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篇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65混合所有制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一直研究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篇,供大家参考。
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福建水院构建基于“人才共培、专业共建、技术共研、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全面促进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融通,大力创新福建水院版公有制高校和私有制企业构建的混合所有制产教融合新模式(如图1)。1.1 创新“合作办学、收益分享”的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探索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内部治理结构、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机制和收益分享模式,学校和企业作为产业学院的股东,分别按无形资产或固定资产投入,取得收益后可进行分红,让企业投入有回报,解决了企业在产业学院中参与职业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办学模式研究何
源(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永安 366000)摘要: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改革已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厦门大拇哥动漫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混合所有制大拇哥产业学院为例,探讨了公办高职院校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办学模式改革的路径。关键词:公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1-05-14基金项目:2019年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院级基金一般项B级“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研究”(YJSK1916B)。作者简介:何源(1981— ),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图1
混合所有制产教融合新模式科技与教育
166教育担心没有回报的关键问题。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次重大创新,建立适合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管理体系是确保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1.2
建立“协同育人、利益共存”的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价值共识通过校企间的整合、互动和价值交融,以有序的方式形成价值共识的有机综合体,充分发挥校企二元主体作用,贯彻“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以“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产业学院的学生同时具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的身份,根据产业学院合作企业的需求按“一企一策”原则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与满足企业对员工的整体素质要求的战略任务高度统一。价值共识的达成将校企紧密联系在一起,解决了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不足的关键问题。1.3
形成“包容开放、良性循环”的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发展常态通过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项目合作,挖掘项目深度,以平台化思维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长效运行,使各方成员在这个有机体中实现共同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并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健康共同体。通过产业学院充分整合校企优质资源,互联互通教学与科研信息,共研共创持续增强办学活力与企业竞争力,校企合作同向同行实现最大增值,促进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1.4
创建“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育人品牌整合产业学院和学院党建资源,产业学院党员教师加入学院相应院系党支部,共同参与党员活动,提升育人质量。2
混合所有制办学成效2018年福建水院与厦门大拇哥动漫股份有限公司合办大拇哥产业学院,公司投入300万元(现金及其他),占60%股份,福建水院投入学生学费(6 000元/生),占40%股份,共办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经过3年实践,探索了一套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了“三统一、一主导”合作模式,即“统一招生、统一教学、统一学管,企业主导就业”,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规格不准确、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模式单调、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等教学问题,产生了一批高水平、标志性的教改成果。围绕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打造协同育人平台,深化和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形成校企全方位育人体系、可示范的经验模式。福建水院按照“共享、开放、流动”的建设理念进行了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实现了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再梳理、教学管理机制、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资源建设与质量保障、实践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等方面的科学设计与实践,推动了学院办学整体质量的提升,提高了学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有效解决了福建水院地理位置偏远、行业企业资源少、专业师资缺乏背景下信息类专业培养如何走出办学困境的问题,有效培养了一批可持续发展、适应行业产业需求的高品质、善合作、会技术的信息类专业人才。经过3年多的运营,产业学院能够主动承接外部项目,强化了服务经济和社会的能力。校企建立互派共育机制,实行双向互聘、双岗一体的模式,同时鼓励教师承接外部项目,提高了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目前产业学院已为省内企业完成了多个商业项目,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30余次。3
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创新情况3.1
理念创新:建立了一套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的机制与制度基于“顶层设计、统筹资源、协调共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校企双方设计了产业学院成立的方法、投入方式、运行机制、质量保障机制,并建立了一套可操作的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优化了管理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了机制灵活、效能高的特点。产业学院作为公司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及面向各行业的后备人才输出端口,在人才培养、就业创业、队伍建设、资源建设、质量保障、职业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了自有特色与亮点。3.2
路径创新:开辟了一条“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人才培养全程路径明确学习产出标准,对接企业需求,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配置师资队伍和资源条件,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双方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与统筹建设,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优化,打通了育人关键环节的障碍。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融入了思政育人、文化育人要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效融入了课程思政。3.3
实践创新:探索了一系列有效训练学生、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以产业学院为抓手,建立了师资团队双向互通机制,使校企共建的教学团队融为一体,共同参与教学、共同建设资源、共同考核、共同成长。由产业学院骨干团队重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及公司资源,建设了适合学生训练的资源包,让学生在“螺旋递进式”项目实践中不断训练技能、总结经验、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创新精神。采取教师带学生参与具体商业项目的方式,既锻炼了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开发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借助体验式、渗透式和浸入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实现从纯粹的技术技能培养到以有益社会发展为目标的理念转变。3.4
模式创新:深化校企深度融合,提高协同育人水平大拇哥产业学院实行“2+1”的联合培养模式,即学生完成校内二学年四学期所有课程之后,第五学期开始到企业开展教学实践,由企业技术人员带领学生完成产业学院既定培养方案、毕业设计、实习就业等工作。前两年在学院按照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对校园文化和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第三年在企业项目实践后,能够实现学生到
167企业入职即可对接工作,减少了企业的培训过程,彻底打通了从学校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大拇哥产业学院培养过程实行校内和企业双基地有机运作,学校和企业共同打造专门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企业文化氛围。参照企业工作环境配备了独立的工位,以及计算机和开发软件等学习设备。该模式形成了以福建水院、大拇哥动漫、用人企业和学生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输送、反馈的运行机制,并做到了三个对接:第一,采用“一课双师”,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讲解一门课或多门课,共同指导学生相关的项目实训;第二,学校的教学环境与企业的工作环境类似、逼真;第三,教学内容与企业项目深度融合,教学内容以综合实训项目为主。3.5
体制创新:创新管理制度,引领产业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成立董事会,共同确定产业学院的工作开展,制定财务、差旅、采购、招生等各项制度。董事会由5个董事组成(福建水院2人,大拇哥动漫公司3人),董事长、副董事长由学校安排出任,法定代表人由企业安排出任。每月定期召开现场或视频董事会议,商讨产业学院的发展工作。4
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4.1
缺乏具体的政策制度保障尽管国家和省厅都出台了政策鼓励和支持高职院校进行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改革,但对于福建省内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改革依旧支持不够。《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十五条措施的通知》规定,成立混合所有制法人主体,必须要在民政局注册非营利性机构,企业不能通过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进行盈利分红,打击了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造成“校热企冷”的局面。4.2
资产管理界定不清晰在公办高职院校与私企合作成立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Research on the Running Model of Mixed Ownership Industrial Colleges in Public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He Yuan(Fujian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Yong’an 366000)Abstract: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for training vocational talents in the new era, the reform of the mixed-ownership educational model of public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current research. This article takes the mixed-ownership thumb industrial college established by Fujian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and Xiamen Thumb Animation Co., Ltd. as an example, and discusses the reform path of the mixed-ownership industrial colleges established by public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ocial capital.Key words: Public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Mixed-ownership; Running model中,由于含有公有制成分,财务管理经常会受到学院和上级部门的审计,各级政策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按照私企财务政策为标准,为了避免审计查处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产业学院一般按照学院的财务制度予以执行,导致企业都不愿意参与推动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改革。同时混合所有制办学过程中,对于资产评估认定,以及最终的清产核资等相应的配套方案,目前上级部门也没有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导致实际操作过程困难重重。5
结语通过对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厦门大拇哥动漫股份有限公司合办的大拇哥产业学院的研究可知,公办高职院校成立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办学模式是高职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绝大部分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会进入企业,高职教育要更好、更深入地与企业对接,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则是公办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私企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成分,其成功进入教育市场之后,必然有利于推动教育市场的发展,促进高职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满足社会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责任编辑:侯辛锋)参考文献:[1]潘海生,王佳昕.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蕴、路径选择与行动指南[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8):22-27[2]程余伟.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探索与实践[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46-49.[3]周演汇,万权性.基于校企合作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6-20[4]段明,黄镇.公办高职院校经营性资产参与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8(3):99-102+108.科技与教育
二、IVT 混合所有制办学特点(一)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从 1997 年筹建开始,就面向社会招聘院长,并确定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自 1999 年引入民营资本后,就分别成立了小董事会(股东成员参加)及大董事会(所有董事单位成员参加)。到目前为止,小董事会成员 7 家,大董事会成员 27 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有两大明显优势:(1)董事会成员包括政府、同行院校、投资方及合作密切企业,董事会成员又多为关心教育的热心人士,这样的智囊团不仅可以从各层面、多角度为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而且能通过多种渠道为学院筹集资金,争取多种优质办学资源,为学院健康稳定的发展保驾护航;(2)学院院长乃通过招聘筛选并懂得职业教育的行家,董事会将大部分权力下放给院长,代替董事会行使对学院内部事务的具体管理权,这样就可以完全根据教育规律和先进的办学管理理念进行办学,杜绝了外行指导内行的可能性。(二)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对于学院而言,法人治理主要是指学校的股东、董事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学院及学院院长作为法人,也就由法律赋予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学院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地解决了职责分工、相互协调和有效制衡问题。有了法人治理结构, (1)职责分工明确,这样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避免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而导致的混乱;(2)将学院、股东、董事等各组成部分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合作,只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运行和管理学校; (3)在协调配合的基础上,在不同层级部门之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实施有效地制衡。(三)非赢利性办学宗旨学院根据我国相关教育法规,实施非赢利性办学宗旨。学院在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下,一直坚持在非盈利框架下进行运作。IVT 近 20 年办学以来,无论政府、董事、相关合作方,都不以追求经济利益回报为目的。政府及股东投入、学校收入、社会捐赠等各方汇集的办学资源,全部用于教学硬件设施的改善和教学软环境的提升,确保教育产出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三、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优势与劣势(一)混合所有制办学优势在目前 100 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IVT 是唯一的一所股份制学校,其股份制经营模式特色鲜明、优势明显。1.有效聚集各方力量办学通过股份制的财产组织形式,将不同形式、种类的资本组合在一起,形成资本集聚,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办学过程中的力量。自学院创办以来,吸引社会资金八千余万元,企业赠送各类教学设备及校园建设改造超亿元,如此充分保证了学院在设备投入上的先进性,为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2.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学院在混合所有制办学过程中,既具有公办院校办学规范、社会信任度高、生源好等优势,同时,也具有民办院校体制机制灵活、办学自由度高、充满生机和活力等优势。尤其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真正实现了全员聘任、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灵活机智。所有教师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且优先考虑有产业背景和企业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所有教师均与学院签署劳动合同,学院对所有教职工进行月度考核、年度考核、合同到期总体考核,采取末位淘汰制度,去除老师的惰性并保持教师团队一定的流动性。另外,学院核心团队持有近 10%的内部职工股,进一步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使学院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树立起“校荣我荣,校旺我益”的观念,增强了主人翁意识。3. “院长负责制”增强创新动力学院章程明确规定, “采取股份制办学,企业化管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探索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产业化的有效途径”。董事会是学院的最高决策机构,院长会议作为执行机构,党委领导下的工会和教代会起到监督保障的作用,基本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即股东投资,企业和高校参与,校长负责管理,这充分激发和增强了学院领导班子不断改革与创新的源动力。4.实施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市场化运行学院始终保持着高度敏锐的市场意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需求为抓手,按照市场经济原理组织学院的行为,通过市场化实现学院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有效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在专业建设方面,坚持专业开发面向产业发展的原则,2013 年以来,学院根据区域产业升级转型,新开设了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审计实务及广告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在管理运行方面,学院导入 ISO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资源管理方面,学院对实物资产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学院教学管理团队做到以能力适应性进行岗位分配,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置;在教学过程管理方面,引入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使教师和学生保持一种市场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学院导入质量经营管理的理念,在日常管理服务方面,学院借鉴新加坡的亲商服务模式;在品质管理方面,学院强化引进工程化和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由“粗放式”管理转向“强化内功”和“练内功”的管理,注重学院的内涵建设,提升学院软实力。(二)混合所有制办学劣势1.教学团队存在不稳定因素由于是混合所有制性质,教师退休后不能享受公办学校教师的退休待遇,教师流动性大。在学院改革过程中,发生两次教师规模较大的流动现象,一次在 1999 年—2000 年期间,学院首次引入民营资本,学院发生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流动;一次是在2010 年—2011 年,学院搬入新校区,面对周边众多的公办院校和一些新办学校,一些青年骨干教师和已经评上副高职称的经验教师流失严重。2.办学资金不足学院成为混合所有制,失去了财政拨款,完全靠学生学费等费用自主运营,在重大教学设备投入上就存在资金不足的状况。尤其是新校区的建设,欠下银行大额贷款,每年巨额的还贷压力对学院进一步发展前行是一重大阻碍。总之,采用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与完全公办院校相比,能够聚集更多社会办学资源,为学院的良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董事会的监督与领导下,能够建立起最敏感的快速反应机制,使学院的办学能够最为贴近社会与市场需要;避免了相关政府机构直接干预办学情况的发生,学院具有更高的办学灵活性与办学自主性,明显优势。与完全民办院校相比,在相关政府机构的指导下,能够把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紧密配合区域发展需要,培养高层次人才,保持学院的正确发展方向不跑偏;能够获取更多的政府投资,获得更优的政策环境;依据非赢利性办学宗旨,学院能够更关注办学质量。混合所有制的体制与机制改革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复杂与艰辛之路,要想使之成为一种产业化办学模式,IVT 才积累了一点经验,真正的成功需要各方的努力和支持。◎编辑 马燕萍院校治理 课题91 - -万方数据
OF
NANTONG
VOCATI O NAL
&
TECHNICAL
SHIPPING
COLLEGEVol.19
No.2Jun.
2020doi :
10.3969/j.issn.1671-9891.2020.02.004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学实践成效提升策略研究— — 以江苏远洋学院为例许进军(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
+际教育学* , 江苏南京 211170 )摘要 :
:
高职*校混合所有制 8 学是深化产教=合 、 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 , 是激发职业教育 8 学活力的应然之举 , 建
立二级学*是混合所有制 8 学的重要探索 %
U 江苏远洋学*为例 , 研究发现 , 混合所有制 8 学在完善人才培养 、 提升 8 学
活力 、 丰富教育资源上发挥出了
n 到的优势 , 但同时也存在着法制法规不完善 、 政策环境难形成 、 利益驱动机制不健全等
亟待解决的问题 。
进一步提升混合所有制 “ 学活力需要注重政策导 — , 完善法律法规 , 强化产权定位 ; 健全增长机制 , 关注
利益驱动 ; 组建混合所有制 “ 学联盟 , 推进试点 ; 制定扶持政策 , 激发地方政府和*校的改革动力 %关键词 :
:
高职院校 ; 混合所有制 ; 校企合作 ; 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 : G710
文献标志码 :
:
A
8 章编号 : 1671-9891
( 2020 ) 2-0018-040 引言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摇篮 , 它凸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 同时以培养符合时代
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 。
然而 , 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起步晚 、 基础薄弱 , 在
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上存在着体制单一 、 权力集中 、 与市场脱节等
以
发挥时代 [
办学体制
是职业教育
的必然趋势 。“ 混合所制 ” 是
的专业术混合所制
在国
制
显 。
然而 ,学上的 “ 混合所
制 ” 能
运用于职业教育的体制
现 “ 混合所
制 ” 办学模式的
是
、院校
业同
的 。
于职业教育中的混合所
制办学模式 , 国
。
2014 年 2 月!6
国
院
在
的国
院
中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要
发展混合所
制职业院校 。
[ 1 ] 2014 年 5 月 2 的 《 国
院
于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
首
•"混合所有制 ”
职业教育界 ,
要 “弓
力
办职业教育 ,
发展
制 、 混合所
制职业院校,允许以 、 、 技术 、 等要
与办学
权 ” 叫国现代职业教育体014 — 2020 年
, “ 弓
业和办职业院校
办混所制性质的二级学院 2019 年 1月 , 国务院印发 《 国职业教育
施案的通
要厚植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 ,推动职业院校行业业形命运同体叽些都为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制
指
向 。在教育发展 、 会需求
策
下,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
如火如荼地
展 , 大批高职院校结自身办学特色寻求
伙伴善办学中存在的
以求最优发展路径 。
由于国
制
性
质原目前在学校层
展
混所制办学度较大 , 很多职业院校选
分办学特色优势的
二级学院或业群与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模业度
同立业二级学院是
混所制的一种
形式 。
以下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在发展混所制办学中的
为例 , 分析其基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混合所有制办学实践路径江苏远洋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公司 ” )是江苏省港口集团旗下一家主要从事远洋货物运输 、 国际货收稿曰期 :
:
2020-05-22基金项目 :
: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 2015SJB325)作者简介 :
:
1978
江苏
港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研究员
第 2 期许进军:职业教 育 混合所有制办学实践成 效 提升策 略 研究一以江苏远洋学院为例19运代理的公司 )
多年来 , 公司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以下简称 “ 学院 ” )
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
2014 年
6 月 , 公司与学院合作成立了江苏远洋学院 , 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实践探索 。
这是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在
深入研究校企融合深度发展的基础上,探索政校行企全面合作的 “ 多点合作共赢型 ” 企业学院合作办学模式
中试点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学的一次尝试 。1.1 资本运作多元化学院为激活企业学院办学活 ,
了 《 企业合作办学资
入理办 ,
江苏远洋学院运行所
的资
地 、 人员 、 科研等资本由学院和公司方共
资成 。
学院
600 平方的校作为江苏远洋学院的办公
学
所
企业
长
职
, 保
职
年20 元立科研
基 , 与企业开展
与技术
, 在校
立员
基地 。
公司
20长
长等技术
与学院
共
混
资
年
企业学院
入
20元的
年入 20 元的企业学院奖学 ,
成
的学 。1.2
理运
代化江苏远洋学院是学院
人
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尝试 ,
有
,
探索边实践 。
为 , 学院
了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 办企业学院实办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
院企业学院
等一系
理办
, 成立江苏远洋学院
作
员
作为江苏远洋学院的
和
,发展
的
,
发展中的
。
学院院长
江苏远洋学院工作员, 公司总理
江苏远洋学院工作员副
江苏远洋学院院长 , 实行员
下的院长
制 , 实所有权和理
权分离 。
企业学院
发展事项由工作员成员共
商民
, 具执行和运
织实 , 参照代企业理模式 ,
执行 、 监督有效制衡 , 形成独立的面向市
的人事 、 财务等理系统 , 完善人制 , 升企业办学的积极性 。1.3 利益分配均衡化校企方共
人才是产融合的核心容 , 但由于学校是利企业的
资源
企业所的人 , 企业是在获得人才的时还
适当的利润 , 两者在各自核心利益方面存在较差异 , 这就建一种行的共利益实方式 。
对学校而言 , 混合所有制办学
了
的育人模式 , 完善了企业学院的
学资源库 , 推
校企
方共
进行战略研究 。
公司而言 ,
获利点在于合作
学 , 将企业文化提前植入到企业学院的
学中 , 缩短了学
入职
的时间 , 降低了企业成本
时企业学院作为其员工的唯一基地 , 获得学院 15% 的
费
惠 , 降了企业员
成本;依托企业学院与学院共同开发社
项目 , 为其他公司开展员
。
在双方遵
互利共赢的原则下 , 通过创新办学体制
制 , 基本实
济效益和社效益双丰收 。1.4
人
社
化江苏远洋学院依托学院
上
业的
资
等 ,
入企业
理
制 ,
时将企业文化
入到人
培养中 , 让学
前适社
作 , 旨在
合企业
的技术技型海人才 。
企业学院通过校企共
理
和
学
, 共
制
人
方
, 共
开发
学资源 , 共
开展在校
制企业员履
和继续育 、 技术开发与
等工作 , 以实校企
育人与共同发展 。
企业真正成了投资方和
方 , 增强了校企合作的合度 , 实企业生产
流程和
过
分融入了人过 , 使学校育的人
合社和企业
)2 混合所有制办学实践问题所在校企共江苏远洋学院的实践在办学制上行了
,
了
一的所有制形式 , 有利
职院校形成政企业的多方入制 , 激活办学活 , 学校人
。
由
模式
探索 ,在一
,
本
“
资多
权多元
自
自
效 ”
理
制的
,
时
有真正
权 、 人事分等核心
,
有正确的
。2.1
政
模
权目前 , 政
混合所有制办学性
以
办学
间的利益关系
有
的
,
关的
20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年定,办学主体就企业学院的建立 、 运行 、 完善 . 大多是通过双方自助协商 , 导致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岀现的法人
地位不明 、 职责不清等问题难以找到有效解决的依据 。
国家缺乏对于企业和学校合作办学的相关政策支持
和路径引导 , 很多公办院校也因担心违反国家政策不
学体
。2.2 专业
导致
面较窄目前,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
的企业学院依托具有行业
和
的业 , 将企业
和
术技合在共同
定的人
方
以
学过程中 ,
学校
学
、 企业
地以及企业有
工作
的
, 助学
地
作中
的技术技以和企业相的企业
是
业局和人不等因的
, 企业有
的人
学校业教学 , 校企合资源不
难以现校企合2.3
不健全导致企业积极性不高企业的
决定
人
目
,
合
目
于公
院校的, 在
行
和业
中
岀
不
的问题 ,
在
定程
也
企业学的
同 , 政对企业的政策
措不到位 , 导致很多企业不愿纯以公为目加
学主体有相应的产学研
成机不真正作为企业法人
现无缝对接 , 使企业学院在办学过程中无法获得必的本来难以现企业的
效益 。2.4 产权不清晰导致不易层混合混合有
学涉不同有产权的融合 。
当前,混合有
职院校产权
尚未建立起来 , 容易岀现产权不明 、 归属不清 、 产权收权脱节 、 产权流通不畅等问题 , 导致产权激励功弱难以现
混合 。
此
于我国产权交易
业中介机构还不发达 , 缺乏科学规范的产评估程序 , 加
育市某些领域缺乏
机导致育产权
流不畅 、 流无序 、 配置效就一方面严重
不同产权主体自
入或者退岀混合有
学 , 另一方面也致使他各种社会本即使想混合也非易事 。3 提升混合所有制办学活力的对策3.1 加大扶持
注重政策导向政
着重发挥在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中的促作
政策
鼓励职院校和企业发展校企合作 , 推进产
合 , 发挥职业院校和企业的
学体
机
政
以
的学校
引入校企合作
的
效
通过对
学的企业
行
收
、 为合作
学助 、 立
合作学
等激励措
企业
职业育的
同政还大
传和推进职业教育面
在各级政领导层尤是育系统 、 育主管部门立发展 “ 混合所有
学
思想 , 通过各种径
社会各方了解 、 同 、 支持 、 混合有
学
的
大职员工对不同有
职院校的
和
有较面 、 正的解
心真正接受和支持职院校的混合
有3.2
完善法
法规
产权定位国家在法
领域
加大对职业
育 、 混合
有
现
等相关法
政策的研
加
岀混合所有
学的法法规
现行法中不
职业育发
的部明合作办学中职业院校 、 行业企业的权责
关系
立企业的合法地位
为
职院校
混合
有
学
明方向
使职业
育
体
有法依解混合有制办学过程中岀现的产权配协商 、 职责定位不明 、 管运
商
、
效评估无
的
面3.3
机
关注校企共同完善
机着解决企业学院学
和企业
不问题,为不同学主体找共同
企业学院
政政策扶持 、 学校
地 、 企业
和
等
径
建立社会
地和
公
加
对
术的
发研
心
术和产业
行业产学研
合
促
术
地
发挥
配置
的
效机
企业学的
推
现代职业
育的
发
第 2 期 许进军: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实践成效提升策略研究一以江苏远洋学院为例21“ 职教 20 条 ” 再次明确要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
为此,地方政府要制定可操作的相
关政策 , 对举办混合所有制的职业院校进行重点扶持 , 以鼓励和帮助试点院校的健康发展 。
比如对现有的混
合所有制学校在招生问题上给予特别照顾 , 指标确定体现自主 , 招生对象扩大范围 , 考试形式
,方式
自主 , 政府
持和
学 , 对
混合所有制
的公办院校在一定程上放开学费的收限制 。
地方政府对办学绩
办学
发展的混合所有制院校给予一定绩效奖励 ,
形式混合所有制院校进行公
;4 结束语公办高职院校
行业
业特
和企业
企业学院 ,
对混合所有制办学
式的
和
试 ,
进
一
校企合作
办学体制的重要
,
现职业教育体系的关一 , 对高职院校的发展 、标的
现以
现
教育
重要作
, 在
的
程
的
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 。
, 在混合所有制办学程
现的混合程
高
范
动不问题 ,
要在
高
职业教育
的
上
大扶持力
,
重政策
,定健
制 , 关
动等方
和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主持&开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EB/OL].(2014-02-16)[2020-05-06]. http://www.xinhuanet.com/poli -
tics/2014-02/26/c_1 195 19457.htm .[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EB/OL].(2014-06-24)[2020-05-08]. 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 -
gyfzqkxwfbh/xgbd31088/Document/1373573/1373573.htm .⑶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 年 ) 》 的通知 [EB/OL].(2014-06-17)[2020-05-09]. http://olR .
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159/201406/170737.html.[4]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EB/0L].(2019-02-13)[2020-05-11].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 -
02/13/content_5365341.htm .(责任编辑:范可旭)Research
on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Mixed
Ownership
School
Running
Practice
------ Taking
Jiangsu
Ocean
Shipping
College
as
an
ExampleXU
Jin-jun(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
Nanjing
211170,
China)Abstract :
:
The
mixed
ownership
school
running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eepen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It
is
a
necessary
step
to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econdary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exploration
of
mixed
ownersh...
相关热词搜索: 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所有制 办学 混合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