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基层村(社区)协商民主工作案例8篇

时间:2022-09-04 08:10:08  来源:网友投稿

基层村(社区)协商民主工作案例8篇基层村(社区)协商民主工作案例 ·75·改革与实践“基层协商民主,主要指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乡镇、村、社区等基层单位的公民通过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村(社区)协商民主工作案例8篇,供大家参考。

基层村(社区)协商民主工作案例8篇

篇一:基层村(社区)协商民主工作案例

iddot;75·改革与实践“基层协商民主,主要指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乡镇、村、社区等基层单位的公民通过有组织地开展对话、讨论、审议等形式,参与公共政策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活动。” 它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具有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均提出,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基层协商等做出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近年来,基层协商民主在各地稳步实施并不断深化,取得了一些实效,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广州市白云区在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中取得的成效较为突出。一、白云区实施基层协商民主的主要做法广州市白云区始终高度重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积极探索基层协商民主摘 要:协商民主是指相关组织和人民群众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的一种活动形式。广州市白云区从实际出发,在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通过开展议事协商、对话协商、共建协商和开放协商,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向着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针对白云区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从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干部群众参与协商民主的意识和能力、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拓展基层协商民主的参与渠道、培育协商民主文化五个方面加以解决。关键词:广州白云区;基层;协商民主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53X(2016)03-0075-06基层协商民主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胡 勇(中共广州市白云区委党校,广东 广州 510075)收稿日期:2016-03-21作者简介:胡勇(1978-),男,湖北孝感人,中共广州市白云区委党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党史党建和社会治理研究。

 ·76·改革与实践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开展多种方式的实践创新,通过广泛动员,搭建平台,规范流程,开展议事协商、对话协商、共建协商、开放协商,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向着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一)议事协商,推动基层民主运行规范化议事协商主要是指基层组织针对群众反映的社区公共事务和事关社区公共利益、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或者社区内重大问题,通过汇总归类梳理形成议题,召集相关人员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商讨、议决,达成共识、形成决策的一种民主形式。其表现形式有居民说事、协商议事会、居民论坛、民情恳谈会、小巷访事等。如:松洲街槎龙第一经济合作社成立了包括党员、干部、群众为成员的调研组,与社员股民广泛交流,征求意见和建议,逐步形成了党员议事、代表决定、社长执行、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较好推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三元里街走马岗社区开展“街坊议事会”,听取街坊们关于社区事务的意见和建议,推动了社区事务决策的便民性和科学性;钟落潭镇寮采村推行党总支部、财务廉政监督小组和村民代表、老人协会、妇女协会、商会、退伍军人协会七方协商机制;同和街、白云湖街、金沙街等地也先后制订出议事型协商的具体实施办法,并逐渐形成制度。(二)对话协商,促进基层事务决策的科学化对话协商是围绕公众关心的重大问题,政府有关机关负责人与群众或团体面对面,直接聆听群众呼声、征询群众意见、回答群众问题、解决群众难题的一种协商方式。“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工作咨询监督委员会”是此类协商的典型代表,它作为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在完善“南北高架路桥建设方案”、促成“地铁鹅掌坦站二次落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咨询监督委员会存在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同德围综合整治的本身,作为一种模式,它已经复制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同德街在推进田心村城中村改造工作中也运用了这种模式,成立了“田心村城中村改造工作咨询委员会”,对改造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改造工作能充分反映群众意愿,科学有序推进。人和镇的“机场噪音区治理项目(白云区)咨询监督委员会”、金沙街的“金沙街地区公共配套设施咨询监督委员会”等都为工作的顺利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共建协商,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共建协商是为强化驻社区单位的社区建设责任,推动驻社区单位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资源向社区开放,形成共驻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实现社区范围内社会服务和重要工作协同联创的协商形式。三元里街辖内有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大、中、小各类学校22所,中南民航管理局等中央、省、市单位13个,万达广场、梓元岗皮具城、广东音像城等40多个辐射全国乃至东南亚的专业展贸市场。街道要协调辖内中央省市单位参与街道、社区建设实非易事。三元里街党工委积极拓展党建工作的视野和功能,成立三元里街党建联席会。“党建联席会通过制定章程、健全制度、加强走访、重大事项通报等措施,发动驻街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党组织30多个党建联席成员单位,实施社区党建共商、事务共管、资源共享、文明共创、难题共解、活动共办,共同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社会建设面临的实际难题,推动三元里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四)开放协商,实现基层公共利益最大化开放协商是就公众关注的重要事项和议题,依托一定的介质(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让群众以平等身份自由进入、广泛参与,通过平等协商程序,畅所欲言、理性对话、自主决议、汇聚民智、达成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并由参与者执行方案的协商形式。新市街开通“广州新市网•白云社

 ·77·改革与实践区”、出租屋管理中心“QQ空间”和“腾讯微博”等新型媒介,接受网络投诉监督,提供咨询服务,不断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金沙街横沙社区金永喜超市门前、55路公交车站附近的烧烤档及无证摊贩乱摆摊,导致交通不畅,环境污染,长期困扰周边居民。附近的群众主动提出解决办法,金沙街道办、横沙集团公司多次组织商讨,集思广益,最后将原先乱摆摊的空地改造成绿化带,供居民休闲娱乐使用,困扰居民多年的问题迎刃而解。二、白云区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白云区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和探索,在促进基层事务决策科学化、扩大基层民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这些基层民主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离“广泛多层制度化”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如下:(一)基层干部的协商民主意识淡薄“一些基层干部的官本位、权力本位思想还比较浓厚,对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基层协商民主不重视、不过问,甚至出现违反基层民主制度和替民做主的现象。” 白云区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民主化进程与天河、越秀等中心区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协商民主难以实现,不愿推进,还有少数干部习惯“以会代议”,讲究上下级关系,不习惯以平等身份与广大群众进行交流互动、倾听群众的心声,因此协商民主的成效也就大打折扣。(二)参与主体代表性和能力不足我国基层协商民主虽然发展迅速,但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各地存在差异性,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参与民主协商人员的广泛代表性与程序的科学性,这就直接导致产生了协商民主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在参与民主协商人员的选择上,有的村(居)从户籍人口中随机抽样,有的村(居)则自愿报名,还有的“乱点鸳鸯谱”,“这些零散的、少数群众的意见是个人化的,并不代表广大群众的利益,必然削弱了协商的公共性。” 在农村,部分村民受个人眼前利益所驱动,存在功利性强、责任性弱,不发补助不参加活动的现象。协商民主是上层建筑,也是具象的事物,要求其参与的主体既要有参与意愿,又要有参与能力。但是,纵观当前部分镇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干部不屑参与、中青年没时间参与、流动人口不愿意参与、老年人不会参与的现象,使参与主体不广泛、代表性不足,以及在能力素质上还有待提高,导致协商活动难以开展,协商结果自然也无法获得广泛认同。同时,由于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事务繁杂,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没有足够的精力开展经常性的协商活动。(三)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任何一种民主要想行之有效并且获得长久生命力,必须依靠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法规的支撑和维系,基层协商民主亦是如此。白云区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随意性。首先,大多数协商形式定位模糊,角色模糊。有的地方的协商形式因领导人的去留或意见改变而决定是否存废,协商的内容与程度往往朝令夕改。其次,协商过程的具体细节不明确,比如什么样的问题必须协商、需要多少法定人数提出来的意见才能够提交会议讨论、需经什么程序、政府对此意见的处理程序与模式等,缺乏明确的规定。再次,“当政府的预定方案与群众的倾向性意见出现不一致或群众意见纷呈而提交人大表决时,人大经何种程序表决也没有可依据的章法。” 个别地方协商的民主性、科学性、公开性、平等性、自由性不高,甚至出现操纵、决而不行、漠视民意等现象,协商民主沦为形式。究其根本原因,在于

 ·78·改革与实践缺乏对协商民主的过程与结果进行体制内外的监督与问责系统,法律并未明确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对恳谈会的过程与结果进行监督。镇人大只能监督镇政府的组成人员,而对恳谈会本身以及其他人员没有监督权。“群众只有参与恳谈会的权利,无监督恳谈会议与决定的权力。”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村居(转制社区)承担的行政性事务过多,议题常常自上而下,并没有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因而难以获得群众的认可。(四)基层协商民主的渠道、平台、模式方法不够科学合理白云区区域面积达795平方公里,面积大,农村地区多。在农村,由于区域辽阔,农民居住分散,组织经常性协商活动花费时间较多、成本较高,直接影响了村民参与民主协商的积极性。同时,村民文化素养、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与城区居民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镇村直接复制城区好的做法和经验,结果村民“不感冒”,效果不好。在城区,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上班族通常早出晚归。有的居委会隔三差五组织居民代表参与民主协商,久而久之,居民就不愿参加了。同时,由于居民来自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各自利益的诉求不同,在参与民主协商中,经常会面红脖子粗、久执不决等情况,最终为了追求协商结果的一致性,转而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被民主”。以上问题,需要在操作平台、协商单元和协商方法上进行灵活创新,打破不能因地制宜、协商模式固化的现状。三、对策和建议针对白云区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从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干部群众参与协商民主的意识和能力、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拓展基层协商民主的参与渠道、培育协商民主文化等方面加以解决。(一)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基层协商民主在正确的方向上推进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障基层协商民主的正确航向,形成强大合力,确保有序高效开展。” 从实践来看,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理事会和民主恳谈会等基层协商民主实践都是在各级党组织的精心组织和领导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的过程中,既要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又要重视党组织的领导和引领作用,确保基层协商民主有序开展。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做好对基层协商民主的顶层设计、政治指导、监督问责和资源保障。“要通过基层民主协商,形成合法决策的民主体制的治理形式,使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组织的决策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二)加大干部和群众培训,提高协商民主的意识和能力由于基层协商民主还处于探索阶段,基层干部、群众协商民主的素养和能力还很不足,需要有相应的主导力量引导发展。从协商民主的功能和要素来看,基层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或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最值得群众信赖,他们自然是最合适的主持人和引导者。但基层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或政府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为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真正起到主持人、引导者和把关人的作用。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转制社区)“两委”主要成员的培训,改变他们在思想上“自己与群众就是领导与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的错误认识,改变他们在协商中大搞“当家人”“一言堂”的错误做法;让他们时刻牢记自己作为基层组织的领导者,承担协助镇街完成国家任务、贯彻国家政策的义务和责任。公民参与是

 ·79·改革与实践基层协商民主的基础,协商就是要求利益相关者能够参与到政策制定过程中,共同讨论、共同协商。“没有公民参与,也就谈不上协商,民主过程充其量就蜕化为某个统治者的独角戏。” 要加强对公众的引导和教化,让公众熟悉基层协商民主的规矩,并自觉将个人利益诉求融入公共利益,学会参与,学会表达,从而不断提高参与主体的能力和代表性。(三)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基层协商民主要想持续健康开展,必须依靠制度化来保障。如温岭市民主恳谈会之所以取得良好成效,关键是制度在起作用。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就是“把基层协商过程中有关协商的议题、协商的组成人员、协商的程序等能够保障基层民主协商稳定进行的...

篇二:基层村(社区)协商民主工作案例

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5期 市情市策基层协商民主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以南宁市江南区江南街道二桥西社区为例韦自露(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南宁 530007)[摘要]基层协商民主是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有效途径。协商民主机制能够充分调动社区的各类行为主体以对话与协商的方式进行理性交流,从而达成共识,既有利于推动基层社会和谐发展,又有利于协商民主理论的进一步深入发展。针对在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营造真协商的气氛,健全法律法规,明晰协商议事规则,建立平等包容、理性表达的政治参与平台,提高人民群众议事能力,激活多元主体活力,增强人民共同治理公共事务的主动性,实现基层自治,从而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关键词]基层 协商民主 社会治理[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21)05-0056-05DOI:10.19499/j.cnki.45-1267/c.2021.05.012基层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党的领导下,各类基层组织和基层单位依法参与基层公共决策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民主实践,主要有农村协商民主、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和企事业单位协商民主等模式。基层协商民主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具有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应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分运用,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1] 探索协商民主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优势和作用,将协商民主的精髓运用到社会治理当中,对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有利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广泛性和灵活性是协商民主的显著特性,是其他民主形式不能比拟的。在新时代社会结构多元化背景下,协商民主具有的特性也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基层社会治理。在新时代,可以通过推进协商民主创新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使参与协商各方在理性表达中化解矛盾、达成共识。(二)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有利于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将社会主义基层协商民主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全面推行开来,不仅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更是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继承和创新发展。所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把协商民主[作者简介]韦自露(1979— ),广西宜州人,中共南宁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部主任、讲师,研究方向:统战理论。56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5期 市情市策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引入基层民主建设。而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则需要通过建立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运行机制,形成民众积极参与、各利益相关方友好协商的社会治理局面。(三)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有利于激发群众参与基层自治的主动性由于基层协商民主关注的议题与基层民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因而能够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促使基层民众积极地参与协商表决,在充分讨论后作出令大多数人满意的决策,这不仅能增强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能更好地解决人民在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方面表达难、参与难的问题。(四)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有利于推动决策的执行随着基层协商民主的推进,广大民众更有机会参与政府决策,这就是决策的民主性。而通过参与其中,民众能加深对政府决策的理解,因而更容易接受这些决策,从而更有效地推动政府重大决策的制定和执行,降低决策失误的成本。二、南宁市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南宁市江南区江南街道二桥西社区成立于2007年7月,常住人口1.8万余人,该社区是南宁市委、市政府2012年邕江两岸整治时期为上岸船民提供住处的安置点之一,共安置100多户600余人,是一个有11个民族杂居的混合型社区。船民上岸初期,难以适应岸上的生活习惯和小区物业的管理模式,产生了比较多的难题与纠纷。为此,该社区在社区党委的推动下建立了“逢四说事”协商工作机制,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帮助居民解决问题。(一)建立共驻共建说事会1.打造说事中枢。

 “逢四说事”协商工作机制中的关键的环节就是要打造一个说事中枢,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建立社区“大党委”,发挥党组织引导作用,成立说事常任理事会。常任理事会实行“兼职委员制”,辖区单位党员负责人既兼任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又是理事会委员,形成了以社区“大党委”为核心,辖区单位党组织、党员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民主平等说事议事的工作模式,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2.细化说事内容。当地围绕中心任务、经济发展、服务民生、文明和谐、矛盾纠纷、班子建设等六大主题开展说事,坚持把社区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党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级重点工作部署作为“说事”的重点,注重把社区集体财务预算决算、资金安排使用、公益事业兴办、房屋拆迁改造等事关大局的大事要事列入“说事”的内容,推进了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3.加强说事保障。要保障说事议事机制正常有效运转,必须有人愿意说事,有场地进行说事。首先,为保障有人说事,当地成立了说事常任理事会。其次是确定说事员,说事员尽可能扩大覆盖面,注重吸纳老党员、老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作用,同时注重吸收社区内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团组织负责人、单位代表、群众代表、社区片警、廉洁监督员、法律顾问、社会工作者、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和流动人员等,发挥他们各自的代表和职能作用。最后是保障有场地进行说事。按照“六有”标准规范说事场所,即有说事厅、有标识、有热线、有记录、有流程、有档案。通过党建工作经费、办公经费等渠道,为开展协商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和资金。(二)健全协作机制促运转1.建立收集民情的渠道。收集民情的机制采取网格化模式。在社区中设立十个网格,建立起十支由若干名说事员组成的社情民意收集队伍。每一个网格由一支队伍负责。每支队伍通过走访、电话、短信、QQ群及微信群等方式收集民情,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上报说事常任理事会。居民也可以随时随地反映心声、表达意愿。2.坚持规范程序,引导有序民主自治。说事程序要以“收集民意、梳理议题、确定议题、组织协商、公开结果”为规范。及时办好简单的事、常规的事,需要协调的较难较重大的事,在经过说事会议决后,及时提交到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协调,促进问题解决。最后还要公示解决结果,由群众采取季度一小评、年度一总评的方式进行评议监督,群众满意率必须达到80%以上。对办理结果未达到80%的,责令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对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再议再办。3.完善同住共建机制,着眼长远常态。为了有效地联系辖区的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当地依托说事会,组织实施“先锋领导,团结人民”行动,推进“四联”活动,即党员队伍联育、社会治理联抓、文化活动联谊、服务居民联手等。如依托说事会议决定组建疍家歌队伍,共同传承发展“疍家婚礼”民俗文化。57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5期 市情市策(三)发挥说事优势服务发展1.搭建社区各类党组织互动交流平台。

 “逢四说事”工作机制,需要辖区内各个单位、组织共同参与,这一工作机制促进了社区内各类党组织的交流和合作,使“体制、隶属、等级”的“高墙”被打破,也促使党的建设有了新的突破。比如,依托说事会的平台,社区与区内单位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加强了社区内各党组织的交流,常态化的活动促进了多元组织生活常态化。2.开辟服务群众新路子。当地通过“逢四说事”的工作机制,优化资源整合配置。为促进辖区各单位形成共同解决问题、实现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辖区充分发挥大党委的主导作用和党员的带头作用,以共同目标、共同需求来凝聚各方力量。例如,成立“群防母亲”工作组,每晚对该地区进行巡逻,确保该地区的安全稳定。这支队伍已成为维护社区安全的强大主力军,开辟了服务群众的新路子。3.畅通协商协调渠道。通过畅通协商协调渠道,辖区单位与社区加强协商协调、共治共管和自主管理,社会治理取得了新成效,辖区内单位与社区的情感进一步融合,社区也由过去的“多纠纷、多矛盾、多委屈”转变为“多唱歌、多跳舞、多欢笑、多谦让”,成了驻辖区单位和广大居民的美好“家园”。如有居民代表反映小区内偷盗现象时有发生,对此,社区“大党委”立即组织召开说事会,督促物业保安加强巡查,并在小区内加强防盗安全类宣传工作,合力提高居民自我防范意识。近两年以来,二桥西社区说事会说事议事三百余次,议题包括社区基础设施维护、困难群众帮扶、社区治安和社区环境改善、邻里纠纷矛盾调解等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热点。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完善,由二桥西社区“逢四说事会”发展而成的江南区“逢四说事”协商工作机制,成为江南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新亮点,并于2018年被民政部认定为全国优秀社区工作法。三、基层协商民主存在的不足(一)协商主体代表性不够强基层群众是基层协商民主的主体,发展协商民主的目的是动员多个主体参与社区事务,使社区真正成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平台,人人可参与关乎切身利益的协商事项。在社区协商民主的实践中,虽然说事代表来自广泛领域,但仍无法避免大多数年轻人因上学或工作而无法参加协商活动,因此大多数社区协商参与者都是退休人员或社区热心人士,由此导致协商主体代表性不够强,也使得协商成果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如果说事员是固定人员,就会导致每件事情都是同一群体参加,这也同样会导致协商主体代表性不强,从而使协商取得的结果得不到居民的认同。(二)说事参与者专业能力不足由于参与协商的人员多为退休人员,虽然他们有强烈的参与热情,但其自身能力仍需不断提高。如果没有协商经验或者专业经验不足,就难以有效地应对和解决相关问题。在协商过程中,协商民主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协商主体要有足够的理性,并具备偏好转移的能力。因为居民的非理性参与会使得协商过程中出现过度情绪化,比如无理取闹、偏离主题等。偏好转移的能力不足则会造成协商效率低下,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协商参与者无法全面地看待问题,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三)协商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一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别基层政府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发展活动的积极性不足,因为基层政府面临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导致其消极应付,甚至抵制开展基层协商民主。另一方面表现为基层民众的参与意识不强。对大部分民众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眼前的现实利益,而非公共事务,其政治参与的自发性是不足的。尤其是工薪阶层居民,由于经济压力大、工作累,无暇参与议事和民主讨论,这些都阻碍了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四)协商成果转化不够协商的价值意义就是形成统一意见,做出决策并推进决策的落地落实,即出台协商结果,并监督协商结果的落实执行。群众参与议事协商的初衷就是希望议事结果能有效转化到实践中,推动问题的解决,但是在当前的议事机制中,有些社区为了应付差事,存在协商结果流于表面,没有真正落实,对结果缺乏执行的评议等情况。如果做出了决策不去落实,不仅导致议事会议在促进基层民主协商中的优势无法体现,还会严重削弱居民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四、基层协商民主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一)坚持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包括多个方面,但是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有效解决58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5期 市情市策问题。要想顺利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并使协商民主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协商民主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社会协商这个杠杆要真正撬动中国的社会建设,就必须有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党的领导。”[2] 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广泛协商,地方党委要自觉承担起协商民主建设、践行、管理和推动的责任。在基层,涉及众多主体和协商事项的社区治理和基层自治的事项,仅靠村(居)委会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指出要发挥村(社区)党组织在基层协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是考虑到党组织在我国各层级发挥的领导和统合作用。1.强化对协商民主知识的宣传。为了让民众了解并熟悉相关理论政策,必须加大对协商民主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对基层群众的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宣传和普及协商民主,只有让群众熟悉并且掌握相关知识,他们才能认识到协商民主的重要性,进而积极地参与其中。2. 提高对基层协商民主重要性的认识。地方党委政府要对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性有足够认识,不能把基层协商民主视为可有可无。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时采用协商的方式,更能强化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因为协商的过程就是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充分发挥群众的集体智慧去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体现了我们党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通过协商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在决策与执行过程中,把基层民主协商的成果作为重要依据,集中发挥民智,群策群力,使协商民主真正成为社会的“稳压器”。(二)要营造真协商的气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协商就要真协商,真协商就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来决定和调整我们的决策和工作,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好顺乎民意、合乎实际。”[3] 是否愿意协商,是否敢于协商,这是检验基层党组织和其...

篇三:基层村(社区)协商民主工作案例

17年4月(上)总第241期Leaders’Companion(理论版)Apr.2017General NO.241乡镇、街道协商民主实践的案例与经验— — 以北京为例杨守涛(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工商管理教研部,北京 100044)[摘 要] 作为基层协商典型代表的乡镇与街道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乡镇与街道协商民主实践情况,是协商民主研究谱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文章在北京市乡镇与街道协商民主实践的大背景下,聚焦于B街道的协商实践展开讨论。研究发现,B街道协商民主实践的效果是明显的。其实践的启示与经验主要有四个,即确立关键原则、组建责任机构、完善协商制度、夯实保障体系。当然,B街道的协商民主实践也遭遇了一些其他乡镇与街道协商民主实践所遭遇的、具有共性的问题。为进一步发展B街道协商民主,至少需要从五个方面努力,即进一步增强协商代表的代表性、加大力度探索克服协商民主功能性限度“附带问题”的有效方法、引导协商参与者有序协商、逐步实现协商工作本身以及协商工作与其他基层工作的一体化、上级党政机构应给予基层更多的协商自主性和协商制度保障。[关键词] 协商民主;协商实践;基层协商[基金项目] 2015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乡镇、街道党委领导干部协商素养研究》(15KDC046)[作者简介] 杨守涛(1985—),男,贵州毕节人,中共北京市委党校讲师,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民主决策、廉政建设、领导能力与素质。[中图分类号] D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98X(2017)04-0010-06 [收稿日期] 2016-12-02一、引 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探索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并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时期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基层协商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所指出的,以及《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所强调的:

 “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而在基层这个范畴中,乡镇与街道是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连接点,对上要配合相关工作、落实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完成交办的各种公共事务,对下则要引导好村与社区自治、指导好村与社区的各项管理与决策事宜、提供有关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因此,在基层协商这个层面,乡镇与街道协商是一个具有独特地位和意义的构成,需要给予关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也强调要“推进乡镇、街道的协商”,并且特别说明了乡镇与街道协商的三点主要内容,一是“围绕本地城乡规划、工程项目、征地拆迁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等,组织有关方面开展协商”;二是“加强乡镇、街道对行政村、社区协商活动的指导”;三是“跨行政村或跨社区的重要决策事项,根据需要由乡镇、街道乃至县(市、区、旗)组织开展协商”。那么,乡镇与街道协商民主在实践中的发展情况如何呢?本文根据北京市乡镇与街道协商民主实践展开讨论,特别是聚焦于较具典型性的B街道协商民主实践阐述其运行情况、评析其运行效果及经验和启示,10DOI:10.16321/j.cnki.ldzy.2017.07.002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并探究其进一步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二、北京市乡镇与街道协商民主及B街道的实践作为一种基层民主治理机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北京市乡镇与街道的实践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北京市人民政府立法协商工作程序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发布,各种具体的协商民主实践形式不断完善、不断丰富,很多还得到了媒体的报道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包括东城区和平里街道通过民主协商规范小商贩管理以打造“1510”生活服务圈的实践;东城区在居民会议常务会、 “居民议事厅” “网格议事会” “开放空间”等做法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参与式协商”社区自治模式;昌平区城南街道的“参与式协商”社区自治模式;朝阳区安贞地区的议事协商会;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协商议事委员会等“共商共治”实践;西城区在辖区基层统一推行的社区参与型协商治理模式;通州区新华街道在辖区社区层面探索实施的“双协商”模式;朝阳区在本区内大力开展的“党政群共商共治工程”;朝阳区朝外街道的“三分”社区治理模式;海淀区曙光街道的“四方议事会”制度;丰台区卢沟桥街道在大井社区实践的“新闻直播间”工作机制;等等。接下来,本文将根据笔者对北京市B街道的深入调研展开描述。B街道属于北京市一个比较特殊的街道。一是B街道分别与一个镇政府、一个街道办事处、一个地区办事处接壤,其中接壤的地区办事处与B街道不属于一个区;二是B街道人员构成复杂,在超过15万的总人口中,有高级知识分子、退休老领导、低保户、大专院校师生、外籍人士等等,户籍人口7万余人,流动人口近8万;三是街道服务对象的需求多元化,教育、就业、卫生、住房、公平正义、公共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常常伴随在街道工作中;四是在需求多元的同时,每一种需求都要求得到满足,即街道工作人员所说的“维权意识强,而且强到你要是满足不了就不行的程度”。因为街道的上述特殊性,带来了不少公共服务与管理工作上的挑战,也曾经出现过不少拉横幅、上访、到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甚至到更高层级党政机关讨说法等维权现象。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街道党工委领导街道办事处积极探索,总是把践行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力图实现各方利益整合,有了不少实践,也用实践证明了协商是一种必要的基层工作机制。该街道负责同志在交流中指出, “在具体的工作中,协商民主肯定是一种好方法,是有效的方法。即使协商民主这种方法在有些时候解决不了问题,但它也对问题的解决有好处”。整体来看,B街道的协商民主实践,涵盖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所提出的乡镇与街道协商的三点主要内容。更关键的是,协商几乎贯穿在B街道的一切工作中,既包括党政机构本身的工作,也涉及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一切工作,大到街道总体发展和建设规划,小到旱厕的修建改造,协商差不多无处不在。这些协商民主实践,也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切切实实地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在B街道的协商民主实践过程中,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总是坚持“在权限和资源允许的范围内,能现场解决或允诺解决的就解决,不能现场解决或允诺解决的就纳入问政范畴。没有权限的上报,没有资源的协调申请”。至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之外的其他基层治理问题,要办什么事、要怎么办事,都会先听取干部与群众的意见。很多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也都得到了切切实实的解决,一位大爷在受访中说, “我们这里一直缺一个公厕,盼了好多年,都因为有人不愿意没有建成,现在终于建成了。还有街边那一溜子文娱设施,可以说都是大家商量着办的结果”。二是干部群众的协商感有所提升,他们的协商参与热情得以激发。在长期的而且是比较成功的系列协商民主实践过程中,干部与群众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更深的认识,在协商中也因为更多的参与和表达机会而有了越来越强烈的“存在感”,因为更多的受尊重和得到利益满足而获得越来越多的“愉快体验”。换句话说,就是干部群众的协商感有所提升,他们对协商实践存在情况、协商真实性、协商有效性给予了越来越多的积极评价,以往那种“协商就是走形式、做给百姓看”等不准确或有情绪的11

 2017年4月(上)认识逐渐减少。与此相应的是,干部群众的协商参与热情得以激发,每当有协商民主活动的时候,一些干部群众开始积极报名、主动参与,争取在活动中表达自己和自己所代表的人的主张、意见和建议。三是改变了街道与社区及其公职人员的形象,党群干群关系得以密切和改善。B街道的协商民主实践,实现了基层公职人员工作作风的转变,也推动了基层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治理能力的提高,并由此改变了街道与社区及其公职人员的形象,密切和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受访的群众评价说, “现在的干部,相比以往更有听意见和听真话的积极性了,他们也更愿意访民情”。街道和社区也确实更加注重发挥群众和一般干部的主体作用,他们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多地通过问意见、问需求、问计策来做,而不是自己把握、替民决策。按照街道工作人员自己的话来说, “我们打破了单一的或有限主体的封闭式治理模式,发展了共商共治促共享的治理模式,多元主体通过协商来决定来管理,整体的基层工作能力提高了,也得到了更多的满意,我们自己也轻松了许多”。街道还通过组织与引导协商民主,加大了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比如在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小区停车管理等过程中购买了专业化的服务,得到了更好的评价。四是“街道名片”逐渐形成。随着B街道协商民主实践的推进和深入,B街道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包括《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凤凰资讯等在内的大批传统或新兴权威媒体都报道了与B街道协商民主相关的内容,一些专家学者也开始重视B街道的协商民主实践及其对协商民主发展带来的贡献。与此同时,B街道在北京市及其所在的区都越来越受相关领导重视,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该街道近些年来的党政领导干部陆续获得了组织的肯定与提拔。总之,B街道的协商民主,使得它的“街道名片”逐渐形成。关于下一步的发展,B街道的现任党政领导干部已明确表示,“将积极探索更多更丰富和有成效的协商民主实践形式,把协商民主实践搞好,让街道所服务的对象更满意,把街道各方面都搞得更好”。五是干部的协商素养和群众的协商精神都在实践中得到提升。除了上面的那些效果外,调研中还发现,B街道的协商民主实践对于协商民主本身来说,也产生了一些比较明显的效果。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不管是干部的协商素养,还是群众的协商精神,都在实践中得到提升。成熟的、理性的、负责任的协商性格逐渐形成,基层协商氛围发展到了一个比较良好的状态。对B街道各级干部来说,总体上看,他们的协商知识、协商态度、协商的参与或组织与引导能力等各方面的协商素养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对街道的各类群众而言,他们的自利性虽然依旧存在,但不顾他人、不顾集体、不顾国家大局的极端倾向减少了许多,无心参与、不会协商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三、B街道协商民主实践的启示与经验通过前文论述可以发现,B街道协商民主实践是作用毋庸置疑、效果明显的实践。B街道的协商民主实践或许不是成就巨大的,但它绝对是一个值得探讨分析的典型案例。从B街道的协商民主实践中,可以提炼出一些值得关注的启示与经验。一是确立关键原则。通过阅读B街道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系列文件以及观察分析B街道的系列协商民主实践案例,可以发现B街道在实践中确立和不断完善了一些关键原则,而且在每一次实践中都会强调这些原则。第一,充分尊重协商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和利益表达机会,有人在交流中说, “即便参与的人说话是有情绪的,只要愿意说、愿意和你说,就不是坏事”。第二,把对话作为首选,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干部之间、干群之间的不愉快甚至对立和对抗,也就是街道纪委书记说的“把有规则的商谈沟通放在第一位”。第三,公共利益不容破坏,突出“大家”概念,大家的事大家谈、大家定、大家管,每一个人都不能只看到自己和跟自己密切相关的人,要注意整体、注意每件公共事务的外部性。第四,在个别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共识,而且不影响到更大范围的居民的情况下,可以投票决定,充分照顾少数的同时,不能因为个别或少数影响最终的共同决定。二是组建责任机构。践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要有一定的责任机构,不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不容易引起重视,正如有人在调研交流中所说的, “在我们乡镇和街道等基层单位,本来事情就一大堆,各有各忙不完的活儿,要是没有一个机构专门负责推进协商工12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那就容易被遗忘,或者至少搞得不好”。在原有的议事委员会基础上,B街道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协调街道各职能部门人员形成了协商议事工作委员会,同时指导各社区组建了相应的协商议事平台。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与区级相关机构对接工作;负责统筹协调本街道协商工作;负责指导辖区内各社区协商议事工作;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负责与相邻的辖区沟通协调。三是完善协商制度。在多年的实践中,B街道逐步建立健全了一些制度,以此来确保本辖区内协商民主实践的有序、有度、有效进行。比较有特点和关键的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并不断完善协商议题征集制度,形成了季度和年度协商议题征集的相关规定,还特别注意日常工作中的议题搜集;第二,确立了一定的协商工作流程,根据区里面制定的“操作手册”对协商动议、主持人和代表确定、发言和辩论、结果汇总、结果采纳和反馈、评价与改进等方面都做了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协商民主实践操作的规范化;第三,设计了针对“可能的无理取闹者”的应对办法,按照B街道某领导的说法,其核心做法是“在充分保障协商参与者合法合理利益的前提下,调动其他协商参与者来批驳那些极个别企图多拿多占的人”。四是夯实保障体系。B街道在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过程中,还特别注重夯实保障体系。一方面是党工委的高度重视,在每次协商民主实践中,党工委领导同志都会尽量有一个人参与其中;另一方面是...

篇四:基层村(社区)协商民主工作案例

恳谈: 协商民主在社区建设的一个新尝试

 ——基于浙江省泽国镇扁屿村的案例分析李炜永

 提要: 农村社区建设的源动力是村民的积极参与。浙江省泽国镇扁屿村的民主恳谈实践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随机抽样确定恳谈参与者和参与规程(小组讨论和大会讨论发言人及顺序),以及两次问卷调查反映村民的偏好转换,使其在鼓励公共参与、营造和谐社区氛围、推动基层民主发展上作出了富有启迪性的创造,其价值和意义非常明显。尤其是在取消农业税以后,农村社区建设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它犹如一缕清风,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农村社区建设的全新视角。目前,只要它能克服一些不足,不断向前推进,其前景应该不会悲观。至于它能否在温岭市以外的农村社区推广,技术操作层面的障碍不大,但关键是复制者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社会基础。李炜永,上海黄浦区委党校Democrati c Tal kfest : A New Try of Del i berati ve Democracy

  i n Bui l di ng of Communi ti esLi Wei - Yong

  Abst ract : Source f or rural communi t y bui l di ng is t he act ive part i ci pat ion of vi ll agers. The pract i ce of democrat i c Tal kf est i n Zeguo, Zhej i ang provi nce uses research met hods i n t he soci al sci ences such as random sampl i ng and quest i onnai re survey t o encourage publ i c par t i ci pat i on, creat e a harmoni ous communi t y at mosphere, and promot e t he devel opment of grassroot s democracy. These act i ons are enli ght ened, it s val ue and signi fi cance i s very cl ear. Especi al l y af t er t he abol i ti on of agri cult ural tax,const ructi on of rural communit ies f ace many uncert ai nt i es, so democrat i c Tal kf est gi ves peopl e a new perspect i ve t o thi nk t he probl em of rur al communi t y devel opment . At t he present t i me, as l ong as democrat i c t al kf est can overcome s ome shor t comi ngs, i t Shoul d not be pessi mi st i c about i t s prospect s. As f or whet her democrat i c consul t at i on can be promot ed t o ot her rural communi t ies, ski l l is not a mai n hin

 drance, and the key i s whet her t he dupl icator have correspondi ng soci al basi s. Key word: Democrati c Tal kfest; del i berati ve democracy; communi ti es bui l ding

 就外因而言.温岭市委市政府在全市积极推行的民主恳谈实践是扁屿村民主实践的助推器。首创于温岭的民主恳谈始于1999年。当时,执政党的高层领导在一次讲话中提出“ 沿海地区要加快农村现代化” 的总体要求。后来,这一要求被浙江省委翻译成“ 在全省进行一次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 。温岭市被选作试点。经过多次沟通、协商,温岭市委宣传部与松门镇党委达成了一致意见,在松门创设了民主恳谈的最初形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论坛。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单项灌输说教这一被广大群众及其厌倦的教育模式,温岭市委提出了通过对话的方武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1999年6月25日,松门镇党委政府召开了主题为“ 推进村镇建设,改善镇容村貌” 的第一期“ 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论坛” 。这次会议没有领导的长篇大论,氛围轻松。200多名自发赶来的群众与镇领导进行了平等对话.被群众誉为松门的“ 焦点访谈” 。①此后,温岭市委迅速总结了松门的做法,要求全市个乡镇村居推广松门的经验,并将各地开展的“ 民情恳谈” 。“ 农民讲台” 等活动形式统一命名为“ 民主恳谈” 。2000年以后.民主恳谈逐渐成为温岭人参与公共事务的最重要途径,开始超越了最初设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功能,同时,活动范围也再次延伸,最终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制度体系。国家行政力量的积极推动对扁屿村民主恳谈实践活动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二、民主恳谈实践的经过与结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论断。这启示人们:要真正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各方面的活力。为此,敢闯敢创的扁屿村民抓住机遇,围绕“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和市委“ 村村新” 的要求,试图以民主恳谈的方式实施社区治理.以进一步提升社区凝聚力,加快和谐社区建设。针对当时的实际问题,2006年的民主恳谈主要涉及新民管理④、村庄规划、环境卫生、村庄绿化、村域经济五大主题。五大主题共涉及到12个子问题,且每一个主题都要求深入到具体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决策意向。l 、实践的过程从其过程来看。足可体会至今为什么还有很多村民对它记忆犹新了。2005年12月15日.支部书记安排落实了制定“ 新农村建设” 民主恳谈的策划草案。策划草案涵盖策划目的、恳谈内容( 大致框架) 、参加人员( 包含主持人员) 、组织方式( 对各个程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资金筹措、负责人员( 分工负责) 、宣传媒体等七个方面的内容。随后,在农历春节之前的2006年1月20日、21日准备好了随机抽样的工具( 0_~9号码球3套,十进位制玻璃箱3只) 和各类人员的花名册,并完成编序。在时隔一天以后的农历小年,按页。①王金生:《在深化“ 民主恳谈”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2002年8月27日,第5②该村人把因务工、求学等暂居在村庄的人员,即一般意义上的外来人员称之为“ 新民” 。一519—

 照代表人数随机抽样产生了85位民意代表。民意代表范围广泛,男女老少、富裕贫困、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 8人) 均有代表。驻在村庄的部队也分得了名额,产生了2位民意代表。春节过后,在2006年2月24日,从台州学院和市委党校选聘了6位小组讨论主持人。并进行了培训。与此同时,设计好了调查f.q卷,编写村庄民主治理恳谈的基础材料,并分发给民意代表和村民代表。然后让代表独立填写问卷。①2006年3月17日晚进行了第一次民主恳谈活动,主题是村庄规划。60位代表和其他自愿参与者共分为6个小组参加恳谈活动。每位代表围绕村庄规划所涉及的经济、社会、文化问题及准备采取的对策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在这个阶段,鼓励各位代表“ 以自我为中心” ,尽情阐发自己的想法和“ 如意算盘” 。②一个小时的小组讨论以后,各小组总结各自讨论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各小组推选出一位代表在由六个小组组成的大会上发言。此时,主持人既要负责让各小组有平等的发言机会和时间.使各小组不同的意见都能让所有代表熟悉、了解,又要鼓励、促进发言者多从集体、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且要提出道理,摆事实,讲证据。接下来.按照同样的程序进行了大会讨论。在大会讨论中,各专家讲解了一些含糊不清的问题.市镇的领导列席会议旁听.此时主持人的侧重点就是引导村民多站在其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不再像小组讨论一样重点抒发自己的个人意见。有关“ 新民管理” 、环境卫生、村庄绿化、村域经济四大主题的民主恳谈都是按照上述程序在不同的时间进行的。五大主题的民主专题恳谈最终在2006年6月26日晚结束。尔后,在7月初进行了第二次f.-j 卷调查,所涉及的内容均与第一次f.-j 卷完全相同,并迅速进行了计算机处理。最后,将第二次问卷调查的结果作为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的方案依据。8月初,村民代表大会召开,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表决结果为民主恳谈的最终结果。既然是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结果,因此,村委会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不敢怠①这里实际上蕴含着恳谈主持、平等沟通和信息公示三大问题。恳谈主持就是要选好、培训好主持人,主持人要主持好恳谈会。按照村支书的说法,当时对主持人的考虑主要有五大因素:户籍不在本村、不在本村生产生活;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化教育水平,最起码能识字;能调控、引导讨论过程,并要及时记录讨论情况;不能把自己的偏好渗透在讨论过程中。主持人选择好以后,由专家对其进行培训。平等沟通就是每个参与者都有发言的机会,发言的时间也是相等的,村干部不参加小组讨论。信息公示就是恳谈之前把所有的信息资料全部发送到每个参与者手中,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干扰。②这个问题在控制组讨论和非控制组讨论中更为明显。按照当时的实践安排,有主持人在常规组和理性组中主持。对其共性要求就是责任心强,说话通俗易懂,保持公正、中立( 避免参杂个人观点,切勿使用诸如“ 镇领导说” ,“ 某位专家的意见” ,善于控制会议场面( 比如制止民意代表随意插话、使用过激或粗怒语言,但可酌情给予有重要观点者发表简单评论的机会。差异性的要求是,常规组主持人除了要满足上述基本要求外.应多鼓励参与者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发表意见。理性组主持人则应鼓励参与者多从集体利益及他人利益的角度展开讨论和发言。而且要谈道理、摆事实、讲证据。这可以围绕村庄绿化的讨论为例。由于篇幅所限,具体恳谈的内容举例,此处从略。..520.—

 慢,并且要接受村民的监督。2、实践的结果一是通过讨论继而形成共识的结果明显。在其四次专题恳谈会上,有很多问题原先是颇具争议的。比如环境卫生方面,垃圾是实行袋装还是桶状,意见分歧势均相当。有人嫌麻烦,要实行桶装,也有人嫌桶装不卫生,要实行袋装。关于新建的公共厕所是否要向新人收费,村民的意见也是分歧甚大。但是,经过恳谈之后,这些问题的分歧逐渐减少,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比如,恳谈之后,对于垃圾的处理方式,意见渐趋一致:超过80%的人愿意实行桶装。对于新建的公共厕所是否要向新人收费,恳谈的结果也逐渐趋向于完全免费,新人也不缴费。①从恳谈前后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恳谈会不可能实现所有问题的意见一致,但是它至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参与者可以充分披露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而实现偏好互动和转换。这即是恳谈的价值所在。二是讨论的公共特性明显。从讨论的过程看,参与者虽然对有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并不是从狭隘的个人利益出发,大多体现出了明显的公共性。比如,是否新建新民之家的问题,有些有房屋出租的人,开始确实不愿意新建新民之家。担心这会减少自己的出租收入。但是经过讨论以后发现,新民的居住条件确实不好,这既影响新民的生活,也影响村容村貌,而且新建新民之家也不一定影响出租者的收入。于是,最终有近90%的人同意新建新民之家。还比如,在公共厕所收费问题上,多达63%的人认为.新民为当代经济发展作了很达贡献。当地村民不应该在这些I" n-J 题上“ 为难” 新民.相反应该体现对新民的关怀,所以公共厕所当然不能向新民收费,否则就不如不建。3、实践的特征( 1) 机会平等化这主要表现在随机抽样产生民意代表、民意代表分组、发言代表的确定等环节都严格采用随机原则。民意代表虽然在产生程序上有些繁琐,但是能使参与机会平等性尽情展现出来。被选中的民意代表都感到非常高兴。民意代表的分组也是随机的,根据随机号码图划分小组。在大会上发言的代表同样是随机确定的:专管大会抽签的负责人从发言记录单中随机抽取,抽到哪一张发言记录单( 每张发言记录单上都写有“ 组别、姓名、序号、主持人姓名、发言内容、理由” ),该发言人就起来发言。( 2) 议题具体化从民主恳谈的策划方案可以看出,大的议题是“ 新农村建设” ,围绕这一个主题又细化出了五个方面的子议题,而且每个议题又涉及到一些具体的项目。具体细化的议题使恳谈过程不至于散漫、偏题。( 3) 交流互动化大会、小会的讨论.充分展示了代表们交流的有效互动。不管是小组讨论还是大会①关于各专题讨论的结果统计,在此不一一列出。一52l 一

 发言,每个场景都没有出现冷场的局面。小组讨论的“ 约束” 甚少,各位代表是尽情表达自己的看法,但也时刻不忘对别人的意见“ 点评” 一下,被“ 点评” 者自然“ 不甘示弱” ,会奋起力争。为了争得发言机会,不少发言者有时还会超时。大会发言的互动则更加广泛。平时互有怨气的人,此时也许会放下过去的不愉快,坦诚交流。这种交流互动主要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其一,代表的态度是诚恳的,“ 不是带着怨气来捣乱的” ,也不是来“ 诉苦” 的。其二,信息是对称的。策划方案在恳谈之前就“ 一个不缺的” 发给了代表.所有代表对相关议题也就因此非常熟悉了,不会出现信息遮蔽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4) 主体多元化民主政治的显著特征就是鼓励多元主体的参与。这次恳谈实践的参与主体的多元性非常明显:既有村民代表,也有民意代表,还有专家,镇领导,更有远道而来的保持中立的支持人。多元的参与主体让恳谈过程互动效果明显。在整个恳谈过程中,各参与主体不存在身份、地位上的分殊和差异。三、民主恳谈实践的实际影响这次民主恳谈实践给扁屿村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可低估的正面影响和积极作用,其技术操作方法也为其它村庄所借鉴。这表现在三个方面:1、倡导平等对话,营造和谐的社区生活氛围。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农村社区虽然是一个“ 半熟人社会” .社区成员有不少的共同价值、联结,但是成员之间的个体差异还是很明显的,矛盾也在所难免。此时,急需一种平等对话、理性沟通、有效协调的机制能营...

篇五:基层村(社区)协商民主工作案例

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一个案例:同德围公咨委的设立及运行赵竹茵摘要:同德围公咨委是在对广州市同德围地区进行综合整治的过程中由政府和群众合力设立的民间组织。公咨委的成立促成了零散的民意转化成行政决策,其在运行中逐步拓展出信息渠道、协商平台、共治主体等职能。公咨委的出现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是在行政民主领域的一次基层民主实践,蕴含着以参与为核心的社会治理结构的生成,促进了政府从传统的权威治理向商议一合作型治理模式的转型。关键词:协商民主;公咨委;基层治理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5)11-0067—04协商民主是指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协商、对话、讨论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①基于对协商民主的界定,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对广州市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的观察.考量对于涉及自身利益的行政决策,当地群众如何参与决策过程,以及在参与中如何进行协商,并据此分析同德围公咨委运行的理论意义。一、同德围群众参与地方治理的路径同德围位于广卅l市白云区的西南部。在1994年同德街建制时,规划人住人El 13万。到2012年末,常住人口达12万,流动人口逾25万。然而,同德围的公共资源严重匮乏。截至2012年1月,在同德街3.59平方公里范围内,没有公立中学、公立医院和公共厕所,出入同德围只有一条道路。在最近十几年间,当地群众参与地方治理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个体性表达诉求阶段2004年.当地的一位“80后”居民杨先生写就上万字的建言书,痛陈当地公共服务的不足,并提出近百条合理化建议。带着这份万言书,杨先生几乎前往了当地所有的政府主管部门:市建委、规划局、环保局、市政局、交警部门、教育局⋯⋯然而.从现有的资料中,未见相关部门作出正式回复。(二)媒体导向性介入阶段2005年5月,广州电视台连续播出《走进同德围》系列专辑,深度报道了当地窘迫的医疗、教育以及交通状况。节目突出呈现的老城区拆迁户居民的心理落差,使“老广州”、 “老荔湾”的本土优越感身份符号不断发酵,引发当地拆迁户居民的情绪激动,使当地居民对地方治理提出建议的话语向老城区拆迁户居民对“政府遗忘”的控诉进行转移。(三)公共领域的平等讨论2007年底, 《羊城晚报》推出《追踪同德围之困》系列报道,并提出限制外地车借道等建议。此后,市长、专家、行政机关及当地群众在报纸上围绕同德围的交通整治展开讨论。常务副市长苏泽群提出,在南北向、东西向可否增加几条规划路.西湾路能否开拓上内环等路线的交接口。规划部门解释了广州西北部的地形地貌在同德围形成交通困境的原因.并介绍了当地的路网布局。相关专家提出扩建上步桥、下挖隧道等建议。当地居民杨先生对于收费站和隧道的选址、上步桥的扩建标准以及公共汽车站的调整方案提出5条较为具体的建议,并说明了理由。在这次讨论中, 《羊城晚报》作为平台,成为信息传播和公众交往的媒介和手段。(四)同德围公咨委的设立2012年1月。在广州市“两会”中,政协委员韩志鹏针对同德围交通问题作出提案。对此,市长陈建华确定了“同德围整治要全民参与”的思路。经过同德街道办工作人员与韩志鹏的沟通.双方决定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效于民”的指导思想下.设立一个非官方性的组织,使公众参与渗透到同德围整治过程。经过同德街道办逐级上报请示后,市政府同意设立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工作咨询监督委员会②。此后,广州市首个以解决公共问题为目的的民间组织——同德围公咨委正式诞生。2012年2月23日,公咨委挂牌成立。公咨委的主任由政协委员韩志鹏担任,秘书长由退休职工李伟庭担任,另设常务副主任1名,副主任5名,副2035.1 1 67万方数据

 秘书长2名,常务委员11人。委员共37人。包括当地党员代表、企业代表、村民代表、社区居民以及相邻同德街的越秀区、荔湾区代表和媒体代表等。其中有8名委员来自于人大、政协、企业、媒体,另外29名委员是同德围街坊。公咨委委员的产生主要由居委会推荐,经街道办上报区政府予以审批确认。依据《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工作咨询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公咨委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搜集民意、协调矛盾、过程监督、工作评价”。为了保障公咨委顺利开展工作,同德街道办为其提供了办公室.并备齐办公用品。市财政拨款三万元作为活动经费③,存放在同德街道办的账户。2012年8月,根据广州市政府印发的《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负责统筹协调当地综合整治工作。组长为常务副市长陈如桂,副组长为另外4名市领导。成员包括市综治办、市发改委等25个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统筹、协调、检查、督办和统计汇总等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建委,工作人员由市建委和白云区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组成。此后,在同德围整治中,通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公咨委的信息互动.使公咨委嵌入到行政体系之中(见图1)。领导小组一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同德围公咨委渠道,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治理体系,侧重于治理过程的专业性问题,主要涉及道路规划、建设施工等事项;市政府一区政府一街道办一公咨委渠道,是因隶属关系而形成的行政体系,侧重于层级性传递信息,主要负责整治中涉及的治安、维稳等事项。公咨委嵌入行政体系,使市政府职能部门的业务整治与基层政府的综合整治实现了有机结合。图1公咨委嵌入行政体系格局二、同德围公咨委的基本运行模式公咨委在运行中,主要发挥了信息渠道、协商平台及作为治理主体化解社会矛盾的功能。(一)信息渠道公咨委成立后,通过座谈会、广场大会、问卷、网站、微博等多种形式征询公众意见。在2012年3月召开的群众意见征集大会④上,公咨委发放了2000份调查问卷,当地居民、退休工程师何世江提出,为改善当地南北68 l江汉论坛通行问题,应沿石井河建设一座高架桥。在公咨委成立25天内,共收集群众意见1029条,李伟庭将其归纳为城建、治安、教育、交通、医疗等5类、共12条意见。针对公咨委提出的12条群众意见.广州市政府制定了以建设“幸福同德围”为宗旨的“9+1”重点整治项目,其中的⋯9’是指地铁八号线北延段地质勘探工程等9项民生工程, “l”是南北高架桥工程。白云区政府提出了旨在发展同德围的“1+9”工程. ⋯1’是田心村城中村改造. ⋯9’包括横浯商业步行街修复等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项目。总体上看,在群众意见转化成市、区两级政府的治理项目的过程中.公咨委发挥了枢纽作用:一是在群众意见中梳理出“公意”,将1029条群众意见归纳为12条意见:二是将12条“公意”提交到行政体系,促成政府反馈输出20项治理方案。(二)协商平台公咨委在群众和政府之间发挥信息交换功能.作为协商平台,实现了群众意见和行政决策的互相渗透并达成共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包括:1.南北高架桥方案制定。围绕着高架桥的修建,公咨委作为协商平台,促成了群众与政府部门对建设方案进行了多次协商,讨论了多个建设方案。一是西线方案。由于专家提出该方案会影响石井河沿岸的生态环境且拆迁困难较大,加之附近业主强烈反对,方案未能通过。二是东线方案。由于噪音原因,沿线的唐宁花园业主强烈反对并集体信访。市建委通过对施工材料、施工距离等问题进行解释,逐步取得群众理解。三是沿铁路方案。由于设计单位提出拆迁压力、工程费用、实施效果等诸多不利因素.方案未获通过。由于各方分歧较大,高架桥方案的通过一度陷入僵局。公咨委坚持从公共利益角度,说服部分群众在局部利益上作出让步.并要求政府部门针对群众意见调整建设方案。在公咨委的努力下。政府与群众没有因身份差异产生对抗。而是在公咨委的衔接中。实现了群众意见和行政决策互相渗透,施工方案与群众意见的分歧逐渐减少。2012年9月.建设部门重新制定的南北高架桥方案进行了公示。公示期满,没有反对意见。此后,高架桥进入施工阶段。2.暂缓打通规划路。打通规划路是指有关部门计划在横洛二路向西打通一条路直通增槎路。群众认为即将打通的这条路的噪音将影响沿线居民的生活,于是向公咨委表达了反对修路的意见。为此,公咨委召开了座谈会,经过讨论分析后向有关部门反映群众意见,并提出:如果新建道路的噪音严重,将引起周围群众不满.容易引发大规模上访事件;此外,西槎、增槎路都拥堵严重,将两个地段连接可能导致拥堵加重。为此,市有关部门对规划路工程重新调研,作出了暂缓打通规划路的决定。3.地铁鹅掌坦站的二次落地。地铁8号线北延段鹅万方数据

 掌坦站,由于征地问题未能达成协议。为了不影响建设速度,施工部门决定放弃在此设站。附近居民得知此事后,向公咨委表达反对意见,要求地铁在此处设置站点。经过调查,附近常住人口较多,其中很多是地铁建设的拆迁户,撤除站点不仅会给群众带来不便,而且将严重伤害拆迁户居民的感情。于是,公咨委与有关部门交涉、向媒体反映群众意见。2012年12月,在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工作座谈会上.陈建华市长决定将地铁站点重新设置回到鹅掌坦。(三)治理主体公咨委在运行中。深度介入了当地的几次维稳工作,避免了集体维权事件的扩大化。通过维稳活动,公咨委逐步发展成具有独立性的地方治理主体。1.南德变电站集体上访事件。南德变电站计划修建在同德围.但是由于不满用电规划、担心电磁波辐射等原因,附近居民强烈反对施工,并持续集体上访。对此,公咨委劝导居民从公共利益出发,配合变电站建设,公咨委向群众解释:政府的整治工作是一项总体的、宏观的工程.必然需要部分群体在局部利益上让步.而这种让步从长远来看会带来更加持久的公共效益.这些公共效益最终将回馈到作出让步的群体。随着公咨委的宣传和解释,群众逐步同意修建变电站。在各方努力下,南德变电站于2012年11月底顺利进场施工。2.海防街居民阻碍施工事件。在南北高架桥施工中,附近海防街的部分居民反对施工,导致中途停工。居民和施工项目的负责人分别向公咨委反映情况。公咨委召集居民代表和施工方进行座谈协调。在座谈会上,政府代表表示理解街坊的诉求,愿意修改施工图纸,居民原本强硬的态度也有了改变。公咨委提议,施工方修改工程图纸满足群众的部分诉求。此后,施工方将桥墩向外挪动,为附近的居民安装隔音窗.聘请鉴定机构对房屋进行鉴定。最终,工程在停工两个月后顺利复工。在上述两次维稳事件中,居民与政府部门发生争议后,双方均要求公咨委介入处理.表明公咨委的独立性、中立性已经在民间、权力体系得到双重认可。从基层治理来看。公咨委参与的事态解决活动.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维稳工作目的一致。但是,由于公咨委的草根色彩,其意见较为容易被群众接受,通过公咨委委员的沟通,群众愿意相信并理解行政机关的“公益”目的,这恰好化解了行政运行中“官民”之间的张力.使其中隐含着的“对抗”逐步走向“对话”。三、同德围公咨委蕴含的协商民主要素公咨委嵌入到行政体系后,提升了群众参与地方治理的深度和广度,民主和协商的要素贯穿在公咨委的各项职能之中。(一)民主要素根据协商民主的内容, “民主”意味着公共决策必须经过所有受到影响的公民或其代表者的参与而达成。在公咨委发挥信息渠道作用时,充分地体现了民主的参与要素。公咨委的成立。首先实现了参与地方治理的群众数量增加。在群众自发表达意见阶段,参与群众数量有限;而公咨委成立后。面向全体居民开放.增加了参与人数。其次,实现了群众参与的有序化。在公咨委成立前,群众通过零散、随机的方式表达意见;公咨委设立后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长效互动机制,使群众参与走向制度化;公咨委对群众意见的提炼和归纳,实现了公共意见表达的规范化。第三,增强了群众参与的实效性。公咨委促成了群众意见转化为20项行政决策,提高了民主的质量。(二)协商要素协商民主中的协商,意味着公共决策的过程是以讨论的方式进行的。公咨委在运行中,作为衔接政府与群众对话的平台,不仅促成群众内部关于公共治理的有序讨论,而且在外部实现了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有效讨论。首先.在收集民意过程中,公咨委促成群众内部关于公共治理的协商。公咨委召开的“千人大会”,是当地居民就公共治理相关问题的讨论大会。公咨委整理出的12条群众意见,是群众内部的协商结果。其次,公咨委促成了群众和政府部门之间就行政决策的协商,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南北高架桥方案的制定、暂缓打通规划路以及鹅掌坦地铁站二次落地等事件中。第三,公咨委的治理手段,主要是采取协商方式。公咨委主要采取与群众协商、讨论等“柔性”手段,介入阻碍施工、集体上访等维稳事件。可见,由公咨委进行社会治理,既是在治理主体方面的创新.也是在治理手段上的突破。四、同德围公咨委运行的意义公咨委的成立促成了零散的民意转化成行政决策,其在运行中逐步拓展出信息渠道、协商平台、共治主体等职能。从总体上来看,同德围公咨委的运行具有以下意义:(一)以问题为导向的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公咨委的运行。将公共话题引向公共治理的具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在群众与政府间演化出大规模社会冲突的动力;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为治理者通过深化改革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改善社会治理状况争取了有效时间。公咨委的成立,为杨先生等人的个人意见确定了与行政部门的对接口。公咨委所推广的协商,允许个人或群体从其他人从未考虑或想到的立场、境遇、位置等方面描述“事情看起来如何”。⑤通过每一个看似有些偏颇的观点的集...

篇六:基层村(社区)协商民主工作案例

申请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四个案例”为例

  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专业:政治学 研 研 究 生:林泽民 指导老师:刘伟

 副教授

  2020 年 6 月

  分类号

 密

 级

  UDC

  学校代码

 10497

 学

  位

  论

  文

  题

 目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四个案例”

 为例

  英文题目

  Research on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grassroot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 Take "Four Cases" for example

 研究生姓名

  林泽民

  指导教师

  姓名

 刘伟

 职称

  副教授

 学位

 硕士

  单位名称

 武汉理工大学

 邮编

 430070

 副指导教师 姓名

  无

  职称

 无

 学位

 无

 单位名称

 无

 邮编

 无

  申请学位级别

  法学硕士

 学科专业名称

 政治学

  论文提交日期

  2020 年 3 月

 论文答辩日期

  2020 年 5 月

 学位授予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2020 年 6 月

 答辩委员会主席

 邓万春

 评阅人 邓万春、王春娟

  2020 年 6 月

 武汉理工大学

  独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武汉理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 名:

 日 期:

 2020 年 6 月 7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武汉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武汉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经武汉理工大学认可的国家有关机构或论文数据库使用或收录本学位论文,并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2020 年 6 月 7 日

  (注:此页内容装订在论文扉页)

 武汉理工大学

 I 中文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强调要夯实农村治理根基,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农村工作的总目标,并对做好农村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其中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就是重要的新思想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探索的民主形式,是实现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民主形式,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是我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是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次制度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农村利益多元、价值观多元、矛盾多样等复杂环境下,村民自治制度有效地吸纳协商民主,有利于解决农村发展面临的多元利益、价值观、矛盾冲突等问题,有利于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实现农民当家做主,维护基层政治稳定,优化农村治理格局,实现乡村振兴,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选择我国东部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会”,中部河南邓州“四议两公开”,西部四川成都“村民议事会”,南部广西贵港“一组两会”这四个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上述不同案例的分析比较,总结归纳出农村基层协商民主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了解决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困境的对策。本文总共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相关文献综述。第二章,我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协商民主、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概念的界定,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特征以及我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基础理论。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四个案例”,重点对四个不同案例进行了比较。第四章基于“四个案例”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农村基层协商民主面临的主要困境。第五章,针对面临的困境,提出解决困境的对策。第六章,总结。

 关键词: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困境;对策

 武汉理工大学

  II Abstract Since the eighteenth congress to comrade xi as the cor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ural work, stressing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rural governance foundation, the total rural revitalization as the "three rural" work gripper, the agriculture rural modernization as the overall goal of the rural work, and puts forward many new ideas to do a good job in rural work, the new idea, the new assertion. One of the important new ideas i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Rural work is related to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Rural area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rassroots, are the cornerstone of the party"s governance.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has always made rural work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party"s work. Since the eighteenth congress to comrade Xi Jinping as the cor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ural work, stressing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rural governance foundation, the total rural revitalization as the "three rural" work gripper, the agriculture rural modernization as the overall goal of the rural work, and puts forward many new ideas to do a good job in rural work, the new idea, the new assertion. Rural grassroot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grassroot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extensive, multi-level and institutionalized development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Multiple interests, values diversity in the countryside, contradiction and varied and complex environment, the villagers" self-government system effectively absorb 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conducive to solving rural development brought about by the problem such as values, conflicts of interest, for its farmers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afeguard farmers" democratic rights, realization of farmer autonomy, maintaining political stabilit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optimize rural governance structure, to realize rural revitalization, for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ability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武汉理工大学

  III This paper selects four rural grassroot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emocratic earnest" in east Wenling, Zhejiang "four discussions and two open discussions" in Dengzhou, Henan, "villagers" council" in Chengdu, west Sichuan, and "one group of two sessions" in Guigang, south Guangxi.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ase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four cases" difficulties in operati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n China. 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and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consultative democracy.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The core concept definition and basic theory of rural grassroot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n China..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rural grassroot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grassroot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the basic theory of rural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China.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four typical cases of rural grassroot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n China, including the basic operation status an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he fourth chapt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four cases", summarize the main difficulties faced by rural grassroot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Chapter five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Chapter six is the conclusion. Key words:

 :Rural grassroots;Consultative democracy;Difficulties;Countermeasures

 武汉理工大学

  IV 目录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 1 章 绪 论 ....................................................... 1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 1.1.1 选题的背景 ............................................. 1 1.1.2 选题的意义 .............................................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5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8 1.3.1 研究方法 .............................................. 8 1.3.2 创新之处 .............................................. 9 第 2 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10 2.1 核心概念 ................................................... 10 2.1.1 协商民主 .............................................. 10 2.1.2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 ...................................... 11 2.2 理论基础 ................................................... 13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主的思想 ...................... 13 2.2.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协商民主的重要论述 .................... 15 第 3 章 “四个案例”的比较分析 ..................................... 20 3.1“四个案例”运行的基本状况 .................................. 20 3.1.1 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 .............................. 20 3.1.2 四川成都的“村民议事会” .............................. 23 3.1.3 河南邓州的“四议两公开” .............................. 25 3.1.4 广西贵港的“一组两会” ................................ 26 3.2“四个案例”的异同比较 ...................................... 27 3.2.1“四个案例”的共同点 .................................. 27 3.2.2“四个案例”的不同点 .................................. 29 第 4 章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面临的困境 ................................. 32 4.1 主体困境 ................................................... 32 4.1.1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亟待提升 ...................... 32 4.1.2 农民参与协商的意识及能力有待加强 ...................... 34 4.1.3 各协商主体间互动参与效率尚需提高 ...................... 36 4.2 环境困境 ................................................... 38 4.2.1 农村协商民主的经济供给不足 ............................ 38 4.2.2 农村协商民主的社会资本弱化 ............................ 39 4.2.3 农村狭隘的宗族观及黑恶势力的影响 .......................

篇七:基层村(社区)协商民主工作案例

iLunYanJ iu] 理论 研究 社 会 主义 协商民 主的 一 个好 实 例、 好 范 本

 读 辜胜 阻来武汉专题协商调研 “城 中村 ”改造案 口范前锋 中共十八大报告的一个亮点 . 是首次确 立 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一概念, 把 协 商 民主提 到更 加突 出 的位 置 . 从一 种 民主 形式 上升 到一 种 制 度 形 式 ,从 而 成 为 国家 政 治 制 度 层面 上 的重 要 构 件 .这 无 疑具 有 里程碑意义 。

 这次党代会报告还对如何“健 全社会主义协商 民主制度” 作 出整体规划 和全 面 布 局 ,是 中国共 产 党 在社 会 主 义 民 主政治的实践创新 、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 上 的最新成 果 。

 报告提 出:

 “ 社会主义协商 民主是我国 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

 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 和工作机制,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 、 多层 、 制度 化发 展 。

 通 过 国家政权 机关 、 政协组 织 、 党派 团体 等渠 道 , 就经 济社会 发 展重 大问题 和涉 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考察调研 、 广泛 协商 , 广纳群言 、 广集民智 。

 增进共识 、 增强 合力 。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 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深入进行专题协 商、 对 口协商、 界别协商、 提案办理协商。积 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报告提出要通过 “ 党派团体渠道” . “ 就 经 济社 会 发 展重 大 问 题 和涉 及 群众 切 身 利 益的实际问题考察调研 、 广泛协商” , 还提到 了四种民主协商的主要形式和平台. 而本文 案例 则直 击肯 綮 , 直接 涉及 到其 中所 提 的两 种形式 , 即“ 专题协商” 和“ 对 口协商” 。“ 专 题” 当然是指“城 中村 ”改造工作 ( 城镇化问 题之一种 ) 这一专题性问题 , “ 对 口” 指的是 民建 中央对 口民建 的地方组织及其会员 ( 广义地对 口统战系统) 。这次考察走访 、 调 研协商活动深入 到基层 ,了解 了实情 , “看 到了真东西” ,也应划属报告中提到的基层 民主协商的内容 ( 已基层到村一级行政建 制 , “上接天线 、 下接地气 ” , 又攒人气 ) 。本案 例确是 社 会 主义协商民主的一个好实 例、

 好范本 。

 【 案例梗概 】

 2013 年 4 月 25 日至 26 日, 民建 中央副 主席 、 全 国人大 常委会 委员 、

 全 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 阻赴武汉市武昌区沙湖村, 就“城 中村 ”改造 这一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问题作实地考察 、 走访调研 , 并在两天时问 里 . 密集召开 了三次协商座谈会 , 分别与中 共武汉 市委 、 市 政府 、 市 政协 、 市委 统 战部领 导, 湖北省 、 武汉市民建组织负责人 . 有关专 家学者、 参与拆迁改造项 目的房地产企业负 责人及拆迁还建户群众代表 。

 进行了广泛交 流和深入探讨。大家面对面交流, 零距离沟 通 , 实打实协商 , 听取意见, 广集民智 , 协商 议政 . 谘 政建 言 , 收得 了很好 的效果 . 取 得 了 些 “结 论性 ” 的理论成 果和 共识 。

 充 分体 现 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多元性、 平等性和包 容性。

 这次辜胜阻赴汉实地考察调研及协商 座 谈活 动 。

 可 以说 是 十八 大提 出的 “专 题 协 商 ”和 “对 口协商 ”这 两种 民主协 商形 式 的一 次具体协商实践 , 为“专题协商” 和“对 口协 商”这两种民主协商形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 范本 。

 辜胜阻是从武汉走出去 的正部级学者 型政府官员 。

 他出生于 1956 年 , 祖籍武汉 市黄陂区王家河镇 ,曾先后担任过武汉市 、

 湖北省的党外副市长 、副省长及武汉市、 湖 j E省民建主委 、 副主委。至今仍与武汉有着 工 作上 、 组织 上 的联 系 , 一直 没有 中断过 。

 他 一3 3 世 纪 行 2014 年第 7 期

 理论 研 究 仍兼任着武汉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和 武 汉 大 学 战 略 管 理研 究 院 院 长 . 每 年都要 回几次武汉授课或作报告 。他 是 全 国城 镇化 研究 领 域 的权 威学 者 和 知 名 经 济 学 家 , 影 响中央决 策 。“城 中村 ” 改 造是 新 型城 镇化 的重要 形 式 之一 , 是一种典型的城镇化过程 . 也成 为他研究领域内的专长。

 下面结合社会 主义协商 民主的本 质 属性 和 特征 ,按 照 其 内涵 和外 延 要 求 , 对本案例作出 自己的分析 、 解读和 进 一步 阐释 一、解 读 这次 民主 协 商的 主体 。

 即 由谁来协商 , 谁主导、 谁组织、 谁参与 很 明显 。这 次 民主 协商 活 动 的主 体包括 了中共地方党政领导 、民主党 派 中央和 地方 组 织负 责人 、 人 大代 表 、

 政协委员 、有关专业机构和有关方面 的专 家学者 、 民营经济组织负责人(开 发商 、 民主党派成 员) 及村长(村委会 主任 、 村级经济组织负责人 ) 、 党外群 众代 表 (拆迁 还 建户 ) 等 。

 具体 到个 人 .

 则有 :有 民建 中央副 主席 、 全 国人 大常 委 、全 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辜胜 阻 ,民建中央调研部综合处处长胡柏 林 , 有中共武汉市委副书记 、 市长唐 良 智 , 中共武汉市委常委 、 常务副市长贾 耀斌 , 中共武汉市委常委 、 市委统 战部 部长张学忙 , 武汉市政协副主席、 省 民 建副主委 、 市民建主委 、 武汉东湖高新 开 发 区管 委会 主 任张 文 彤 . 民建湖 北 省委会副主委、武汉市东西湖区副 区 长 韩 民春 ,中共 武汉 市 委统 战 部副 巡 3 4 世 纪 行 2014 年第 7 期 视员 马 哲智 ,有 武汉 市 民建 副 主委 李 海波 、 刘 传江 、 方 洁 、 李 茵 , 武 汉市 人 大 代表 、 民建会 员 、 中森投资集 团有 限 公司董事局 主席郑钜蕴 , 武汉市政协 委员 、 市 民建 常委 、 武汉正华建 筑设 计有限公 司总经理徐丽芳 , 武汉市 民 建常委 、 武汉中恒新科技产业集 团有 限公司董事 长李 中秋 , 武汉市政协委 员 、 市金融 办副 主任 、 市 民建副主委 方 沽 ( 作 为 金 融 投 资 专 家 身 份 , 从 专 业 角 度 发 言 ) , 湖北 省人 大 代 表 、 中南 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 院院长 、 教授卢 现祥 , 武 汉大学法学 院教授 、 博士生 导师秦前红 , 中南财经政法 大学法学 院副院长 、经济法学 专家麻 昌华 教 授 ,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城市 经济研究 所 所 长 、 研 究 员 王 铁 , 还 有 武 汉 市 武 昌区沙湖村村长(村委会 主任 ) 、 武汉 沙湖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闵荣华 . 以 及 安 置在 国 际友谊 小 区 的三 户拆 迁还 建 户代 表⋯ ⋯ 这次协商活动的主体无疑是 中共 武汉市委 (通过市委统战部来实现 )。

 从上述笔者不厌其烦列举 的此次协商 活动主体 (包括参与者) 名单来看 . 真 正体现 了中共十八 大报告 所提 出的 “广泛 、 多层 、 制度化 ” 的协商要求 . 也 大体做到了不分地位 、职业和身份的 平等 、 友好协商 , 能畅所欲言 , 把领导 意识 、 学者见识和百姓认识糅合起来 .

 把 关 注多 数人 意 见和关 注少 数人 意 见 有 机 结合 了起 来 ,极 大地 拓 宽 了社 会 主义 民主的深 度和广 度 。

 通过广泛 、 多层 、 制度化协商 , 平 等地 ( 包括过程平等 、 机会平等、 “话 语权”平等 ) 对话讨论 . 协调关系 , 弥合 分歧 , 化解矛盾 , 汇聚力量 , 在尊重权 利的基础上 ,凭借有效的制度化政治 平台和渠道 ,实现各利益攸关方有序 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 ,以达到广 纳群 言 、 广 集 民智 的 目的 。概括 来 说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就是要以中共的领 导为前提 , 以平等 、 友好为要 旨, 以制 度化 、 程序化 为保障 , 以对话 、 协商为 手段 . 以达成共 识为核心 原则 , 来促 进 民主决策 、 科学决策 、 依法决策 。

 以 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从而达到多赢 目的 。

 这里 还有 一个 现 实 问题 需 引起 注 意。就是我们经常会碰到, 在实际的协 商民主政治活动 中,往往存在协商主 客体不明确问题 。个别地方党政领导 甚至不认为 自己是协商主体 ,在民主 协商中显得相对被动 、 不够积极。另外 个极 端是 .个 别地 方 党政 领 导 由 于 掌握着充分 的权力资源 、信息资源和 社会资源 ,在协商民主过程 中占有 明 显优势.因而有时会 自觉不 自觉地表 现 出一 种高 高在 上 、 盛 气 凌人 的架 势 ,

 不 屑 于谈协 商 .或 者 霸道 地 主宰协 商 的全部过程和结果 .最后导致协商流 于形式 , 沦为作秀。从广义上说 , 参与 协 商 的各方 面 人士 . 包括 各党 派 、 各 团 体 、 各民族 、 各阶层 、 各界别 , 都应该是 社会主义民主协商的主体 .单独说哪 方是主体都是片面的,协商各方应 是平等的, 主客体地位是相互的。

 二 、解 读这 次 民主 协 商 的平 台 和 一一场域 . 即在 哪里开 展协 商 这 次 民主 协 商 的 平 台 和 场 域 , 无 疑是 在有 着很 多很 好 多党 合 作历 史 底 蕴和优 良传统 的城市——武汉市 , 尤 其是在武汉民建展开的。大家不会忘 记 . 1993 年 武汉 市 民建 主委 李 崇 淮 教 授提 出建 议 案 “将 基本 政 治 制 度写 入 国家《 宪法》 ” , 这是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的一个重要成果 .也是民建践行同心 思想的一座丰碑。具体来说, 这次协商 座谈的会场分别设在 了中共武汉市委 号 会 议 厅 、武 汉 市 民 主 党 派 大 楼 (新) 议事厅及沙湖村党员群众活动中 心 . 而 没有 设 在武 汉市 政协 内 。我 想 ,

 一

 这 可 能 主要 是考 虑 到对 口联 系 和接 待 问题 吧 , 『 天 1为辜 胜 阻 的身份 是全 国人 大代表 , 而不是政协委员 (其实他 曾经 是 全 国政协 常委 ) 。

 党的 十八 大明确 界 定 人 民政 协是“ 协商 民 主的重 要渠 道 ” 。

 习近 平总 书记强 调 :“要深 刻认 识 社 会 主义 协 商 民主对 发 展 社会 主义 民 主政 治 的重 要意 义 .把人 民政协 协 商 民主纳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总体布 局 中谋划和推进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 不仅是政协的工作 , 也是党委 、 政府 的 工作 ,要将协商 民主纳入党委政府 的 决 策 程 序 ,形成 协 商 民 主成 果 办理 的 约束机 制 当然 .人民政协协商 民主要与时 俱进 . 体现时代性 、 把握规律性 、 富 于 创造 性 , 在 内容 形式 、 方 式方 法 和体 制 机制上都要不断创新发展 。如果说 目

 前对 于何谓社 会 主义协 商 民主的 问 题 还 处 在初 步 探 索 之 中的 话 . 那 么对 何谓 人 民政协 协商 民主 的 问题 才 刚 刚 破 题 , 还 需 要 作 大 量 艰 苦 的探 索 和 创 新 , 特 别 是 解 决 程 序 化 、 制 度 化 不 足 的 问 题 . 加 快 推 进 制 度 化 设 计 与 制 度 性 构建 三 、 解 读 这 次 民主 协 商 的 内容 , 即 协 商 的主 题 是什 么 。

 协 商 了 哪些 “ 重 大 问题 ” 或“ 实 际问题 ” 这次民主协商的内容就是中国城 镇 化 的典 型 形式 。也 是 关 乎 中 国经 济 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 利 益 的实 际问题—— “城 中村 ”改 造 。

 美国经济学家 、诺 贝尔奖得主斯 蒂格 利茨 预 言 :未来 5O 年 . 中 国 的城 镇化将 是影 响世界 经济 的最大事件。

 中共 十八大 开启 了新 的政 治周期 . 而 新 经 济 周 期 的 突 破 口则 在 新 型 城 镇 化 。城镇 化 是 中国最 大的 发展 红利 , 是 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城镇化 的大 门向农 民敞开 ,农 民渴望早 日过 上 和城 里 人一 样 的好 日子 . 让 “ 城里 的 月光 把梦 照亮 ” 。

 武汉 的 “城 中村 ” 改造 经 验 和模 式 在全 国都有影响 , 为全 国出经验( 被称 为 “武汉 模式 ” “武 汉经 验 ” ) , 产 生 示 范 效应 .多次受到国家住建部 的高度肯 定 。

 辜胜 阻在 来 汉调 研前 , 已经 对 “ 城 中村 ” 改造 课题 有 过深 入 研究 。

 发 表 过 很多精辟见解 .有些提案议案 已上升 为国家 决策 。

 这一次 。辜胜阻在实地考察 了综 合改造后 的武昌区沙湖村新貌 ,了解 拆 迁 改 造 前 后 沙 湖 村 村 貌 的 沧 桑 巨 变 .走访 了还建安置在友谊国际小区 的拆 迁户 后 ,随即 先后 在 沙湖 村 村 委 会 、中共武汉市委和民建武汉市委会 的安排下 , 分别召开了协商座谈会。辜 胜阻与参加会议的各方面领导 、专家 学者 . 以及亲身参与 武汉市 “ 城中村 ” 改造拆迁项 目的民营企业家 ( 民建会 员 ) 们进 行 了广泛 深入 的交 流 、 探讨 和 协商 。

 邓 小平 曾说 . “ 共产 党 总 是从 一 个 角度看问题 ,民主党派就可以从另一 个角 度 看 问题 、 出 主意 。这 样 , 反 映的 问题 就 多 。

 处 理 起来 会更 全 面 , 对做 决 策定政策会 比较恰 当.即使出了问题 也容 易 纠正 ”。

 习近 平总 书 记 指 出 , 对 共产党而言 , 要容得下尖锐批评 ;对党 外人士而言, 要敢于讲真话 , 敢于讲逆 耳 之言 。这 次 协商 座 谈 就很 好 地体 现 了这 些精 神 。

 与会 各 方 经过 热 烈 讨论 。一致 认 为 :“ 城中村 ”改造的直接红利获得者 是政府 、 “ 城中村” 村民、 开发商和购房 业 主 四方 .是 全社 会 都 能 受益 的多赢 利好格局。因为“ 城中村”改造本该由 政府投入 。

 但政府财力有限 , 需 出台鼓 励的优惠政策, 借助社会资金来完成 。

 通过旧城改造后 ,武汉市城市 的整体 面貌得 以较 大改 观 .市 政 府 的形 象 随 之 提 升 :“ 城 中村 ” 的村 民 由农 民变成 了市 民 , 还 能 成 为房 东 、 股 民和企 业 职 工:参与拆迁还建的开发商通过把还 理论 研 究 建安置 、产...

篇八:基层村(社区)协商民主工作案例

协商民主工作案例 10 篇

  基层协商民主工 作 作案例 10 篇 案例一 :

 :

 湖坊镇进顺村小康 家 家园大门设置限高梁案 例 例 进顺小康家园是进 顺 顺村委会按照高起点规 划 划、高标准设计、高质 量 量建设、高水平管理“ 四 四高”要求规划建设的 村 村民住宅区。小康家园 共 共建有一、二期,现有 村 村(居)民 1300 多 户 户,6000 余人。自 2 2014 年在全村推行 协 协商民主试点工作以来 , ,小康家园所涉及到村 民 民业主利益的大情小事 都 都通过协商民主进行解 决 决,形成“民事、民议 、 、民决”的良好氛围。

  一、小康家园大门设 置 置限高梁的背景 近年 来 来,随着小区入住率的 提 提高和村民生活水平的 提 提升,小区进出的车辆 也 也越来越多,一些较大 型 型的货车进出小区的频 率 率也增高。由于大型车 辆 辆体积大、载重量大, 小 小区内大型车辆占道、 压 压坏路面的情况时有发 生 生。同时,大型车辆给 小 小区带来噪音污染,行 人 人安全存在隐患。基于 这 这些情况,小区部分业 主 主向村民理事会提出在 小 小康家园西、北两个大 门 门设置限高梁的建议。

  二、具体做法 1、 集 集民意。根据村民提议 , ,村民理事会就小康家 园 园大

 门设置限高梁的议 题 题召开理事会议,邀请 村 村民代表、小区物业代 表 表参加会议,进行“一 事 事一议”。在讨论中收 集 集到村民业主最关心的 问 问题:1、小区限高梁 的 的最高限制是多少?是 否 否会影响其他家庭小汽 车 车的进出。2、今后村 民 民搬家或购买了大型家 具 具如何进出?设置了限 高 高梁,是否会给小区村 民 民业主的生活带来不便 ? ?3、现有小区村民业 主 主所属的较大型车辆今 后 后如何停放?4、限高 梁 梁由谁投资建置?两个 大 大门的限高梁建置,市 场 场价达 3 万余元,这笔 费 费用由谁承担? 2、 访 访民情。根据理事会议 上 上收集的民意,为了更 一 一步了解实际的真实情 况 况,理事会联合小区物 管 管对小区业主进行走访 征 征求意见,就小区中现 有 有的家庭车辆情况进行 了 了摸底。走访后得知:

 村 村民们都赞成在两个大 门 门设置限高梁;一般家 庭庭用车的高度都没有超 出 出 2 米;小区中村民业 主 主家较大型车辆不多。

  3、议方案。根据走 访 访和摸底情况,村民理 事 事会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

 :同意在小康家园西、 北 北门设置限高梁。限高 梁 梁最高限制为 2.1 米 , ,小区所有业主的家庭 用 用车都能畅通进出。设 置 置限高梁后,凡遇小区 村 村民业主在搬家或其他 事 事务中确需较大型车辆 进 进出时,小区当班门卫 保 保安负责开启小康家园 消 消防通道以便进出。对 现 现有村民业主家所属的 较 较大型车辆,由小区物 管 管在二期门口按规定划 出 出专门的集中停放点。

 收 收费标

 准与在小区内停 放 放相同。限高梁的建置 由 由小区物管负责,费用 在 在小区村民业主上交的 物 物业费中列支。为了节 省 省成本,同意由小区物 管 管严格按照交通规则负 责 责建置,费用为 800 0 0 余元。

 解决方案提 出 出后,村民理事会再次 邀 邀请村物管代表、村民 代 代表等就提出的方案进 行 行讨论,得到一致通过 。

 。

 4、抓落实。方案 通 通过后,村民理事会紧 抓 抓落实,确定由小区物 管 管负责施工,村民理事 会 会进行全程监工。小区 物 物管按规定完成了限高 梁 梁的建置。限高梁设置 后 后,小区路面及窨井盖 再 再没有出现压坏情况, 小 小区物管道路维修费用 下 下降 60%;小区内车 辆 辆通行更加畅通;车辆 行 行使噪音污染大大减少 ; ;村民在小区道路上行 走 走,安全感提升;小区 物 物管在二期设立了村民 业 业主大型车辆集中停放 点 点,为家中有大型车辆 的 的村民业主解决了车辆 停 停放难题。村民业主对 村 村民理事会的协商处理 结结果都表示非常满意。

 案例二:

 湖坊镇庐山 花 花园社区自来水表改造 案 案例 经过十几年的发 展 展,城市的很多老旧小 区 区都面临着基层设施老 化 化、人口混杂的情况, 处 处理这些情况成为很多 小 小区亟待解决的难题, 湖 湖坊镇庐山花园社区就 是 是其中之一。社区总面 积 积 11 万平方米,住户 1 1100 余户,总人口 3 3600 余人。

 小区 居 居民来自四面八方,居 民 民之间相遇不相识,特 别 别是

 小区物业管理、业 主 主委员会、社区居委会 之 之间管理体制不尽相同 , ,职责不明晰,与居民 协 协调方式方法没有有效 途 途径,导致社区公共事 务 务、居民邻里事项难以 协 协调,成为社区管理难 、 、社区不和谐的重要因 素 素。

 一、事由和背景 庐山花园一期系 200 0 0 年的房屋,当时自来 水 水采取的是主管道进水 , ,再分流到每家每户, 没 没有安装一户一表,并 且 且主管道是铁管,经过 十 十多年的使用,主管道 严 严重锈坏,分流到每家 每 每户的自来水都是锈水 。

 。一期居民每天都要放 水 水半个小时之久,水质 才 才会逐渐变清,且水里 还 还是有铁锈沉淀,严重 影 影响居民用水安全,对 居 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

 。

 二、具体的协商做 法 法 社区为解决困扰居 民 民 7-8 年之久的饮水 难 难题,准备启动一期自 来 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 。

 。社区整合各方资源, 成 成立了以社区党支部牵 头 头,社区居委会,社区 业 业委会,物业公司,党 员 员代表,居民代表,楼 栋 栋长代表,单元代表为 主 主体的议事协商理事会 , ,并兼任了社区改水领 导 导小组。

 刚开始,群 众 众中意见分歧很大,理 事 事会成员上户民意调查 时 时,有 50%的居民同 意 意,也有 50%居民不 同 同意。但鉴于水质确实 达 达不到居民用水标准, 所 所以水改一定要进行。

 社 社区居民理事会通过反 复 复召开协商会议,上户 做 做工作,说明水改的重 要 要性和必要性,在历经 半 半年反复沟通后,最终 8 80%居民同

 意进行水 改 改。在这种情况下,社 区 区议事协商理事会立即 启 启动了水改工程,结果 让 让大家很意外,原来坚 决 决不同意水改的居民, 第 第一个交款办手续,剩 下 下的 20%的居民在不 到 到三天之内全部交款同 意 意了。

 在水改工程实 施 施过程中,理事会成员 对 对水改工作进行全程监 督 督,并将每一笔水改费 用 用进行公示,做到公开 、 、公平、公正、全透明 操 操作,最终在 20 天之 内 内水改工程顺利完工。

  案例三:

 塘山镇涂 黄 黄村祥和花园小区建立 停 停车棚案例 塘山镇涂 黄 黄村地处南昌市青山湖 区 区民营科技园内,西靠 青青山湖畔、东临科技大 道 道。辖区占地面积约 2 2 20 亩,下设七个村民 小 小组,全村 270 户, 1 1200 余人,村“两 委 委”干部 6 人,党员 3 7 7 名。现有两处农民公 寓 寓楼住宅小区和两个村 级 级工业园。工业园内入 驻 驻有江西永佳生物科技 有 有限公司、南昌创业特 种 种玻璃有限公司等十一 家 家知名企业。

 祥和花 园 园小区是涂黄村第二期 农 农民公寓,该小区有 1 5 58户家庭,居民 90 0 0 余人,外来租住人员 约 约 1000 余人,导致 机 机动车辆和小轿车也越 来 来越多。小区居民反映 外 外来人员的增多,有人 将 将车辆乱停乱放,还有 小 小偷盗窃电动车等情况 , ,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 。

 。为保障小区业主的财 产 产安全,提升居民居住 环 环境品质,涂黄村民委 员 员会充分发挥“议事协 商 商理事

 会”作用,广泛 听 听取民情民意,在祥和 花 花园小区建立停车棚, 使使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 决 决。

 1.事由民议, 倾 倾听群众心声。面对小 区 区居民强烈要求建立停 车 车棚问题,村议事协商 理 理事会围绕“走、帮、 议 议、联”四个关键词开 展 展工作,搭建了群众自 治 治的良好平台。“走” , ,就是走近居民。了解 居 居民在没有停车棚,出 入 入人员车辆无人管理过 程 程中的诉求,把在走访 中 中了解的问题,及时在 议 议事协商会中讨论、决 策 策。“帮”,就是对车 辆 辆乱停乱放、治安不稳 定 定而使生活受到影响的 居 居民进行帮扶。“议” 就 就是召开议事协商理事 会 会,征集居民的意见和 建 建议,商议讨论建立停 车 车棚方案。“联”,就 是 是充分运用社区资源, 为 为小区居民服务。充分 整 整合居委会、业主委员 会 会、物业公司的资源, 以 以居委会牵头,业主委 员 员会提议,协商议事理 事 事会决策,安排物业人 员员对小区进行管理的方 案 案。

 2.权为民用, 依 依照民意决策,切实规 范 范权力使用。村民理事 会 会就祥和花园小区建立 停 停车棚问题召开议事协 商 商理事会。会上,居民 代 代表黄年荣提出预案:

 1 1、为了安全起见,建 议 议在祥和花园南面空地 上 上建立停车棚。2、建 好 好后,由辖区居民自治 ( (物业人员由村民自己 来 来选)进行管理,小区 居 居民交纳一定的停车费 和 和物管费。

 3.责有 人 人担,加强多方协调, 着 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经 过 过议事协商理事会形成 正 正式解决方案后,村民 理 理事会将任务细

 化分解 , ,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 人 人。对建立停车棚过程 都 都设置具体的办结时限 , ,并安排专人负责跟踪 、 、协调、监督办理情况 , ,切实解决“谁来负责 办 办,怎么办落实”的问 题 题。

 4.依靠群众, 依 依法协商管理,全力做 好 好长治久安。建立停车 棚 棚以后,小区聘请了小 区 区内有责任心,热心为 居 居民服务的人员,成立 了 了爱心巡逻服务队,实 行 行全天候 24 小时值班 , ,对进入车棚停放车辆 的 的人员进行登记收费管 理 理,科学规划小区车辆 停 停车位,对外来陌生人 员 员出入进行询问登记。

 案例四:

 京东镇南洋 花 花园社区引进物业管理 案 案例 南洋花园社区地 处 处北京东路 1643 号 , ,小区共有别墅 218 栋栋及 3 至 4 层公寓楼 7 栋 栋,南苑小区 13 栋多 层 层商住楼,居民住户 7 1 10 余户,总人口 21 0 00 余人。

 小区是青 山 山湖区第一批开发的商 品 品房,原开发时偷工减 料料,小区道路没过几年 就 就破损了,没有物业公 司 司,没有配套设施,居 民 民有苦难言。同时也给 社 社区协调工作带来难度 , ,而有些职能社区居委 会 会又不能够完全包办。

 而 而原开发商自 1993 年年建房后法人代表在北 京 京,居民想找开发商找 不 不到,社区找开发商协 调 调也找不到,导致社区 公 公共设施、公共事项难 以 以协调,成为社区管理 难 难、不和谐的重要因素 。

 。为此,南洋花园社区 党 党支部开展了基层协商 民 民主工作机制,通过议 事 事协商引进物业管理, 取 取得了明显成效。

 1 、 、广泛搜集民情,化解 社 社区管理难题。面对社 区 区引进物业难的问题。

 社 社区议事协商居民理事 会 会围绕“宣、听、说、 做做”开展工作,构建居 民 民议事协商的桥梁。“ 宣 宣”就是采取大力宣传 协 协商民主议事的重要性 , ,提高居民主动议事的 思 思想觉悟;“听”就是 广 广开议题收集渠道,通 过 过理事会成员和社区干 部 部,深入居民群众中上 门 门了解民情;“说”就 是 是根据居民要求,以群 众 众提的方法形成议题, 对 对所提的意见建议和群 众众反映的问题,由社区 整 整理登记汇总,召开会 议 议进行审定确定协商议 题 题后交由理事会协商。

 “ “做”就是充分利用社 区 区资源,由居委会牵头 , ,业主委员会提议,理 事 事会协商后执行引进物 业 业方案。

 2、依照民 意 意,科学决策。社区就 “ “如何引进物业”、“ 引 引进物业的要求”、“ 物 物业公司如何进驻”、 “ “在物业公司引进期间 卫 卫生问题如何保障”等 相 相关问题开展居民理事 会会议事,并投票表决。

 最 最终形成一致意见并实 行 行:一是由居委会牵头 并 并监管;二是业委会和 理 理事会在网上对引进物 业 业公司进行招投标,对 实 实际竞标的三家物业公 司 司进行前期实地考察, 资 资质审定。三是召开居 民 民大会对三家物业公司 进 进行集中讨论,分组谈 话 话;四是物业公司提供 相 相关材料和证件进行自 我我简介;五是业委会、 理 理事会、居民代表对各 物 物业公司代表进行单独 谈 谈话,提出服务要求, 并 并要求物业公司实际承 诺 诺;六是最终表决选出 中 中标的物业公司,并召 开 开协调会定制物业

 公司 服 服务项目及标准。

 通 过 过基层协商民主,最终 选 选定城发物业有限公司 , ,切实改变了小区多年 来 来物业管理的问题,得 到 到居民的称赞。

 案例 五 五:

 罗家镇棠溪村池 塘 塘淤塞案例 罗家镇棠 溪 溪村虞家自然村地处村 委 委会南面,有 200 多 户 户居民,总人口 100 0 0 余人。该自然村由多 个 个房族组成,村民因房 族 族大小和人口多少问题 , ,有不少矛盾,很多公 共 共事务难以协调。为此 , ,棠溪村充分运用基层 协 协商民主工作机制,通 过过协商,提高治理能力 , ,解决好百姓的诉求, 真 真正做到“民事、民议 、 、民决”。

 一、老百 姓 姓的事情,老百姓反映 虞家自然村水月庵门前 有 有一口池塘,因多年无 人 人清理,塘泥淤塞严重 , ,排水不畅,塘水发黑 发 发臭。每逢下大雨,地 处处低洼的农户经常被水 淹 淹。淤塞的池塘不仅影 响 响了村容村貌,还影响 了 了村民的生活、生产, 并 并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这个池塘的就是个 毒 毒瘤,我们反映了很多 次 次了,就是没人去管。

 ” ”村民虞毛头说。

 村 干 干部虞庆华也说出了村 里 里的无奈:“不是村里 不 不管,是村里经济困难 , ,要清理淤泥得花钱, 可 可是老百姓又不愿自掏 腰 腰包,我们从哪里去搞 钱 钱?”

 二、老百姓的 事 事,老百姓商议 20 1 14 年年底,棠溪村成 立 立了基层协商民主理事 会 会,试...

相关热词搜索: 基层村(社区)协商民主工作案例 协商 基层 民主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