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2023年端午节古诗文

时间:2023-02-23 18:05:04  来源:网友投稿

端午节的古诗文1  一、原文  屈原塔  宋代: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端午节古诗文,供大家参考。

2023年端午节古诗文

端午节的古诗文1

  一、原文

  屈原塔

  宋代: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二、注释

  三、翻译

  楚地的人都为屈原感到悲哀,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停止。

  他的精神魂魄飘到了什么地方?只留父老在哽咽哭泣。

  直到今天,在仓绿色的江流上,人们还投下饭食拯救饥饿的鱼龟虾蟹不让它们吃屈原的尸体。

  遗留下来的风俗成了比赛划龙舟,人们哀叫的声音甚至要把楚地的山震裂。

  屈原是古时的豪迈之人,当时慷慨赴死的意图非常强烈。

  世上的俗人怎么能知道他这种想法呢,都以为屈原恋恋不舍,不愿意与这个世间告别。

  南宾县之前属于楚地,山上有留下来的古塔。

  这塔应该是侍奉佛祖的僧人担心屈原的精魂就要消散,所以修建的。

  这件事虽然没有凭据,但这份心意已经很真切了。

  古往今来的人有谁是不死的?没有必要去比较是到底是长寿好还是死亡好。

  人的名声实在是不会消忘的,而身份财富只是短暂的荣盛。

  屈原正是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即使是死也要保持自己的气节与节操。

  四、赏析

  ①楚:楚国,楚地,如今的湖南湖北一带,也泛指南方。

  ②屈原:*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生于公元前340年,死于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相传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

  ③歇:停止,休止。《说文》:歇,息也。

  ④精魂:精神魂魄。

  ⑤沧江:泛指江河,江流,因为水为苍色,所以称“沧江”。沧,水深绿色,通“苍”。

  ⑥投饭:投下饭食喂河里的生物让它们吃饱了就不在吃屈原的遗体。古时荆楚之人有在农历五月初五将煮好的糯米饭和蒸好的粽糕投入江中祭祀屈原的习俗。

  ⑦饥渴:饥饿的鱼龟虾蟹,属偏义复词,特指“饥”。

  ⑧就死:赴死。就,即也。

  ⑨眷眷:依恋反顾貌,带不舍之意。

  ⑩决:别也。

  南宾:忠州南宾县,如今的四川丰都。当时诗人侍父入京做官,途经此地。

  子:指屈原,屈原的精魂。

  沦灭:消亡,消失。沦,没也。

  此事:指诗人猜测造塔原因这件事。

  考:老,长寿。《说文》,考,老也。七十曰老。《说文序》中提到“考”属转注(古代造字方法之

  一)字,“考老是也”,正好呼应前句的“谁不死”,并与后面的“折”产生对比,两字才可以相较。

  折:断,指死亡。

  大夫:指屈原,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担任三闾大夫。

  死节:为了保全气节、节操赴死。《楚辞 九章》:或忠信而死节兮。

相关热词搜索: 端午节 古诗文 端午节古诗文 端午节的古诗文1 端午节的古诗文100个 端午节的古诗文有哪些 端午节的古诗文秀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