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幼儿园幼儿教师舞蹈教学【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舞蹈是用身体作为语言来表现情感的综合艺术,而幼儿园教师的舞蹈教学有其特殊性,它属于专业必修课,地位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也很显著,除了节日庆典,联欢比赛之外,在社会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讲故事、念儿歌、歌唱、游戏、体操等教学中,老师加上相应的肢体动作、节奏变化、眼神身段来表现事和物,孩子们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学习的效果会更好,能更快地掌握学习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内容广范,要求全面,不光要会“跳”,还要会“教”,更重要的是要会“编”。在舞蹈专业中,表演,教学,创编是三门各自独立的不同学科,但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则需要全面掌握,要会跳,能为幼儿做正确优美的示范;要会教,要有组织和教授幼儿舞蹈的能力;要会编,有自编自导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一、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跳幼儿园教师要进行扎实基本功训练,在掌握舞蹈理论知识、规范舞蹈动作基础上,适当增加舞蹈的难度与技巧。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与爱好,让他们明白舞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幼儿园学生基本都是 1-6 岁,骨骼发育未定型,教学中内容尽量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论幼儿园幼儿教师的舞蹈教学赖若玉(丽江市古城区幼儿园 云南 丽江 674100)[摘 要]舞蹈是用身体作为语言来表现情感,反应社会生活的综合艺术,幼儿舞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幼儿园学生的舞蹈学习内容广范,不光要会跳,会教,还要会编;所以幼儿教师的舞蹈教学非常有必要,也很是重要。[关键词]幼儿教师;基本功训练;教学;创编Dance Teaching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LAI Ruo-yu(the Old Town District Kindergarten of Lijiang, Lijiang674100, Yunnan)Abstract: Dance is a comprehensive art with particularity, which is expressed by body language and reflectspeople’s social life. Dance teaching in kindergarten is extensive, which requires students to have the abilitiesof dancing, teaching, and creating as well. hence, dance teaching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is necessary andimportant.Key words: kindergarten teachers; basic skills training; teaching; creating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95
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发展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训练方法要科学、合理、正位。基本功越牢靠,舞蹈效果就越好,让学生明白基本功的训练很艰苦也很枯燥,但非常有必要。学会培养、享受这种“苦”,经历过“苦”之后的“甜”会更有成就。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就更应该广开思路,形象,幽默地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除了课堂内的训练与教学,还要培养她们平时也保持练功,保持基本的形体姿态。(一)
“站”的训练面对把杆,双手扶把,距离与肩同宽;双脚“一”字脚位;头顶书本(皇冠),嘴咬筷子(微笑);头正背直,双肩自然向后向下沉;收腹提臀,大腿夹紧往里旋,眼睛看向正前方,视线稍稍超过水平线;双脚按照 4-2-1 的节奏起落。当有的同学站不稳或分心时,提醒他们“此刻,您是一位美丽的天鹅,露出您长长的脖子。”或者说“此刻,您是一位高傲的公主,不要让您的皇冠掉下来,保持您自信而美丽的微笑”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学习,去磨砺。(二)“开髋”训练有些基本功的训练是枯燥乏味,甚至是痛苦的。比如:
“开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屈双膝,脚心相对;双手抓脚趾,双膝上下活动,到一定程度身体向前向下沉,保持。根据多年教学,本人总结如下(在这里,所有的练习举例都以右侧为例,做完右侧一定要做左侧):1.坐立,双腿伸直;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右腿上抬;呼气,屈右膝;吸气,伸直;到一定程度,再双手环抱住右膝,膝往外用力,手往内发力形成一组对抗,再练习另一侧,去唤醒髋部。2.屈双膝,脚心相对,分为:(1)双手放在双膝上方,膝往上,手往下用力形成对抗练习。(2)手在膝下,再对抗练习。3.左膝伸直,右膝弯屈脚掌面对左侧,右手托右膝,左手抓住右脚踝,左右摇动,到一定程度保持,并根据情况双手发力让小腿靠近胸部,再换另一侧。或者柔韧性好的同学就屈右膝,脚掌踩在左手肘处,双手像环抱婴儿一样地环抱住右脚,左右轻轻的摇动,到一定的时候呼气,双手稍稍用力将右脚拉向身体,保持。4. 在采用传统的练习基础上稍稍改变一下,双膝弯曲,脚心相对,双手抓脚趾,双膝上下摇动,到一定程度保持时,做到:
(1)手肘抵住膝窝,再身体往前往下。(2)再上下摇动,松开双手向前走到不能再走的地方停住,保持。(3)收回双手,再摇;再双手抵在膝前,身体再向前向下。5. “双腿背部伸展式”站立;双脚稍稍分开与髋同宽;双手上举;呼气,折髋向前向下;腹部贴近大腿;胸部额头贴近小腿;贴不到的同学微微地弯曲膝盖;不要让膝盖超伸,防止受伤;保持。6. “加强背部伸展式”站立;左脚往后撤一步;双手上举;呼气,折髋向前向下;腹部贴近大腿;胸部,额头贴近小腿;保持膝盖伸直;如果右腿后侧感觉很紧张,可以微微地弯曲,保持。也可以跪立;右腿向前伸直;身体慢慢向下贴近腹部;保持。(三)
“开叉”训练开叉的传统基本方法不外乎就是:踢腿;压腿;耗腿。这些方法有些枯燥,甚至有些痛苦,除了在把杆上训练外,还增加了垫子上的练习。为让学生懂更容易掌握,又另外增加了一些小技巧,如:1. “鸽子式”的练习:目的是拉伸腿的前侧,增加腿的内旋能力。(以右侧为例)坐立;屈左膝,左脚掌抵合在右大腿内侧;右腿往后伸到最远;绷脚尖;右大腿往内旋;双手在身体两侧,指尖点地。保持;到一定的时候,双手往前伸到最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96
远,保持。2. “星月式”练习:直立;前屈;双手放到双脚两侧;右脚往后伸远;左膝对准第二个脚趾;上下轻轻地颠一颠;可以的话双手往上举,保持。3. “加强前伸展式”直立;前屈;左腿往后伸一步,屈膝,膝盖小腿落地;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身体重心往后;右腿往前伸直,绷脚尖;腹部贴近大腿,胸部,额头贴近小腿;保持。4. “狗抓尾式”在“加强前伸展式”的基础上,身体重心向前;前脚掌落地;屈左膝;左手抓住左脚尖或者脚踝;柔韧性好的话双手抓脚踝;让脚后跟靠近臀部;保持。5.在腿的前,后,内外都打开之后,让同学们再坐立;一腿前一腿后伸直伸远;双手用力推地;身体上下起伏掂。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腿的内侧、外侧、前侧、后侧都打开变得柔软而且有力了,慢慢就“竖叉”下去了。(四)开“横叉”训练1.在正常训练方式上,增加了“小狗尿尿式”。四足式(跪立;双手向前,十指张开;双膝分开与髋同宽;双手分开与肩同宽;)右腿抬高向右向上;脚趾向前。右腿向上抬向下放数次,保持。2. “小狗尿尿变式”:在“小狗尿尿式”的基础上,屈右膝;上抬腿,下放;做到一定的时候,保持。3. “横放侧扭转式”:坐立,双腿大大地向左右两侧分开;双手侧平举,右手从前去抓左脚尖;左手带动身体转向左后方,保持五个呼吸,再呼气,身体往下沉;左手保持不动,眼睛保持看左手,保持。4. “横放侧转式”:坐立,双腿大大地向左右两侧分开;双手侧平举,反转右手掌心向上,抓住右脚趾;手肘放于右膝前,右侧腰顺着右腿向前延展,身体向上翻转,眼睛看向斜上方,保持。5. “双角式”坐立:双脚向左右两侧大大地打开;双手抓住双脚脚趾;试着慢慢俯身向下;可以的话腹部,胸部,额头贴近地面;保持。双手上举;慢慢俯身向前向下;可以的话身体慢慢贴近地板;保持。6.站立;折髋向下;双手推地;右腿往后往上踢;呼气,身体重心往前;低头弓背;右腿屈膝往前往上抬,靠近鼻尖;再吸气往后延展;呼气,往前;反复多次之后,呼气,腿往前往外抬至右手肘外侧;保持。难度一点点加大,这个动作除了开髋开叉,还可以加强手臂力量,强化腹部核心收紧。举例先简单介绍到这里。幼儿园学生的学习内容除了基本功,形体训练之外,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印度舞,街舞等舞蹈的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民族民间舞丰富多彩,特色万千,生动而鲜明地表达了我国各民族,各地方人民的审美情趣。汉、藏、傣、蒙古、维吾尔族等基本的民族舞蹈学习。在学习各类舞蹈之前,先要介绍分析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基本风格,韵律动作等特点,交代细节,有时就一个简单的手形就改变了一种舞蹈。在学生有所了解后,再开始学习。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舞蹈基本动律,常用动作,简单实用的表演组合,积累动作素材,不断提高表演能力,提高舞蹈素质。在古典舞的学习中,要强调呼吸的重要性,没有呼吸,舞蹈就没有灵魂,比较僵硬,缺乏美感。表演中手,眼,身法,步伐紧密配合,古典舞中的身韵元素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提 - 沉;冲 -靠;含 - 婰 ;旁提 - 拧等,一定要学到位,做到位。舞蹈动作,组合,造型,舞姿,手势,手形,手位,基本动作;舞步,眼神,方位,面部表情,身段等等一一到位。其它舞种也一样,芭蕾,拉丁等舞蹈也是要注意基本动作,手位,脚位,手型,要抓住动作的特点,注意节奏的快慢,情绪的变化。赖若玉 论幼儿园幼儿教师的舞蹈教学97
二、教师要会“编”与“教”幼儿园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舞蹈理论知识,知道舞蹈的常用术语与记录方法,了解舞蹈的种类与特点,了解舞蹈的起源与发展,还要熟悉幼儿生活,带着一颗童心深入到幼儿中间去,用幼儿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去想象自然,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幼儿流露出来的姿态、动作、表情,创编出富有幼儿特点和情趣的幼儿舞蹈。幼儿舞蹈较为单纯,简洁、短小,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模仿性的特点。幼儿认识舞蹈是从生动、有趣的形象动作开始。一个姿态做出来要使幼儿能辨认出是孔雀还是蝴蝶,是小鸭还是小兔。根据幼儿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来编排,3-6 岁的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舞蹈训练要循序渐进,科学合理,不要一味地追求高难度动作,无论是从幼儿的理解能力还是从其身体承受的角度,都应单纯、简洁,但且不可和简单画等号。幼儿舞蹈应在情绪和情节上注重统一。在编舞中,选择音乐尤为重要,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通过节奏、节拍限定舞蹈动作的速度与强度,渲染感染力。音乐要注意形象突出,旋律动听,乐句方整,篇幅短小,节奏鲜明,且富有动作性。服装和舞台布置清新简洁,这样的幼儿舞蹈才具有艺术生命力,并深受幼儿的喜欢。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幼儿动作的一般规律水平,学会归纳,提炼,规范,在实践中运用幼儿舞蹈理论进行创作和编导。幼儿舞蹈一般分为自娱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两大类,其中主要以娱乐性为主,常见的有:幼儿律动,幼儿歌舞表演,集体舞,音乐游戏。下面我们来简单谈谈自娱性舞蹈的类型和注意事项。(一)幼儿律动,又分为节奏律动和模仿律动幼儿律动是在音乐或节奏的伴奏下,以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为中心的综合性艺术活动,要求节奏感强,动作形象简单,模仿从日常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节奏较强的动作。节奏律动用身体的头、肩、手、肘、腿、脚等部位去感知节奏,通过拍手、点头、拍腿、跺脚;走、跑、跳、扭动、屈伸等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拍与节奏。模仿律动又分为生活类律动和动物类律动,具有游戏性、表演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是幼儿表达情绪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也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模仿律动通过深入观察日常生活或者自然界中生物的动作、形态与规律,继而进行模仿。模仿律动动作分为:猴子、狮子、小白兔、老鼠、花猫等动物类;解放军、医生、老人、警察等人物类;风、雨、阳光、花、树等自然界类;洗脸、刷牙、洗衣、打针等事物类。在幼儿律动创编时目的要明确,是训练节奏感,发展幼儿的模仿能力,还是训练幼儿动作协调性。音乐选择步骤为:听音乐,寻找乐段规律,找出前奏(动作 1),第一遍主旋律(2),间奏(动作 3),第二遍主旋律(动作 4);感知节奏,确定主题动作,捕捉音乐形象。模仿律动主要是发展幼儿的模仿能力,创编时要仔细观察事物的静态、动态特征,并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设计动作应发挥幼儿创造性,根据选定的音乐来进行,如果是歌曲,律动动作随歌词而定,如果是乐曲,则要通过对乐曲的深入理解和想象,或者创设一个小的情景来完成动作的组织安排,可编成单一律动或组合律动。(二)幼儿歌舞表演幼儿歌舞表演以唱、念与跳相结合的一种载歌载舞的幼儿舞蹈形式,集音乐、诗歌、舞蹈和游戏于一体。以唱为主,以跳为辅。包括动植物类,自然类,童话寓言类,民族民间类等题材。歌舞表演的选材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要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紧密联系主题活动,吸纳幼儿可以接受的流行和主题类歌曲,增强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幼儿歌舞表演创编时注意选定歌曲的经典型,主题形象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98
的提取和设计要合理,歌曲结构连接动作组合要流畅。(三)集体舞集体舞是体幼儿共同参与,以规定的队形和动作相结合,有一定人际交流。具有娱乐性、群众性、参与性。参加者多半成双成对。集体舞又分邀请舞,单圈集体舞和双圈集体舞,队形集体舞。它能培养幼儿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和集体意识,达到互相了解,团结友爱的目的。全体舞蹈者在单圈上集体进行舞蹈,动作统一,队形变化简单。邀请舞是由部分人发出邀请,被邀请者接受邀请与之共舞,随后互换角色继续舞蹈。可以没有队形也可以围成圈进行;与舞伴间的关系上可以是始终固定舞伴,也可以不断变化,交换舞伴。在双圈队形上反复进行的舞蹈,舞伴每跳完一遍交换一次位置,获得新的舞伴,使舞蹈能反复进行,最终可以和每个参与者都合作一次,也可以直线或曲线为基本队形的集体舞;人数较多时,可以是几组直列队形同时进行舞蹈。创编幼儿集体舞时注意事项确定内容和形式、明确活动的目的、为达到不同的活动、选择不同的形式。若要团结友爱可用邀请舞,其它则应选择单圈、双圈舞。选定音乐:要与集体舞的内容和类型契合。设计主要动作;确定基本步伐,动作设计的重点应在舞伴的交流动作上。突出集体舞的趣味性与娱乐性。设计队形与队...
相关热词搜索: 幼儿园舞蹈老师个人总结 论幼儿园幼儿教师舞蹈教学 幼儿教师 完整版 幼儿园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