drug changed negatively in the three periods.The income of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surgery items all changed positively, and their proportion of outpatient income increased. Drug,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tems ar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outpatient income structure from 2016 to 2018. Their cumulative change rate is 77.66%. From 2016 to 2018, the structure of inpatient income changed the most obviously, with the degree of structural change being 30.98%, and the average annual change being 10.33%. Drug changed reversely in three periods. The key items of reform, such as bed, treatment, nursing and operation income, all changed positively,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ir proportion of inpatient income has increased.From 2016 to 2018, drug items, treatment and nursing items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change of the inpatient income structure , with the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reaching 84.07%. Conclusions The initial results of the reform are as follows,the hospital medical income structure is roughly optimized, and the fee items reflecting the labor achievements of medical staff have been improved after the reform. The proportion of drugs has shown a downward trend. The change of the income structure inspection and chemical items is unreasonable, and the structure of hospital expenses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reform; Medical income; Structural change First-author’ s addres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00,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Jiang Xiaoming 2017 年,依据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我国全面推开所有公立医院改革。新疆所有公立医院在 2017年 8 月 31 日执行医药改革,旨在限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增长,规范医疗机构医疗收入的结构,减少就诊患者的负担[1] 。本研究主要基于结构改变度来分析医改政策实行前后乌鲁木齐市的某三甲医院门诊与住院费用结构的总体变化趋势,探析改革的实施效果,为改革后医院的结构优化和合理控费提供方向[2] 。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来源于2016年-2018年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的财务报表,从中提取出医院的2016 年-2018 年的门诊收入与住院收入数据,对比医院综合改革前后收入结构变化情况,将时间分为2016 年-2017 年,2017 年-2018 年和 2016 年-2018年三个时间段。

 1.2 研究方法

 结构改变度适用于分析门诊与住院费用的内部构成和构成变化趋势[3] 。本研究中结构变动值(VSV)表示 2016 年-2018 年医疗收入的各费用项目的构成比值在期末与期初的差异,其表达式:VSV=X i1 -X i0 (i 是费用项目,0 表示期初,1 是期末),构成比差值大于零,结构变动是正向的,相反则是负向变动。结构变动度(DSV)指医疗收入的各费用项目的占比在期末与期初差异的绝对值之总和,是医疗收入中各费用项目在这一时间段内的总体变化情况的反映,其表达式:DSV =∑∣X i1 -X i0 ∣,结构变动度越大,变动程度越大。结构变动贡献率指各费用项目对于结构改变的付出情况,反映某一费用项目变动对总变动的影响大小,其表达式:结构变动贡献率=∣X i1 -X i0 ∣/∑∣X i1 -X i0 ∣×100%[4] 。

 2

 结果 2.1 门诊收入构成及结构变动情况

 2016 年-2018年药品项目的构成比均为最高,其次是检查和化验项目。根据计算公式,算出 2016 年-2018 年三个时间区间的结构改变情况,2016 年-2018 年的门诊收入构成改变度最明显,达到了 15.71%,平均变动5.24%,2017 年-2018 年的门诊结构变动振幅是13.76%,2016 年-2017 年结构变动度最小,只有3.26%。药品在三个时间段内均呈负向变动,在2016年-2018 年振动幅度最大,达到了-6.91%,材料收入在 2016 年-2018 年均是负向变动,改革后,取消了挂号收入,挂号收入在三个区间内也均是负向变动,说明他们在门诊收入的占比有下降趋势。2016年-2018 年诊查项目、手术和治疗项目均是正向变动,他们的占比有上升趋势,见表 1、表 2。

 2.2 门诊收入结构变动率情况

 2016 年-2018 年药品项目、诊查和治疗项目是影响门诊收入结构的关键因素,他们的累积变动率达 77.66%。2016 年- 2018 年药品项目贡献率达到了 43.99%,诊查项目贡献率是 13.67%,治疗项目贡献率达到了 20%,化验项目贡献率是 9.46%,检查项目贡献率是0.69%,各项目收入在三个区间的贡献率不尽相同,2016 年-2017 年检查项目贡献率达到了 17.42%,主要是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调整,降低了检查收入,2017 年-2018 年化验项目结构变动大,结构变动贡献率达到了 11.44%,见表 3。

 表 1

 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 2016 年-2018 年门诊收入构成情况(%)

 年份 药品收入 挂号收入 诊查收入 检查收入 治疗收入 手术收入 化验收入 材料收入2016 53.84 0.57 1.47 18.05 7.89 1.34 11.43 4.54 2017 53.33 0.39 2.03 17.49 8.62 1.52 11.34 4.09 2018 46.93 0.00 3.62 18.16 11.03 1.90 12.91 3.75 万方数据

 《中国病案》2019 年第 20 卷第 12 期

 ·58·表 2

 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 2016 年-2018 年门诊收入结构变动情况

 年份 结构变动值 结构变动度(%) 药品收入 挂号收入 诊查收入 检查收入 治疗收入 手术收入 化验收入 材料收入 2016-2017 -0.51 -0.17 0.55 -0.57 0.73 0.19 -0.09 -0.45

 3.26 2017-2018 -6.40 -0.39 1.59

 0.68 2.41 0.37

 1.57 -0.34 13.76 2016-2018 -6.91 -0.57 2.15

 0.11 3.14 0.56

 1.49 -0.79 15.71 表 3

 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 2016 年-2018 年门诊收入结构变动贡献率情况(%)

 年份 药品收入 挂号收入 诊查收入 检查收入 治疗收入 手术收入 化验收入 材料收入2016-2017 15.57 5.30 17.01 17.42 22.34 5.80

 2.69 13.88 2017-2018 46.53 2.87 11.58

 4.91 17.54 2.69 11.44

 2.44 2016-2018 43.99 3.61 13.67

 0.69 20.00 3.56

 9.46

 5.02

 2.3 住院收入构成及结构变动情况

 药品项目在住院收入所有项目中占比最高,且药品占比呈现下降态势,2016 年药占比是 41.85%,2018 年下降到26.14%。药品、检查、治疗、化验及材料项目在住院所有项目中的占比例较大。住院结构在 2016 年- 2018 年改变振幅最明显,构成改变度为 30.98%,平均变动幅度为 10.33%,2016 年-2017 年的构成变动振幅最小,构成改变度为 9.89%。药品在三个时间段均呈反向变动,检查、化验、特殊材料项目在 2016 年-2017 年呈负向变动,其中药品的变动幅度明显,见表 4、表 5。

 2.4 住院收入结构变动率情况

 2016 年-2018 年药品项目、治疗及护理项目对住院结构改变贡献较大,其累积变动率达 84.07%。2016 年-2018 年药品项目的贡献率最高,达到了 50.68%,治疗项目的贡献率是22.99%,护理项目的贡献率是10.39%。治疗、手术及护理等收费项目对住院费用的结构改变率有上升趋势。检查、化验项目对住院费用结构的影响在减小,其结构变动贡献大小有降低趋势,见表 6。

 表 4

 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 2016 年-2018 年住院收入构成情况(%)

 年份 药品收入 床位收入 检查收入 治疗收入 护理收入 手术收入 化验收入 材料收入 2016 41.85 1.95 14.10 7.00 1.51 3.33 13.53 13.77 2017 37.41 2.39 13.82 10.19 2.60 3.53 13.39 13.66 2018 26.14 3.38 14.57 14.12 4.73 4.89 14.07 14.70 表 5

 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 2016 年-2018 年住院收入结构变动情况

 年份 结构变动值 结构变动度(%)药品收入 床位收入 检查收入 治疗收入 护理收入 手术收入 化验收入 材料收入 2016-2017

 -4.43 0.45 -0.28 3.19 1.10 0.21 -0.14 -0.10

 9.89 2017-2018 -11.27 0.98

 0.75 3.93 2.12 1.36

 0.68

 1.04 22.13 2016-...

篇五:医改政策下医院收入结构调整研究

管理 经济视野

 7 2017 年 年 3 3 月

 第 第 3 3 卷· 13 ·

 浅谈新医改下乡镇医院如何提高经济收入

 胡安生 济南市章丘区圣井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 250220

 摘要:从整体角度分析,自新医改执行与贯彻以来,我国医疗行业竞争演变的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乡镇医院在新医改的发展趋势下面临重要的挑战与机遇,积极把握新医改的相关政策,从自身出发,提高其经济收入成为了现阶段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鉴于此,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新医改发展角度出发,着重探究了乡镇医院提高经济收入的主要对策,为推动乡镇医院发展奠定基础与保障。

 关键词:新医改;乡镇医院;经济收入 中图分类号:F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16(2017)3-0013-01

 众所周知,新医改的实施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助推器,且新医改的相关政策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在新形势下,乡镇医院为进一步顺应政策的要求与变化,积极掌握新医改的发展形式,则需要做好经济管理,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经济收入,推动乡镇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1 新医改下乡镇卫生院经济运行分析

 在新医改政策的执行下,我国各个地区乡镇卫生院的整体收入均有所提升,药物所占据的比例得到下降,从根本上改变了“以药养医”的发展趋势。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现阶段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在支出方面所占据的比例比较高,长此久往则会导致整体收支结余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严重现象还会出现赤字现象,从而对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作造成影响。此外,从经济补偿机制分析,自新医改政策实行以来得到提高,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已经取消了药品加成,并且将 15%的加成率转变为财务补偿根据,如此一来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政补贴,换而言之,在乡镇卫生院的执行运转过程中,因药品加成率超过 15%,所以取消这部分内容,则会对药品收入形成比较大的影响,对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收入造成影响,久而久之,则会导致财政补贴虽然得到增加,但是却无法真正实现乡镇卫生院整体亏损的填补。

 2 新医改背景下乡镇医院经济收入提升的途径

 (1)做好收入管理,提高经济收入 毋庸置疑,收入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收入管理可以为医院的发展奠定基础与保障。其一是需要完善医院的收费环节,避免因为疏忽导致经济问题发生。医院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且所有的收入均需要由财务部门加以管理,不得出现自行收费与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另财务部门不可另设账目管理,需要积极归纳到统一的核算体系之中,保证资金的安全性;需要做好票据的管理,针对实际的情况制定票据收回审核制度,由财务部门派专人对收费票据进行管理,明确每一个环节,从真正意义上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需要按照规定的要求以及现金管理规定制定收费员交款制度,并且收费员每天的收费金额需要专人进行核对,并及时对现金进行盘点,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其二是做好退费管理。收费人员在进行退费的时候需要对退费手续加以分析,了解是否齐全,且退费需要由药方负责人的签字,如果退费金额较大,则需要由财务科的签字,与此同时,还需要病人签字,如此一来才能真正保证这笔费用退回给了病人;科室还需要对存根发票进行保管与检查,要在检查的单据上加盖印章。其三是做好应收款性的管理。一般而言,应收款项主要包括了应收医疗款、应收病人医药费、其他款项等,对于病人欠费或者逃费的现象,则需要加强重视,还需要积极提高医保的工作力度,并要为病人进行宣传与教育,准确提供门诊、住院收费清单,让病人明白自己的消费情况,减少欠费的现象。

 (2)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提高经济收入 诚如上文所言,新医改实施医疗,大多数乡镇医院可应用的药物种类与数量得到减少,如此一来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病患用药的要求,甚至有部分病患因为需要长期使用某一类药物,但是已经列入目录的药物无法被病患所接受,还有部分病患急需或者比较信任的药物没有归纳到目录之中,所以这种情况下则需要积极创建基本药物目录,并对其进行修改,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各个地区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加以分析,还需要对群众用药进行适当的修改,对其品种与数量进行调整。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对于因为招标采购中执行最低价中标,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药品的利润,会导致药品配送不及时,所以兴镇卫生院的领导人员需要认真调配企业,从根本上保证其用药的有效性,如此一来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经济收入。

 (3)成立医保管理部门,提高经济收入 在新医改背景下,乡镇医院需要从现实出发,针对实际的发展情况成立专门的医保管理科室,并且实现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财务人员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医保费用进行检查,其中对于超规定以及超范围以及超剂量的用药情况则需要进行公布,真正将医保扣款与科室以及医生之间的经济利益进行关联,这样一来才能真正促进医务人员遵守各项鬼制度能够制度,能够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减少医保结算拒付的现象。当然,乡镇医院还需要与社保机构进行配合,做好软硬件的开发,不断提高网络运行质量。医院还需要对坏账准备金合理提起,不断提高风险意识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积极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医改的不断深入下,医院卫生事业得到深化,尤其是新医改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的发展带来了影响,提出了挑战,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乡镇医院需要从现实出发,并且积极做好收入管理、制定医保管理部门、定期修改药物目录等,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经济收入。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还需要树立完善的管理意识,保证医院收入的及时性、正确性,真正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蔡扬波,刘建春. 新医改转轨期乡镇卫生院改革探析[J]. 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2):212-215. [2]张顺才,李元社. 新医改、新农合后乡镇卫生院发展思考[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7):380-381. [3]楚亚林,胡传玉,骆冬梅,刘国琴. 新医改下的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2013(8):183-185. [4]程建平,廖常君. 新医改下乡镇卫生院的职能转变和管理初探[J]. 会计师,2014(14):67-68. [5]墨涛. 新医改下如何做好乡镇卫生院的经济管理[J]. 管理观察,2015(27):165-166.

篇六:医改政策下医院收入结构调整研究

iddot;专题报道·山东省农村医疗机构新医改前后收支变化研究乔记兵,许利刚,李娟,尹爱田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摘要:新医改前后山东省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投入和业务收支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公共卫生职能得到加强,但仍然存在负债经营、入不敷出现象,需要政府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制定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科学规范的财政补偿政策,将财政投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严格考核其使用绩效。关键词:新医改政策;农村医疗机构;收支变化;研究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6639 ( 2015 )

 07 - 0575 - 03   卫生改革的战略选择是基于人民的健康,保障每个公民能够公平、平等地享有各种公共卫生产品、服务及医疗产品和服务 [1 ]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它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农业的繁荣和农民的健康 [2 ] 。

 2009年开始的新医改对农村医疗卫生体系政策的倾斜和改革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3 ] ,尤其是在农村卫生投入方面出台了很多重要的政策措施,增加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完善补偿政策,使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能够向农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服务。本研究描述和分析了新医改政策实施前后山东省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在卫生投入、医疗服务收支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并提出政策建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根据山东省的地理划分情况,选定8个农业县 (市、区),其中,东阿县、平原县、单县位于山东西部地区,青州市、新泰市、费县位于山东中部地区,胶南市、五莲县位于山东东部地区。每个县随机抽6家乡镇卫生院,共抽取48家乡镇卫生院;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家村卫生室,共抽取96 家村卫生室。1.2  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定量资料的调查人员由山东大学研究生以及当地卫生工作人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监督指导人员主要由山东大学老师组成。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技术培训并统一调查口径,在各样本县 (市)卫生局的协助下,调查人员每天分为2组进行调研。每天调查完作者简介:乔记兵,硕士,经济师,主要从事医院管理研究工作通讯作者:

 E - mail :

 651703593@qq.com成后,各组组长调查员汇总一天情况,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和新困难及时沟通。调查数据由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参与本次调研的研究生录入计算机,并进行二次录入,避免录入过程中的人为差错,及时发现缺失值和异常值等。(2 )卫生投入情况:医疗卫生机构当地财政拨款、上级补助、公共卫生补助。

 (3 )收支情况:财政拨款、业务收入、医保收入、公共卫生投入等;业务支出、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医疗设备支出等。1.3  统计学处理   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卫生投入情况、业务收支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2  结   果2.1  卫生投入变化情况  2008- 2011年,平均每所县级 医 院 获 得 财 政 拨 款 从 48.45 万 元 增 加 至330.38万元,增长581.90% ,上级补助从0.87万元增加至23.74万元,增长2 628.74% ;乡镇卫生院获得财政拨款从65.26万元增加至252.21万元,增长286.47% ,公共卫生投入从8.78万元增加至120.34万元,增长1 270.62% ;村卫生室获得上级补助从2 825.29元增加至 13 316.21元,增长371.32% 。可以看出,新医改前后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获得的财政补助均有较大幅度增加,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相比县级医院财政补助增幅小。另外,对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投入增幅较大,表明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得到重视,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职能得到不断强化 [4 ] ,见表 1 。2.2  医疗服务收支变化情况2.2.1  业务收入、业务支出变化情况  2008- 2011年,平均每所县级医院业务收入从8 432.77万元·5 3 2·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5 年 7 月第 16 卷第 7 期  Chin Prev Med , Jul.2015 , Vol.16No.7DOI:10.16506/j.1009-6639.2015.07.004

 增加至14 855.08万元,增长76.16% ,业务支出从 7 699.18 万 元 增 加 至 13 813.23 万 元,增 长79.41% ;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从310.26万元增加至 606.67 万 元, 增 长 95.54% , 业 务 支 出 从426.12万元增加至 689.44 万元,增长 61.79% ;村卫生室业务收入从12.59万元增加至20.54元,增长 63.15% ,业 务 支 出 从 12.75 万 元 增 加 至18.52万元,增长45.25% 。可以看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平均业务收入和业务支出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乡镇卫生院收支差最大,收入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支出增长幅度,但是收小于支,而县医院和村卫生室收支增长基本同步,见表2 。表 1  县乡村三级机构卫生投入情况年份县级医院当地财政卫生拨款(万元)上级补助(万元)乡镇卫生院当地财政卫生拨款(万元)公共卫生投入(万元)村卫生室上级补助(元)2008 48.45 0.87 65.26 8.78 2 825.292009 112.84 7.34 80.52 22.23 4 585.602010 144.30 28.06 134.60 55.74 6 926.582011 330.38 23.74 252.21 120.34 13 316.21表2 县乡村三级机构业务收支变化情况 (万元)年份县级医院业务收入 业务支出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 业务支出村卫生室业务收入 业务支出2008  8 432.77 7 699.18 310.26 426.12 12.59 12.752009  10 457.65 9 246.64 361.84 499.10 15.20 15.202010  12 913.19 11 732.92 480.10 597.25 17.68 17.282011  14 855.08 13 813.23 606.67 689.44 20.54 18.522.2.2  收入来源、支出分类变化情况   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中自付收入所占比例有较大幅度降低,由53.05%降到28.71% ,公共卫生投入和基本药物拨款收入增幅较大,比重分别增加了17.02%和13.80% ,说明财政补助成为乡镇卫生院的最主要的补偿渠道 [5 ] ,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其水平得到了提高,功能得到了完善;支出中各项经费支出比例变化不大,以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为主,共占 80%以上。村卫生室业务收入中药品收入最高,但占总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从79.03%下降到 64.79% ,医疗收入所占比重变化不大,预防工作收入、其他卫生工作收入、上级补助不断增长;各项支出以工资支出和药品费支出为主,共占90%以上。其中,公共卫生支出增幅明显,所占比例从 0.32% 增加到3.30% 。3  讨   论3.1  在新医改中,乡镇卫生院受益最大,业务发展最快,村卫生室发展较快   从新医改实施情况来看,乡镇卫生院是受益最大、发展最快的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也得到了发展 [6 ] 。其重要原因是卫生院承担农村居民的公共卫生保障任务,政府对公共卫生保障的投入的资金保障到位。据2011年统计结果,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各类补偿总额已达到人员工资的80% ,增幅较大,这主要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增加和基本药物补偿的原因。3.2  规范常规性补偿政策,促进农村医疗机构发展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县级医院收大于支,各年份收支差额变化不大;乡镇卫生院收小于支,但是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支出增长幅度;村卫生室各年份收支基本平衡。乡镇卫生院收入中公共卫生投入和基本药物拨款收入大幅增加,但与实际乡镇卫生院所需投入仍有一定差距。村卫生室收支虽然基本平衡,但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待遇普遍较低。

 2011年的研究显示我国90%县级医院存在负债经营现象 [7 ] ,乡镇卫生院存在入不敷出的现象,需要政府继续加大财政投入 [8 ] 。从补偿机制来看,对农村医·6 3 2·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5 年 7 月第 16 卷第 7 期  Chin Prev Med , Jul.2015 , Vol.16No.7

 疗机构临时性补偿措施多,纳入常规性补偿的政策力度较低,缺乏可持续性政策支持,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变化受补偿政策影响大,为此,制定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科学规范的财政补偿政策依然很迫切。3.3  财政投入分工需进一步明确、落实和完善  中央、省、市、县应明确各级间的分工,将财政投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严格考核其使用绩效 [9 ] 。政府的投入主要包括设备采购、基本建设、人才经费、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性亏损以及保障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经常性收支补助、离退休人员经费,原则上由同级财政按规定予以补助。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保障,省级财政统筹。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才经费等,由同级财政保障,中央和省级财政予以专项补助。补偿经费应足额到位,通过相应政策落实。参考文献[ 1 ]   胡鞍钢 .中国卫生改革的战略选择:投资于人民健康[ J ].卫生经济研究, 2000 , 24 (10 ):

 3 - 7.[ 2 ]   马建芳,付丽,陈长香 . 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与对策[ J ] . 河北医药, 2011 , 34 (21 ):

 3326 - 3327.[ 3 ]   李晓雅 .2011 年医改重点基层医疗机构将回归公益[ J ] . 中国社区医师, 2011 , 5 (5 ):

 519 - 522.[ 4 ]   钱静,徐恒秋,邓光伟,等 . 新医改背景下安徽省乡镇卫生院运行分析[ J ] .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4 , 7 (8 ):

 42 - 46.[ 5 ]   顾雪飞,向国春,李婷婷,等 . 农村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转变对供方的影响[ J ] . 卫生经济研究, 2013 (5 ):

 18 - 22.[ 6 ]   郑振佺,楼烨 . 落实医改政策 促进乡镇卫生院发展[ J ]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 25 (7 ):

 35 - 38.[ 7 ]   邹晓旭,闵锐,罗桢妮,等 . 给予我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践的思考[ J ]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4 , 30 (3 ):

 161 -164.[ 8 ]   周洋,杨金侠,杨树圣,等 . 新医改前后乡镇卫生院运行状况比较分析[ J ]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3 , 30 (5 ):

 367 -381.[ 9 ]   罗桢妮,邹晓旭,黄灵肖,等 . 关于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问题分析[ J ]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4 , 30 (3 ):

 168 -171.收稿日期:

 2014 - 12 - 21  修回日期:2015 - 03 - 06  责任编辑: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殧殧殧殧刘磊论文撰写规范摘要 (文摘)是科技论文的一部分,它是解决读者既要尽可能掌握浩翰的信息,又要面对自身精力十分有限这一对矛盾的有效手段。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应具有自明性和独立性,并拥有与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它的详简程度取决于文献的内容,通常中文摘要以不超过400字为宜。应以第三人称的语气书写。摘要的内容应包括四个要素,即目的、方法、结果、结论。(1 )目的:指研究的前提和缘起,即为什么要作此项研究。(2 )方法:指研究所用的原理、对象、观察和实验的具体方法等。(3 )结果:指研究的结果、效果、数据等,着重反映创新性的切实可行的成果。( 4 )结论:指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得出的判断。英文摘要的内容与中文摘要的内容要求大体一致。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 (汉语拼音),其姓的字母均大写,单名两个字不加连字符,复姓姓在前,名首的字母大写,名两字间以半字线相连。·7 3 2·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5 年 7 月第 16 卷第 7 期  Chin Prev Med , Jul.2015 , Vol.16No.7

篇七:医改政策下医院收入结构调整研究

copy;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对公立医院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 *— 基于成分数据分析方法林凯①王振宇②戴笑韫③袁波英④董巍⑤摘要 目的 基于三级甲等公立医院运营数据 , 分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对医院收入结构的影响 。

 方法 引入成分数

 据分析方法 , 利用浙江省 12 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综合医院 7 家 、 中医类医院 2 家 、 专科医院 3 家) 2019 年 1 — 7 月收入结

 构数据模拟无政策干预下 8 — 12 月数据 , 比较实际数据与模拟数据的差异 。

 结果 调价后综合医院 、 中医类医院和专科医

 院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分别提高了 4.77 、 4.01 和 2.54 个百分点 , 检验和检查收入占比分别减少了 0.60 、 0.78 和 2.94 个百分

 点 。

 综合性医院和中医类医院的药占比降低了

 107 和 5.29 个百分点 。

 各类医院服务收入增加了

 10

 89904 万元 , 药品收入减

 少了

 6

 52109 万元 , 检验检查收入减少了

 3

 00500 万元 。

 结论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提高了服务收入占比 , 降低了物耗

 性收入占比 。

 下一步需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 继续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 并关注不同类型医院收入结构的

 差异 。关键词

 成分数据

 医疗服务价格

 医院收入结构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5329(2021

 ) 04-0047-05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Medical

 Service

 Price

 Adjustment

 on

 the

 Income

 Structure

 of

 Public

 Hospitals:

 Based

 on

 Compositional

 Data

 Analssis/LIN

 Kai ,

 WANG

 Zheng-yu ,

 WENG

 Xico-yun

 ,

 et

 aS//Chicese

 Hospital

 Management

 ,

 2021

 ,

 41(4) :

 47-51Abstrcct

 Objective

 Based

 on

 the

 operation

 data

 of

 grade

 III

 level

 A

 public

 hospitals

 ,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medical

 service

 price

 adjustment

 on

 the

 hospitals

 income

 sOactara.

 Methods

 Intraducing

 compositional

 data

 analysic

 method

 ,

 using

 the

 income

 stractara

 data

 of

 12

 grade

 IIl

 levei

 A

 hospitals

 ( 7

 comprahensive

 hospitals

 ,

 2

 hospitals

 of

 traditicnai

 Chinese

 medicine

 and

 3

 speciclized

 hospitals )

 from

 January

 t 。

 July

 ,

 2019

 t 。

 simulta

 the

 data

 from

 August

 t 。

 De-cembea

 ,

 2019

 without

 policy

 intavenOon.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ctual

 data

 and

 simuls■tion

 data.

 Reul

 Aft

 ar

 the

 price

 adjustment

 ,

 the

 pvpovions

 of

 mediccS

 service

 income

 in

 comprahensive

 hospitals

 ,

 Oadi0onai

 Chi ­nese

 medicine

 hospitals

 and

 speciclized

 hospitals

 incraased

 by

 4.77 ,

 4.01

 and

 2.54

 percentage

 pointa

 raspectively

 ,

 and

 the

 卩代^也口

 of

 OspecOon

 income

 decraased

 by

 0.70 ,

 0.78

 and

 2.04

 percentage

 pointa

 raspectively.

 The

 p 「 opoo

 titn

 of

 medicine

 in

 comprahensive

 hospitals

 and

 tediOonai

 Chinnse

 medicine

 hospitals

 decreased

 by

 1.87

 and

 5.79

 percentage

 pointa.

 Service

 revenue

 of

 vv C ous

 hospitals

 incraased

 by

 108.901

 4

 millicn

 yuan

 ,

 drag

 revenue

 decraased

 by

 65.717

 9

 million

 yuan

 ,

 and

 inspecaon

 avenue

 dcraassd

 by

 30.059

 6

 millinn

 yuan.

 Conclusion

 The

 price

 adjust ­ment

 policy

 has

 incraased

 the

 p 「 opoOion

 of

 ssrvice

 income

 ,

 and

 raduced

 the

 p 「 opoOion

 of

 matarici

 consump■tion

 in ­come.

 In

 the

 next

 step

 ,

 it

 in

 necesserv

 h

 establish

 a

 dynnmic

 adjustment

 mechaninm

 of

 medicci

 service

 prices

 ,

 continue

 h

 contrvi

 the

 unraasonabi

 grvwth

 of

 medicci

 expenses

 ,

 and

 pay

 attanOon

 h

 the

 differances

 in

 the

 income

 strvc-

 tara

 of

 different

 types

 of

 hospitals.Key

 worVs

 compositicnal

 data

 ,

 medicci

 service

 prices

 ,

 hospital

 income

 strectaraFivt-author"s

 address

 Zhejicng

 Evalua■tion

 Center

 for

 Medicci

 Service

 and

 Adminintyyon

 ,

 Hangzhou

 ,

 Zhe-

 uca

 g

 310009

 Chca《 中国医院管理 》 第 41 卷第 4 期(总第 477 期) 2021 年 4 冃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 理顺医疗服务

 项目间的比价关系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迫切要求和*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 (2917C35051 ) ; 温州市

 科技局研究项目 ( R20190005 )① 浙江省医疗服务管理评价中心浙江 杭州310003②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温州325035③ 温州市中心医院浙江 温州322000④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 杭州310022⑤ 浙江省省级医院管理中心浙江 杭州310009通信作者 :

 董

 巍 ; E-mail :

 2978333001@qqoom必然选择 。

 有关研究表明 , 我国公立医疗机构收入

 中体现医务人员劳务技术价值的服务价格偏低 , 而药

 品 、 耗材及大型医用设备检查费用高且存在不合理使

 用现象 。

 较高的物耗性收入和较低的服务价格不利于

 形成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

 因此 , 合理调整医疗服务

 价格 , 强化医疗 、 医保 、 医药等政策间的联动 , 将有

 利于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 促进医院压缩不必

 要药品和控制不必要检查检验 ; 有利于调动医务人员

 积极性 , 逐步提高体现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收入 ; 有

 利于建立较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 引导医院加强内部Chinese

 Hospital

 Management

 Vol. 31

 No. 3

 (SUM

 No. 377)

 Apr.302147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对公立医院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一林凯等《 中国医院 S1) 第 4 卷第 4 期(总第 477 期) 2021 年 4 月精益管理和提升服务效能 。浙江省自 2219 年 8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了医疗服务

 价格改革方案 , 旨在提高偏低的医疗服务价格 , 改善

 不尽合理的收入结构并促进公立医院良性运行 。

 那

 么 , 价格调整是否在控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前

 提下实现了提升医疗服务收入占比 , 降低药品 、 检

 查 、 检验收入占比等具体的政策目标 。

 本研究基于浙

 江省部分省级公立医院的运营数据 , 通过有关成分数

 据的分析方法比较政策实施前后有关指标的变化 , 对

 上述疑问给予解答 , 并为完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相

 关政策提供实证支持 。

 同时 , 对综合医院 、 中医类医

 院和专科医院的收入结构变化进行了分类分析 , 并提

 出了针对性建议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本研究选取了浙江省 12 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 , 其

 中综合医院 7 家 , 中医类医院 2 家 , 专科医院 3 家 。

 12

 家样本医院数量占涉及价格调整改革的公立医院总数

 的 77.02% , 医疗业务收入约占全省总量的 19.72% ,

 基本能够反映价格改革的大致情况 。

 此外 , 同类医院

 间的技术水平 、 服务能力和发展规模也大致相当 , 在

 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外部环境因素可能对分析结果造成

 的干扰 。1.2 研究方法根据改革方案 , 价格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

 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收入占医疗总

 收入比 , 并降低药品 、 检查和检验收入占比 。

 考虑到

 国家鼓励中医药发展及中医医疗服务的特征(医疗费

 用相对低 , 主要以中草药治疗为主 , 且中草药费用占

 医疗费用的较大比例)等因素 , 方案对药占比的政策

 目标并不包括中草药收入 。

 此外 , 有关相对数指标受

 季节性因素影响小 , 能够较稳定地反映医院运营状

 况 。

 基于以上原因 , 研究选择了月度医疗服务项目收

 入占比 、 除中草药外的药品收入占比和检查检验收入

 占比 3 个指标来反映价格改革前后医院收入结构的变

 化 , 有关研究数据均来源于各医院报表 。考虑到 2222 年各医院运营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

 响较大 , 且医院自 2219 年起实施新的会计制度(部分

 核算项目有调整) , 为客观反映价格改革对医院经济

 运行的影响 , 研究仅选择了

 2219 年作为数据分析周

 期 。

 周期以 2219 年 8 月 1 日政策起始月为时间节点 ,

 其中 1 — 7 月数据为政策实施前状况 , 后 5 个月数据为

 政策实施后状况 。12 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借鉴经济学研究 “ 反事实推断 ” 的思想 [ 5 ,依据综合医院 、 中医类医院和专科医院 2219 年前 7 个

 月的收入结构数据 , 模拟了若无价格改革政策影响医

 院 8 — 12 月的数据 。

 通过比较实际数据和模拟数据的

 差异来定量反映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对医院收入结

 构的影响 , 此类分析也能够排除数据自身变化趋势的

 干扰 。3 个占比指标符合成分数据的特征 。

 相关研究显

 示 , 通过成分数据的分析方法 , 对数据进行中心极限

 转换和 GM ( 1 , 1 ) 预测 , 可以消除数据冗余维度 ,

 且具有较高预测精度 [ 67I o 同时 , 该方法具有所需数据

 信息少 、 运算方便和适合短期预测等特点 , 与本次研

 究样本量相对少且数据分析周期短的特点也较为契

 合 [ 8 - 9I o 具体步骤是 :首先 , 将 3 类占比指标进行中心极限转换 。q\

 =ln

 (

 x i

 /

 x

 ) 。

 ( 1 )i 1 ,

 2 ,

 3 ;

 t 1 ,

 2 ,

 … , 7 。Q ; ;

 =

 (

 q1 , q2 , q3 )

 I

 q i

 e( _oo ,

 +

 M ) ) l o

 (2)

 t 1 ,

 2 , … , 7 。其中 , x 、 X 、 x 是 3 类医院各月医疗服务收

 入占比 、 药占比和检验检查占比 , X 是除 3 项占比外

 的其他收入占比 , qt

 q 、 q3 是转换后的数据 。其次 , 进行灰色 GM

 ( 1 , 1 ) 预测后 5 个月占比转

 换数据 。Q(t)= [ l (

 t), , 2 (

 t) , , , 3 (

 t) , , q (

 «) ] 。

 ( 3 )t 1

 ,

 2

 , … , 7 。q%

 =

 q%(t+1)-q%(t) 。

 ( 4

 )i 1 ,

 2 ,

 3 , 4 。式

 ( 4 )

 需经事前及事后有关检验 ,

 若事前检验

 不符合基本建模条件 , 则需重新调整参照指标 , 一般

 以成分数据中占比最小的指标为参照 。

 事后检验要求

 原始数据序列与预测序列的残差 e (+越小越好 , 一般

 至少需要 <20% [ 10I o继续将预测的对数换算成相应月份的预测值 。XI +1 =E/1

 +

 ^=E O

 ( 5 )E=e% + 。

 ( 6 )i 1 , 2 , 3 ;

 ) 1 , 2 , … , 7 ;

 1=1 , 2 , … , 5 。最后 , 计算政策效应 , 即为实际值与拟合值的差

 距 。△

 X +1

 =

 X +1 - X / +1

 o

 ( 7 )i 1 ,

 2 ,

 3 ;

 ) 1 , 2 , … , 7 ;

 1=1 ,

 2 , … , 5 。2 结果22 政策实施前情况2019 年 1 — 7 月 , 综合医院 3 类项目占比分布相对

 平均 , 中医类医院收入较依赖于药品收入 , 而专科医48Chinese

 Hospital

 Management

 Vol. 41

 No. 4

 (SUM

 No.477)

 Apr.2021

 院较依赖服务收入和检查检验收入 。

 综合医院医疗服

 务占比最高 , 检验检查占比相对低 , 服务收入占比约

 在

 30.94%

 ~

 32.29% 之间 , 药占比在

 27.11%

 ~

 27.54%

 之间 , 检查检验占比在 2991%

 ~

 21.29% 之间 。

 中医类

 医院药占比最高 , 在 35

 99%

 ~

 3699% 之间 , 而 2214

 年中医类医院中草药收入占比仅为 12.97% , 低于西药

 和中成药收入占比 。

 服务收入占比约在 2190%~

 22.94% 之间 , 检查检验占比在 1897%

 ~

 19.17% 之间 。

 专科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和检验检查占比相对高 ,

 服务收入占比在 33.97%

 ~

 33.27% 之间 , 药占比在

 2294%

 ~

 2294% 之间 , 检查检验

 占比在 3399%

 ~

 5990% 之间 。各类数据间变异程度较小 , 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

 数据全距在 19 个百分点以内 , 专科医院全距在 49 个

 百分点内 , 符合建模条件 , 见表 72.2 模型拟合情况经模型事前检验 , 中医类医院服务占比和检验检

 查对数值为负 , 数据级比不符合均值模型要求 。

 根据

 有关研究结合建模经验 , 一般应选择成分数据较为小

 的列为参考项 , 并根据式 ( 1 )

 和式 ( 4 )

 重新建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对公立医院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一林凯等

 《 中国医院 S® 第

 41 卷第 4 期 ( 总第 477 期 )

 2721 年 4 月

 具体建模过程中 , 中医类医院重新选择了检查检验占

 比作为参照项 x , 其他收入调整为 x 。

 事后检验发

 现 , 除综合性医院检验检查占比预测精度略低外

 ( 94.79% )

 , 其余指标预测精度均在 94% 以上 , 模型具

 有较好的适用性 , 较好地推断了无政策干预下有关指

 标的发展态势 , 见表 2 。29 政策实施后情况调价政策后 , 各类型医院服务收入占比上升 ,

 物耗性收入占比 ( 药占比和检查检验占比 )

 下降

 个月中 , 1 月份医院数据改变最明显 , 这可能与医

 院为应对行政部门年度控费考核而增加了控费工作

 力度有关 。

 综合性医院和中医类医院各月医疗总收

 入较去年同比增长 19% 左右 , 应警惕费用增长失控

 的风险 。综合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平均提高了约 499 个

 百分点 , 药占比下降了约 709 个百分点 。

 检查检验占

 比下降相对少 , 约 990 个百分点 。

 服务收入增加幅度

 大于检查检验和药品收入下降的幅度 。

 以综合医院该

 期间内医疗总收入平均约 122

 049.99 万元估算 , 政策

 致使医疗服务收入增加了约 4

 06997 万元 , 药品收入表 1

 2914 年 1 — 7 月各类型医院收入结构实际值及转化后分数

 %医院服务占比 药占比 检查检验...

篇八:医改政策下医院收入结构调整研究

e d 工 c m e A N d H e a iT H M A N a g e M e N T 医药卫生管理C H 工N A H E A L T H 工N D U S T R YDOI:10.16659/j.cnki.l672-5654.2017.23.130浅谈新医改形式下医院经济指标的分析郝伶俐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财务科 , 山 西 大 同 037008[ 摘要 ] 2015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 、 发改委等部门下发了 《 关于印发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 公 立 医 院 药 品 收 入 占 医 疗 收 入 比 重 逐 年 下 降 , 力 争 到 2017 年 试 点 城 市 公 立 医 院 药 占 比 ( 不 含 中 药 饮 片 )

 总体下降到 30% 左 右 。

 今年是 新 医 改 执 行 的 关 键 年 , 多 年 来 公 立 医 院 的 药 品 收 入 占 据 医 院 总 收 入 的 35% 甚 至 更 髙 水 平 , 收入结构 的变化严重影响着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

 试点城市公立医院的改革直接关系着国家将来医改的方向和政策 。

 本文通过 对医院各项经济指 标 的 分 析 研 究 , 展现出新医改形式下医院与患者两个矛盾主体的有机融合 。[ 关键词 ]医 疗 改 革 ;考 核 指 标 ;分析体系[ 中图分类号 ] R 1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672-5654(2017)08( b )-0130-02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和先进的科技,想要吸引人 才、留住人才又要让医院的各项资产物尽其用、设备及 时更新换代,就必须让医院处于一个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既要提高医院的收人又要控制收人的合理增长,既要降 低医院的运行成本又要增加医院的设备投人是医疗机 构改革面临的问题,而患者在选择医院就诊时既要选择 医疗质量好、服务水平高的,又要选择收费价格低、就诊 环境优的医疗机构,这就使当今社会产生了两个矛盾主 体 ,它们是我国目前医疗机构改革最难调和的地方。经过 多年来医院全成本核算和预算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的实施促使医院改革步人了正确的方向,但医院要想健 康稳定的发展,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只有通过 医院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分析评价和研究探索来实现,

 这也为我国进一步全面实施的医疗机构改革提供科学 的依据和可以借鉴的经验。1 医院自身经济指标体系1.1 资 产 运 营 指 标 体 系 和 成 本 核 算 考 核 指 标 体 系医院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首 先要用资产运营指标来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医院应收 款项、存货、药品、卫生材料、固定资产等资产运营情况 的分析,优化资源结构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1-2];其次用 成本核算控制和预算管理考核对医院的各项经济指标 进行量化分析,通过管理成本率、医疗收人成本率等指 标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的对比分析来加强医院成本的管 控进而达到增收降耗的目的,让医院的每个科室、每位职 工都树立起节约降耗的思想。1 . 2 指 标 的 计 算 方 法 及 分 析 评 价 1.2.1应收医疗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伊当期天 数/医疗收入该指标是分析医院应收医疗款的流动速 度指标,可作为年度指标也可为月度指标,周转天数越 短 ,应收的款项收回得越快,资金流动性就越高,企业偿 债能力就越强;否则,医院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呆滞在[ 作者简介 ]郝 伶 俐 ( 1977 -), 男 , 山 西 大 同 人 , 本 科 , 中级会计师 , 研 究 方 向 :

 医院财务管理 。应收款项上,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1.2.2存货周转率= 医疗支出中的药品、卫生材料、其他 材料和低值易耗品支出/平均存货伊100%药品周转 率越药品出库金额/药品平均库存伊100%。卫生材料周转 率越卫生材料支出/卫生材料平均存货伊100%。这 3 个指标是分析医院向患者提供的药品、卫生材 料、其他材料等存货的流动速度,以及资金占用情况是 否合理的具体分析评价指标。这些指标越高说明存货周 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资金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 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收益率越高;反之 说明库存物资积压,资金沉淀,库存管理不善,或是医院 经营状况不良。1.2.3药品周转天数= 药品平均库存伊当期天数/药品支出 (药品出库金额)该指标是分析医院药品的流转速度。

 药品周转的天数越短所占用的资金就越少;反之较多的 资金占用使得医院过多的资金停滞在药品上,影响正常 的资金周转。这个指标一般控制在10~15 d 为较佳水平。

 1.2.4固定资产增长率=(期末固定资产原值-期初固定 资产原值)/期初固定资产原值伊100%该指标是分析 医院规模的发展及医疗技术手段的更新程度,反映了医 院开展的新科技、新项目的多少,该指标偏低说明医院 新购设备较少,严重影响医院的长远发展;如果偏高还 要分析新购设备的使用率情况,避免不必要的设备购进,

 造成医院的大量资金占用。1.2.5固定资产净值率=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伊 1 0 0 % 该指标是分析医院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该指标 越高说明医院的发展潜力越大;反之说明医院设备陈旧,

 严重制约医院的发展。1.2.6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医疗收 入-药品收入)/[(固定资产年初原值+ 固定资产年末原 值)/2]伊100该指标是来分析医院平均每百元固定资 产所产生的价值,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该指标 越高说明固定资产能够有效的利用;反之则说明固定资 产有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情况。1 3 0 中国卫生产业

 M e d 工 c m e A N d H e a iT H M A N a g e M e N T 医药卫生管理1.2.7 管 理 成 本 率 = 管 理 费 用 / 业 务 支 出 x l 〇〇%该指标 分析的是医院管理成本的高低,降低该指标可以有效的 降低医院的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医院的固定成 本中人力成本占据总成本的30% c ~40% c 水平,所以控制管 理人员的增长、去除闲置岗位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管 理费用增长,进而达到医院效益的总体提高。1.2.8 百 元 医 疗 收 入 的 医 疗 支 出 ( 不 含 药 品 收 入 )=[( 医 疗 业 务 成 本 + 管 理 费 用 - 药 品 费 )/( 医 疗 收 入 - 药品收 入 )]伊100该指标分析的是每百元医疗收人中医疗支 出占据的金额。该指标越大说明医院的医疗成本在医疗 收人中的比重越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就越低。1.2.9 医 疗 服 务 收 入 ( 不 含 药 品 、 卫 生 材 料 、 检 查 、 化验收 入 )

 占 医 疗 收 入 的 比 重 = [( 医 疗 收 入 - 药 品 收 入 - 卫生材 料 收 入 原 检 查 收 入 - 化 验 收 入 )/ 医 疗 收 入 ]伊100%该指 标分析的是该次医改后医疗服务收人在医疗收人中的 占比情况。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后,虽然降低了药 品价格,却减少了医院接近5.25%的净利润。为了调整 此次医改给医院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家制定了提高医疗 服务收费价格和增加政府投人等政策。通过这个指标的 分析可以使医院了解国家政策的落实情况,医院在医改 中受到的影响情况。该指标越高越好,最低应控制在35 %c 及以上才能体现出诊疗过程中人的劳动价值。1.2.10 病 床 使 用 率 = 实 际 占 用 总 床 日 / 实 际 开 放 总 床 曰 x l 〇〇%该指标评价的是医院病床的使用情况,具体 还可以细算到各业务科室的病床使用率,灵活调整科 室、病区的床位数量,充分利用床位资源。1.2.11 床 位 周 转 次 数 = 出 院 人 数 / 平 均 开 放 床 位 数 该指 标评价的是医院病床周转效率,周转的次数越高,给医 院带来的经济效益越高,患者的住院费用相对也就越低。

 2 患 者 就 医 降 费 分 析 体 系2 .1 大 数 据 时 代 背 景 下 的 患 者 就 医 评 价 分 析 体 系公立医院不仅要通过提升内部的管理水平,降低运 营成本来达到增收降耗的目的,而且还要让广大患者体 会到国家医改的丰硕成果,感受到医改所带来的实惠。在 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通过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用科学 的方法来评价和分析患者的就医数据,为国家出台正确 的医改方向和方计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①通过药占比和卫生材料占比来严格控制患者在 就医过程中药品和卫生材料的比例,减少不必要的药品 和卫生材料的开支,降低医药费用[3]曰②通过每门急诊人 次平均收费水平、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出院者平均医 药费用等指标来分析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消费情况。③ 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和单病种平均医药费用等指标的 分析来控制患者医药费用的增长。2.2 计 算 方 法 及 分 析 评 价2.2.1 药 品 收 入 占 医 疗 收 入 比 重 =( 药 品 收 入 - 中草药收 入 )/ 医 疗 收 入 伊100%该指标评价的是不含中药饮片C H 工N A H E A L T H 工N D U S T R Y的药品收人在医疗收人中的占比情况,为了降低患者医 药费用,避免开大处方、乱开药、套取财政补贴等行为,

 规范医院合理用药,该指标一般控制在35%以内为佳。

 超过35%以上将会受到政府的处罚,因此会给医院带来 不必要的损失。2.2.2 卫 生 材 料 收 入 占 医 疗 收 入 ( 不 含 药 品 收 入 )

 的比 重 = 卫 生 材 料 收 入 /( 医 疗 收 入 - 药 品 收 入 )该指标分析 的是卫生材料收人在医疗收人中的占比情况,为了降低 患者医药费用,避免医院乱收费形为的发生,这个指标 一般控制在25%以内为佳。2.2.3 每 门 急 诊 人 次 平 均 收 费 水 平 = 门 诊 医 疗 收 入 / 门急 诊 人 次 该指标分析的是患者门诊就诊的平均医药费 用,它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广大患者的门诊诊疗费用多少,

 是评价看病贵的首要指标。2.2.4 每 床 日 平 均 收 费 水 平 = 住 院 医 疗 收 入 / 实际占用 床 日 该指标分析的是每张病床平均每天所产生的平 均医药费用,是评价患者“住不起院”的首要指标。该指 标越高患者承受的医疗费用也越高。2.2.5 出 院 者 平 均 医 药 费 用 = 每 床 日 平 均 收 水 平 x 出院 者 平 均 费 用 该指标分析的是患者出院时所花费的平 均医药费用,它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广大患者住院诊疗的 总费用,是评价患者“住不起院”的主要指标。2.2.6 某 病 种 平 均 医 药 费 用 = 某 病 种 总 医 药 费 用 / 某病种 的 出 院 人 数 该指标分析的是某病种在临床路径的指 引下发生的平均医药费用,它的高低可以分析出不同的 医院在治疗同一种疾病时所产生的诊疗费用的差别,是 医院引人竞争机制、降低患者医药费用的重要指标。随着医院财务信息的社会公开,医院各项经济指标 可以多家医院横向对比,促使医院间产生激烈的竞争,患 者必然会选择费用低、质量优的医院就诊,这也就迫使 医院在竞争中主动降低医药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进而使广大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体会到更优质的服务 和更实惠的价格。医院通过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析,积极转变医院发展 模式,使医院从关注规模向关注效益效率方向转变,进而 调整收人结构,加强成本控制,加快床位周转,缩短患者 实际住院天数,提高设备使用率,扩大医疗服务范围,增 强服务意识,提高诊疗技术等手段,使广大患者感受到 更便捷和优良的服务,使医院更充满生机和活力。[参考文献][1] 苏兵华.市场经济下医院经济管理考核指标的探讨[ J ].财经 界 ,2015(23):83.[2] 关晓霞.加强医院经济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升医院效益[ J ]. 中 国卫生产业,2016,13(8):9-11.[3] 李海霞.医院经济管理考核指标的探讨[ J ].财 经 界 :学 术 版 , 2014(9):78.(收稿日期院2017-05-18)中国卫生产业 131

相关热词搜索: 医改政策下医院收入结构调整研究 结构调整 医改 收入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