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kV母线侧隔离开关常见故障及处理5篇0kV母线侧隔离开关常见故障及处理 高压隔离开关常见缺陷检修方法及应对措施 [摘 要]高压隔离开关是对被检修高压母线与断路器等电气设备、带电的高压线路进行电气隔离时所使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0kV母线侧隔离开关常见故障及处理5篇,供大家参考。
[摘
要]高压隔离开关是对被检修高压母线与断路器等电气设备、带电的高压线路进行电气隔离时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到目前为止,高压隔离开关是我国电力系统中使用量最大,且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高压电器设备,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谈谈高压隔离开关常见缺陷检修方法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压隔离开关
缺陷
检修
措施
中图分类号:U22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057-01
背景
高压隔离开关是我国电力系统中运行数量较多的设备,其质量的好坏与运行维护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近几年来,因隔离开关导致的事故频繁发生,严重的甚至还导致大面积的停电,这主要是因为合理的、正确的检修维护措施的缺乏而造成的,基于此,必须保证高压隔离开关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并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检修管理,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1 高压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历史原因
在 110kV 电压等级以上变电站中,通过对一次设备检修工作的简单统计发现,隔离开关相关的检修工作已经成为检修工作量最大的单一设备类型。造成隔离开关故障多发的原因很多,早期断路器故障率高、检修周期
短,断路器在当时比隔离开关的故障率要高得多,断路器检修周期为 1~2年,而隔离开关检修周期为 4~5 年。为了断路器检修的方便,变电站中一般采用间隔设计以便尽可能将断路器隔离开来,减少断路器维护检修对其他设备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变电站中的间隔基本都以断路器为中心的。断路器两侧都设置隔离开关,在双母线系统中,母线侧还要设置两台隔离开关。如果考虑到母线电压互感器等设备并不需要断路器而仅需设置隔离开关即可,以及母线需要单独设置接地开关,事实上,在 110kV 及以上变电站中,隔离开关的数量要远大于断路器数量隔离开关本身结构简单、售价低廉,设备厂商对其重视程度不足,投入精力有限;另一方面,隔离开关的研发改进重点大多集中在通过优化产品选材来控制产品成本。所以,隔离开关的可靠性并没有显著提高,现在其平均检修周期为 6 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内设备厂家在与国外先进设备厂商竞争时,往往通过价格优势获得订单,进一步导致了国产隔离开关设备产品故障率更高。
2 高压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分类
2.1 隔离开关底座传动困难
由于隔离开关主要部件外露,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极易出现锈蚀,以致造成操作时传动阻力增大,甚至出现拒动的现象。一般运行前两年操作基本正常,而后即出现不同程度的操作困难。运行中曾出现因底座轴承完全锈死,无法进行操作的情况,不得不停运一条母线对其进行临时的大修处理。有时大修前甚至出现每逢大型操作,检修人员必须到现场处理缺陷的被动局面。底座内的轴承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锈和干涩现象:有的轴承出厂时根本就没有涂黄油,锈蚀非常严重,几乎锈死;有的黄油已成千块儿,
且藏污严重,轴承运转阻力非常大;可以肯定,底座内轴承的严重锈蚀和干涩是造成隔离开关拒动的主要原因,其它与传动系统相连部位(如机构主轴、转动臂、连杆的活动位置等)的锈蚀只是引起操作的困难。
2.2 隔离开关操作机构故障
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的故障一是机构转动部分卡涩,连接头外漏在外。运行中,雨水顺着连接头的键槽流人机构转动部位内部。日积月累后造成转动部位生锈严重,致使操作中造成分合闸不灵活,严重的甚至造成分合闸不到位;二是电动操作机构的控制回路故障,如电机行程开关、辅助开关,继电器损坏。
2.3 隔离开关导电部分接触不良
现在,由于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提高和供需矛盾的减弱,隔离开关的操作次数大幅度降低,因而由于动、静触头机械磨损和电烧损造成的接触不良问题很少。从红外测温及过热处理情况来看,接触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弹簧锈蚀、变细、变形,以致弹力下降;机构操作困难引起分、合位置错位及插入不够;接线板螺丝年久锈死,接触压力下降,清理不及时。
3.开展隔离开关状态检修工作的建议
3.1 做好基础管理工作
对隔离开关实行状态检修是建立在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上的。要结合变电站内隔离开关的具体使用情况、制造厂说明书和现场经验编制各种厂家、各种型号的隔离开关检修工艺导则、质量标准,建立保证隔离开关检修维护质量的验收制度、备品备件管理制度等。要加强隔离开关的技术档案管理,主要内容有:原始资料,包括设计资料、施工图纸,制造厂提
供的产品说明书、出厂试验报告、安装图、合格证件等,安装记录、试验记录、交接验收文档和备品备件清单等资料;运行资料,包括运行日志、操作记录、缺陷记录、异常障碍和事故记录等;检修试验和设备异常资料,包括隔离开关的大小修记录和检修报告、试验报告、技术改造记录等。
3.2 积极开发和应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设备监测是状态检修的核心。可以说,没有成熟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就没有真正的状态检修。状态监测的覆盖面及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状态检修的深度。对于隔离开关,采用红外测温技术定期对设备的导电部分进行温度测量,是确定是否检修的重要依据。针对瓷瓶的隐性故障,应开发研究方便可行的带电无损伤技术。同时,由于在实践中隔离开关的清扫维护工作量占了很大比例,因此,开展带电清扫工作也是延长检修周期的有效手段。
3.3 强化检修人员的培训工作
充分结合隔离开关的具体实际的工作情况,相关单位需要定期组织检修人员学习一些常见故障发生的规律及其检修方法,此外,还可以采取实战演练和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强化检修人员对所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印象。最后,还应该通过制定并完善对应的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以及责任人制度等以提升检修人员的责任心以及业务水平。
3.4 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只有明确了隔离开关的初始状态、强化相关检修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并健全混合检修工作制度,才可以提升隔离开关的检修质量以及检修效率,但是所有这些都摆脱不了隔离开关的技术管理工作。那么想要做好隔
离开关相关的技术管理工作,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在隔离开关的选型初期检修人员就应该全面参与到开关产品的调研、设计、出厂验收以及安装,以便尽早地投入产品的技术管理角色中来,为以后相关产品的故障排查、升级换代、技术改造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②所有系统的内部之间都应该定期组织举办技术会议,针对本系统内部隔离开关的具体工作情况进行制定出标准统一的技术管理标准,并且认真贯彻执行技术标准,使得检修工艺更加规范化,并不断提升检修管理工作水平;③有关单位在制定和实施的混合检修策略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隔离开关的运行管理水平以及技术管理现状,以便通过贯彻实施科学的检修策略来强化技术管理工作质量,使得隔离开关的正常运行得到充分的保证。
4 结论
供电公司要加强对隔离开关的检修管理,不仅要从设备的正确选型入手,选择设计合理、质量优良的产品,并结合实际运行经验,对隔离开关进行切合实际的技术改造,保证设备有一个良好的初始运行状态,还要在运行维护工作中采用科学手段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监视。在经济不断发展、设备停运时间不断减少而隔离开关的维护工作量的人力、物力,还可以提高设备的可用系数和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从而达到最佳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高海军,李志愿,秦晓霞,等.浅谈高压隔离开关检修?c 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2.08
[2]刘晓芳.浅谈高压隔离开关检修管理[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3.12
[3]宋忠平.隔离开关检修方法及管理探讨[J].科技传播,2014.07
母线保护范围内的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的处理1.1 事故分析出现事故时主控制室各表计发生强烈冲击现象,警铃、喇叭响,部分操作开关的信号灯闪光,光字信号灯出现。同时,在故障处容易出现爆炸、冒烟或起火等。1.2 故障处理事故出现后,值班人员要马上拉开该母线上的全部断路器。再检查寻找故障设备,若故障设备或故障点在母线隔离开关外,要迅速把该隔离开关拉开,进行试送电;若母线出现故障,要把各元件倒至备用母线或另一运行母线上,以恢复运行。2
电源中断或短路故障造成越级跳闸时的处理2.1 电源中断时的处理在母线电压消失是因电源中断造成时,如果属厂(站)用电源中断,要按现场运行规程处理。如果属主母线电源中断,要检查各个继电保护动作情况及有关电气设备有无故障,快速分析原因,寻找故障点并进行切除,再恢复母线电源。2.2 送电线路越级跳闸的处理在送电线路出现事故后,本身保护装置应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切除故障。而因某种原因,送电线路本身保护装置未动作或断路器拒绝跳闸时,会造成母线后备保护装置动作,使母线电压消失,事故扩大。在处理此类事故时,要按某一线路容易发生的保护掉牌,或断路器自动与手动均断不开等现象,要寻找故障点快速切除,再恢复母线运行。如果经检查无任何故障象征时,要拉开母线上全部断路器,用电源给母线充电,再逐一试送送电线路。在发生存在故障象征时,马上拉开此线路断路器,恢复母线及其他线路运行。3
母线保护装置误动作处理在母线上的电源元件及送电线路在运行中发生突然跳闸,并伴有直流接地或差动断线等现象,技术人员要检查是否因母线差动保护误动作导致的,并对一次设备进行检查。在检查一次设备没有异常现象,是母线保护误动作时,要拉开母线上的一切断路器,并退出该母线保护,选用一电源给母线充电。在充电成功后,就可以恢复正常运行方式,通知继电保护负责人检查母线保护装置。4
母线过热的处理母线运行中由于严重过负荷或母线间或母线与引线间接触不良,都可能造成母线过热。而且,母线上连接的隔离开关接触不良严重过热时,也可能造成母线局部发热。母线是否过热,要用变色漆或示温蜡片判别,如果变色漆变黄、变黑,这表明母线过热已非常严重。有条件的地方要用红外线测温仪来测量母线的温度,如通过目测或红外线测温仪扫描发现母线过热发红时特别是高峰负荷期,可能发生母线接头温升超标过热,值班人员要马上向调度报告,采取倒换备用母线,转移负荷,用停电检修方法处理。5
硬母线变形的处理硬母线变形运行中的硬母线在正常状态下,相间与相对地间的安全距离裕度不大,如果发生母线变形,出现安全距离不满足要求的问题.所以,发现硬母线变形时,一是要尽快报告调度,请求处理;二是要尽快找出变形原因,如外力导致机械损伤、母线过热、母线通过了较大的短路电流等,尽快消除变形。6
母线电压不平故障处理6.1 原因分析母线三相电压不平衡时,要按实际情况,查明原因,分别处理。导致母线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原因有:一是输电线路出现金属性接地或非金属性接地故障;二是电压互感器一、二次侧熔断器熔断;三是空母线或线路的三相对地电容电流不平衡,发生假接地现象;四是输电线路长度与消弧线圈分接头调整不匹配,也容易发生假接地现象。6.2 母线故障处理程序(1)母线故障的迹象是母线保护(母差)动作,断路器跳闸,有故障发生声音(弧光)、信号等,此母线的电源断路器跳闸。在母线出现故障停电后,值班人员要马上报告调度人员,并自行把故障母线上的断路器全部拉开。(2)在母线出现故障停电后,值班人员要对停电母线进行外部检查。检查范围是故障母线上全部设备,包括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站用变压器,主变压器断路器、电流互感器、母线隔离开关,母联,分段电流互感器及一切出线的母线侧隔离开关、断路器、电流互感器、出线,及主变压器另一侧母线隔离开关(拉开隔离开关)的检查。(3)找到故障点后,对可迅速隔离的,在隔离故障后,应认真检查和判别母线能否恢复送电,避免由于故障时空气游离作用而波及其他设备,发生故障。对不能迅速隔离的,如果系双母线中的一组母线故障,要把故障母线上的各出线冷倒至运行母线恢复送电,但应避免联络线非同期并列。(4)经检查仍不能找到故障点时,要用外来电源对故障母线进行试送。(5)如果用本站主变压器或母联试送时,试送断路器和继电保护装置要完好。要用有充电保护的断路器充电。母线差动或主变压器后备保护要有足够的灵敏度。参考文献[1]石广森等:电网输送线路母线保护分析,机电信息,2011.15.[2]张军等:江苏电网220kV母线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探讨,电力系统装备,2004.1.[3]赵勇等:220kV双母接线厂站的母线失压事故处理分析,电力学报,2006.4.[4]韩悦德等:220kV变电站母线事故预想及其处理方法,湖北电力,2004.4.[5]翁利国等:基于GIS设备的变电站保护死区消除方式研究,安徽电力科技信息,2011.1.母线常见几种事故处理方法姚 作 发(七台河电业局
黑龙江七台河
154600)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母线保护范围内的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电源中断或短路故障造成越级跳闸、母线保护装置误动作、母线过热、硬母线变形、母线电压不平故障等母线的几种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关键词:母线
事故
故障
处理
【摘 要】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变化电压、传输电能、控制方向及协调电压的功能,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起重要作用。变电站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会因为线路存在的故障影响到电力网络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这对人们正常用电存在较大的隐患,为此,本文针对变电站中变电线路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分析故障出现的原因,并提出故障排查措施。【关键词】变电站;运行故障;分析;处理
G IS 线型隔离开关故障分析及处理陆 柳 艳( 广西桂冠开投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广 西 忻 城 546205)摘 要 :详细阐述某水电厂两起线型隔离开关故障分析及处理过程 。
为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 对所有线型隔离开 关采用 X 射线透检 , 根据检测结果对存在隐患的开关进行处理 ; 提出对隔离开关动触头及齿条进行优化措施来 消除设备隐患 。
该电厂利用机组年度检修时机 , 于 2015 年底完成全部线型隔离开关的改造 。
改造后进行跟踪检 查 , 采用 X 射线透检 , 利用检修对已改造过的隔离开关进行检查 , 重点检查隔离开关动触头行程和操作机构轴 承是否存在损坏现象 , 运行至今未再发现异常和故障 , 设备运行良好 。关键词 :
GIS( 封闭式组合电器 ); 隔离开关 ; 故障分析中图分类号 : TM564.10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1-408X ( 2017 ) 03-0083-041 概述GIS( Gas Insulation Switchgear)是指 72.5 kV 及以上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开关设备,通常也称为 全封闭组合电器。它是由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 (快速)开关、母线、电流互感器、避雷器、套管 等多种高压电器组合而成的成套装置,并全部封存 在接地的金属筒外壳内,壳内充人一定压力的SF6 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某水电厂GIS设备型号为ZF11-252(L) , 设 备系统包括4 个变压器进线间隔、5 个出线间隔、 1 个母联间隔和2 个 PT避雷器间隔,共 12个间 隔。隔离开关31组 ,其中线型隔离开关9 组 ,角 型隔离开关22组。线型隔离开关属于快速隔离开关,除具有隔离 电路功能外,还具有开合母线转换电流及母线充电 电流的能力,线型隔离开关弹簧操动机构安装在隔离 开关的C相侧,并通过拉杆实施三相联动,配有弹簧 操动机构,可电动操作亦可手动操作(如图1所示)。GIS设备于2004年 10月投人运行。在 2013年 4一5 月期间连续发生两起线型隔离开关故障,导 致设备停电,影响电厂的正常输送电。2 事故案例一2.1 事件经过2013年 4 月 2 7 日14时 46分 ,2 号主变充电操作 ,合 上 主 变 高 压 侧 断 路 器 QF2002后 ,观察 2 min主变无异常,即拉开主变高压侧中性点接地 隔离开关QS220。操作QS220过程中,中性点放电 间隙弧光放电,保护动作,2 号主变高压侧断路器 QF2002 跳闸。2.2 现场排查通过主变高压侧隔离开关QS20026的观察孔 发现,S 相隔离开关未合上,但操作机构上已显示 在 “合”状态,判断跳闸QS20026刀 闸 相 内 部 操作机构卡阻,^ 、C 两相正常合闸,f i 相不能,
导致主变恢复时出现三相不一致。断开变压器中性 点刀闸时,使得间隙保护的一次部分放电,造成保 护动作而发生事故。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后,试合 QS20026, 相都无法真正合上,对 QS20026内部拆检。2.3 QS 20026刀闸内部拆检情况拆检后发现隔离开关^、C两相确已合上,fi相收稿日期:2017-03-18作者简介:陆柳艳( 1970),女 (壮族),广西忻城人,工程师,现从事水电厂科技管理工作, E-mail :330712002@ qq.com 。83
红水河2017年第3 期在分,S 相动触头的下部轴承破碎,轴承与部分滚 珠跌落在筒体下部,齿轮已经越过了动触头齿条的 行程范围,卡死在动触头与齿条之间,f i相隔离开 关动触头无法动作合闸(如图2 所示)。轴承破碎与滚珠跌落在简体下部图 2 QS 2 0 0 2 6 刀 闸 拆 检 测 情 况 图 2.4 原因分析分闸时动触头行程超过了设计限定的范围,动 触头齿条在分闸位置时挤压齿轮,齿轮承受不合理 的冲击力,导致轴承损坏。由于轴承损坏,引起齿 条和齿轮失步,在隔离开关合闸后,可能会出现动 触头不动作或不能完全合闸到位,但是操作机构分 合指示上显示在“合” 的状态。根据解体拆解检 查的动触头齿条齿外有明显辗压的痕迹,说明分闸 时动触头齿条无牙部分严重挤压轴承,造成轴承受 压损坏。2.5 处理措施对 2 号主变高压侧隔离开关QS20026 相动触头导体部件进行了更换,对 2 号主变高压侧隔离 开关QS20026的4 相和C相做全面检查。2013年 4 月 3 0 日至5 月 1 日,更换了 相动、静触头机构。3 事故案例二3.1 事件经过2013年 5 月 1 2 日6 时 21分 ,监 控 报 警 “3 号 发变组保护主变差动速断和3 号主变比率差动保护 动作” “ 3 号 主 变 2345间 隔 气 室 补 气 动 作 ” “QF2003分闸”等信息,3 号机组甩负荷停机。3.2 现场外部检查3 号主变高压侧隔离开关QS20036气室密度继 电器上的压力显示为零,fi相气室观察孔左下侧有一 个小洞,通过观察孔可以看出气室有白色粉尘,判断 fi相隔离开关气室发生了接地故障(如图3 所示)。3.3 QS 20036刀闸内部拆检情况隔离开关f i相动触头装配表面有放电烧蚀痕 迹 ,静触头均压罩左下侧烧穿部位正对着烧穿的筒 体 ,进一步检查发现动触头转动体的下部轴承及部84图 3 QS 2 0 0 3 6 刀 闸 外 壳 烧 穿 情 况 图分滚珠跌落在筒体下部,f i相齿轮在全关位置已经 越过了动触头齿条的行程范围,齿条被卡住难以抽 出,4 、C两相的齿条分闸位置的行程末端上有明 显被齿轮挤压的痕迹(如图4 所示)。图 4 QS 2 0 0 3 6 拆 检 情 况 图3.4 原因分析原因一:QS20036隔离开关fi相动触头转动体 轴承断裂破碎,轴承碎裂片掉落筒体内壁,造成局 部场强增大,引起导电体放电,造 成 f i相单相短 路接地故障,使其动触头左侧烧毁、静触头均压罩 和左下侧壳体烧穿。原因二:隔离开关静触头屏蔽罩固定不牢靠,
形成悬浮电极,引起局部放电,屏蔽罩放电过热融 化 ,同时电晕使SFf,气体绝缘强度降低,造成场强 薄弱部位放电击穿。3.5 处理措施由于厂家不再生产该型式的线型隔离开关,故 将 QS20036线型隔离开关的三相全部更换,现场 抢修时间从2013年 5 月 1 6 日至5 月 1 7 日,更换 了整组线型隔离开关。对处理工作涉及的QS20036 气室、QS20031气室按规程要求抽真空,重新充人 经检验合格的SFf,气体,静置后检测SFf,气体湿度 合格,由3 号发电机对检修部位进行零起升压至 105%额定电压10 min无异常后,设备投人运行。4 防范措施1 ) 此两起设备损坏故障发生在同一类型的隔 离开关的同一部位,为了防止同类设备发生同类事 故 ,决定对GIS设备同结构同型号的所有线型隔离
陆柳艳:两起220 kV
GIS 线型隔离开关故障分析及处理图 6 QS 2 0 5 1 6 刀 闸 拆 检 情 况 图QS20556 相线型隔离开关动触头机构上部轴 承外圈破碎,大部分碎片和滚珠跌落在导体内腔,
两颗滚珠跌落在筒底;fi、C相盆式绝缘子有闪络 放电痕迹。QS20516 C相隔离开关动触头机构上部轴承损 坏 ,滚珠与碎片跌落在导体筒内,与 QS20036fi 相一样齿轮在全关位置已经越过了动触头齿条的行 程范围,齿条被卡住难以抽出;^ 、f i两相轴虽未 损坏,但齿条分闸位置的行程末端上有被传动齿轮 轧伤的痕迹。5 拆检总体结果分析1 ) 拆检的四组隔离开关(QS20026、QS20036、 QS20556、QS20516)都出现了轴承损坏,缺陷集中 发生在fi、C相。其中两组下部轴承损坏,两组上部 轴承损坏,QS20036隔离开关fi、C相轴承都损坏。2 ) 设备损坏发生在同一形式隔离开关的同一 部位,动触头齿条齿处有明显辗压痕迹,说明分闸 时动触头齿条行程超过了设计限定的范围,无牙部 分严重挤压轴承,造成轴承受压损坏。开关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隔离开关动触头行程和操 作机构轴承是否存在损坏现象,对有缺陷的零部件 进行更换。2 ) 受设备运行影响,电厂采取用GIS数 字 X 射线成像仪检测透检所有线型隔离开关,经过对图 像的仔细检查与分析,判 断 QS20556及 QS20516 存在较大风险,于 2013年 7 月 1 日至7 月 1 1 日期 间对两开关进行拆检及处理。3 ) 线型隔离开关QS20556及 QS20516现场拆 检情况(见图5 、图 6 所示)。图 5 QS 2 0 5 5 6 刀 闸 拆 检 情 况 图6 解决方案连续发生线性隔离开关轴承碎裂是由于隔离开 关分闸操作过程中动触头齿条撞击齿轮造成 。
为避 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 结合产品结构 , 对动触头及 齿条进行优化 , 增大齿条有效啮合部分长度 , 给分 闸位置到有效啮合部分预留足够齿数 , 满足隔离开 关传动的尺寸要求 , 可避免动触头分闸过程中撞击 齿轮及轴承 。
隔离开关单极装配如图 7 所示 。6.1 设备机构优化说明1 ) 在保证动触头装配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动 触头长度由250 mm修 改 为 245 mm。齿条长度由 234 mm修改为239 mm(尺寸示意如图8 所示)。484234、 \ \ \ \ \ \ \ \ \ \E23\ \ \ \ \ \ \ \ \ \( a ) 原有结构尺寸484239 245~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位:
mm CK
\6‘\ \ \ \ \ \ \ \ \ \ 」( b ) 优化后的尺寸图 8 动 触 头 尺 寸 示 意 图2 ) 有齿部分由原来的“约 202mm”修改为 “约 213 mm”,即齿条总齿数由约42.8个修改为约45个(尺寸示意图如图9 所示)。23485
红水河2017年第3 期3 ) 优化后线性隔离开关分合闸状态说明 ( 如 图 1 0 所示 )。
对动触头及齿条修改后 , 依据现有 图纸装配 , 动触头从初始状态到合闸状态约 16.3 m m (3.4 5 个齿 ), 合闸状态到分闸状态约 172 mm ( 约 3 6 . 4 个齿 ), 分闸状态到无齿部分约 24.42 mm ( 约 5 . 1 7 个齿 )。4 ) 线性隔离开关传动箱情况说明 :
根据设计 要求 , 线性隔离开关机构输出角度为 8 0 ° , 传动箱 内传动扇形板最大允许转动角度为 88° ( 扇形板啮 合齿有效角度为 1 0 0 。, 但转动超过 8 8 ° 时 , 由传动 箱止动限位 )。
因此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 , 传动箱 内扇形板到分闸位置后继续转动 , 其转动到极限位 置时 , 相当于扇形板多转动 4 ° , 相对应转动齿数 为 1.82 个 。6 . 2 改 进 成 果 说 明隔离开关正常分闸操作过程中 , 齿条从分闸状 态到无齿部分约 24.42 mm
( 约 5 . 1 7 个齿 ), 大于设 备传动箱转动最大角度需要的齿数 (1 . 8 2 个 ), 动 触头分闸过程中 , 齿条与齿轮无法啮合 , 有效地避免撞击齿轮及轴承的情况 。7 改进后设备运行2 0 1 3 年 7 月对出现问题的 QS 2 0 5 5 6 、 QS 2 0 5 1 6线型隔离开关 , 采用优化后的动触头装配进行处 理 , 通过对动触头及齿条优化 , 不用更换整组隔离 开关就能解决设备存在的隐患 。
该电厂利用机组年 度检修时机 , 于 2 0 1 5 年底完成全部线型隔离开关 的改造 。
改造后进行跟踪检查 , 采 用 X 射线透检 , 利用检修对已改造过的隔离开关进行检查 , 重点检 查隔离开关动触头行程和操作机构轴承是否存在损 坏现象 , 运行至今未再发现异常和故障 , 设备运行 良好 。8 结语w s 电气设备以运行可靠性高 、 检修维护工作 量小 、 故障发生率低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 应用 , 但 G IS —旦发生故障 , 其检修拆卸工作量 大 , 停电时间长 , 严重影响厂站正常供送电 。
因 此 , 对于如何减少 G IS 故障发生率 , 以及故障发生 后如何进行检查 、 分析 、 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
本文 详细地阐述了某电厂两起 G IS 线型隔离开关故障分 析及处理过程 , 并提出改进措施 , 解决了设备隐 患 。
对提高 G IS 隔离开关运行安全性具有一定的意 义 , 为同类设备电厂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 考 文 献 :[ 1 ] 刘洪泽 .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IS )质量管理 与控制 [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1.[ 2 ] 黄辉敏,夏小飞 .220 kV GIS 隔离开关触头烧坏故障分 析与对策 [J]. 广西电力, 2014(6):70-72.Analysis and Treatm ent o f Tw o Faults o f 2 20kV G IS Linear DisconnectorLU Liuyan(Guangxi Guiguan Electric Power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 Co., Ltd., Xincheng , Guangxi , 546205)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analysis and treatment process of two linear disconnector faults in a hydropower plant. All the linear disconnectors shall be detected by X ray to prevent occurrence of similar accidents, and the disconnector with hidden dangers shall be handled according to the detection result. Moreover, this paper presents optimization measures for moving contact and rack of disconnector so as to eliminate hidden trouble of equipment. The hydropower plant has completed reconstruction of all the linear disconnectors by the end of 2015 in annual overhaul. Tracking inspection is necessary after reconstruction, and the reconstructed disconnectors are detected by X ray in the maintenance. The key point is focused on contact stroke of disconnector and bearing of operating mechanism. So far, the equipment works well without any abnormality or fault.Keywords : GIS ( Gas Insulation Switchgear); disconnector; fault analysis86
( 2021 -10)537 33作,导致隔离开关的维护不到位。4.2 金属材料的选择原因金属材料的选择把关不严,致使机构输出轴与垂直连杆相连接的水平圆柱形轴销孔严重变形。输出轴与垂直连杆之间通过等径圆柱销实现连接定位,轴销孔变形,圆柱销外表面与轴销孔内表面之间存在较大间隙而不能形成紧密配合,在隔离开关操作中,机构输出轴带动的垂直连杆本应水平转动 180°,完成隔离开关的分、合闸操作。由于间隙的存在,机构输出轴带动的垂直连杆水平转动有效角度只有约 170°,另外 10°为无效行程,导致隔离开关分、合闸操作不到位。轴销孔变形情况如图 1 所示。图 1 轴销孔变形情况4.3 平衡弹簧制作及工艺原因对平衡弹簧的制作质量及外表面镀锌工艺把关不严,导致平衡弹簧锈蚀严重,弹性不足,不能有效平衡隔离开关在分、合闸过程中产生的重力矩及冲击力,加速了圆柱形轴销孔的变形。平衡弹簧的锈蚀情况如图 2 所示。图 2 平衡弹簧的锈蚀情况5 措施发现问题后,我们及时更换了存在问题的机构输出轴和平衡弹簧。现场重新调试,各项技术参数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至今,系统运行稳定。6 防范措施对在运的该厂同结构、同型号的其余 16组母线隔离开关进行统计,建立档案,准备需要更换的部件,根据年度工作安排,结合停电计划对隔离开关进行全面维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隔离开关运行状态良好。( 编辑 叶帆)【变电站 隔离开关 故障】· 发 输 变 电 ·
相关热词搜索: 0kV母线侧隔离开关常见故障及处理 母线 隔离 常见故障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