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活动的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和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把课内语文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养成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学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读活动方案,菁选3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一、指导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和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把课内语文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养成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学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发展,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分年级进行,初一以《繁星春水》为主,初二以《骆驼祥子》为主,初三以《水浒传》为主。
三、竞赛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四、活动准备
1、学生提前阅读完相关名著,并作好批注,同学间相互交流。
2、各年级准备一份试题,试题根据情况可设置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问答题等。
3、各班进行初赛,选拔出4人代表队参加年级比赛。
4、xx三位老师担任主持、读题,各年级推选两名学生。
5、邀请记分员及监督老师。
6、邀请学校领导参加并做总结讲话。
7、调试音响,无线话筒两个。
8、小黑板两面,每位选手一个桌牌(上面打印选手序号),每班打印“XX班代表队”标志。
五、奖项设置
个人奖:各班奖优秀选手一名,奖励80元,其余参赛选手发一个笔记本。
六、活动过程
1、主持人开场白,介绍领导、嘉宾、记分监督老师及各班参赛选手。
2、宣读纪律要求:
(1)不能再场内随意走动、高声喧哗。
(2)禁止将书本、纸张、手机带入场内。
3、宣读竞赛规则。
4、竞赛。
5、评分,计算比赛名次并颁奖。
6、领导总结讲话。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文化,营造“书香校园”,陶冶“书香孩子”,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中和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
开展广泛的宣传发动,利用班级黑板报、“红领巾”、晨周会时间、家长学校、等*台宣传读书的意义,让学生明确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切实可行读书的方法,让学生读得得法;推荐小学生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让学生读有内容;推广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师热爱读书,如饥似渴地学习的故事,并把他们的名言张贴在教室里。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身上所有一切优秀的品质都要归功于书籍——高尔基。”“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说话——歌德。”使我们的学校营造出一种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三、时间保障
为了确保阅读活动的有序实施,高质运转,充分利用每天早读时间,每周两节阅读课,休息日让学生读书。鼓励并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间活动时间,分散阅读(每天确保15分钟以上)。
四、书源保证
1、《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必读书目,《古诗90 首》要求学生自愿购买,尽量做到人手一册。
2、代课教师捐书每人5册。
一、指导思想:
为打造书香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积极开展20xx年读书节活动。
二、活动主题:
经典润泽生命,好书伴我同行
三、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从“阅读”走向“悦读”;
3、形成读书的热潮,让书香飘满校园;
4、让师生喜爱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做一个有情趣的读书人。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五、活动对象:
五年段各班学生、及语文老师。
六、活动口号:
感受文字之美 尽享读书之乐
七、活动安排:
(一)营造氛围
1、各班主任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2、诵读《经典诵读》及自选内容。
3、4月初,各班应在黑板报上开辟一栏公布本月读书活动安排。4月10日前组织评选“优秀书签”,4月20日前将优秀书签贴在一楼作业展板上。
(二)品味书香
1、确定“年段读书口号”: 感受文字之美 尽享读书之乐。
活动要求:围绕本年段学生读书特点,让全体学生参与设计,自创有个性年段读书口号,写在黑板报上让学生常诵读,记心间。
2、好书推荐阅读沙龙
活动要求:4月份第一周(第六周),各班利用阅读课时间举行一次“好书推荐阅读沙龙”,通过介绍阅读书目和最喜欢的一本书,交流读书的收获,感受阅读的快乐。
3、评选班级、学校两级“悦读之星”及校级“书香班级”。
4、推选作品入编“书香报”。
(三)阅读日当天具体安排:(4月23日)
1、时间安排:
4月23日当天。
2、具体活动:
上午:
(1)参加校读书节总结表彰会。
(2)参加校经典诵读现场演出。节目内容:童话剧表演
下午:
图书漂流
相关热词搜索: 活动方案 阅读 菁选 阅读活动方案 菁选3篇 阅读活动的方案1 推广阅读活动的方案 关于阅读的活动方案 阅读活动实施方案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