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会读、写0。 2、培养学生认真写数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0的两种含义。 教学难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0认识教学设计【10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会读、写0。
2、培养学生认真写数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0的两种含义。
教学难点:0的第二种含义:起点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1个小铁盒子、2个硬币、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师拿出一个装有2个硬币的盒子,给学生看。)
1、师:看,老师带来了一个盒子,盒子里装有硬币,让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听一听,猜一猜,老师的盒子里有几个硬币呢?谁猜对了,老师奖励他一朵幸运星。(摇一摇盒子,发出声音。)
2、生1:有1个硬币。
3、师:他猜得对吗?谁还想猜一猜?
4、生2:我猜盒子里有2个硬币。
5、师:那么到底谁猜对了呢?(倒出硬币,和同学们一起数一数,有2个硬币。)
哦,原来有2个硬币。
(老师装出神秘的样子,把盒子放到背后,将盒子中的硬币全取出,把空盒子举高。)
6、师:同学们再猜一猜,这次老师在盒子里放了几个硬币呢?(再摇一摇盒子。)
7、生:没有硬币了。
8、师:那没有了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吗?(可能有同学说出用0表示,对此要进行肯定和表扬)这就是我们今天新学的知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0的认识吧!(出示课题)
9、出示学习目标:
(1)、0表示有没有的含义?
(2)、教学如何书写0。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一)自主学习,同桌互相展示。
1、独立学习课本的内容。(同桌互相交流、探讨,教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展示。
(二)全班展示,激发冲突
1、全班交流,取得共识
师:看到同学们学得怎么开心,那你们想不想把你所学到的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生1:一个物体也没有,我们可以用0来表示。(板书:0)
生2: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字。
生3:0的书写是从右上角起笔,先向左,再向下,最后收笔和起笔相连。同学们拿起手来一起写一写。(师生一起对空写)
师提示:写0的时候要注意,起笔和收笔一定要相连,不能分开,而且不能有角。
生4:我觉得"0"像鸡蛋、皮球。
生5:我能编首儿歌来记住0呢?数字0,圆圆的,没有角。
生6:(生拿出直尺)发现了0、1、2、3……0在1的前面。
生7:这些数字,是按顺序排的,从0开始越往后数字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也就越远。
生8:"0"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直尺上的哪个数字,这个数字越大,表示这个东西的长度也就越大。(边说边有动作演示)
2、小结:一个小小的0就可以让我们知道这么多的知识,可见知识是多奥妙无穷的。今天我们就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
三、检测成效,拓展延伸
生活中的数学
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那什么时候可以用到呢?大家畅首一言吧!
生1:妈妈买了5个苹果,你吃了5个,还剩0个。
生2:小明有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
生3:跑道的起点也可以用0表示。
四、总结反思,激发求知欲
同学们今天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学习目标,老师是打心里高兴着。大家就带着所学的知识去找一找0吧,好吗?
教学目标:
1、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2、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的不同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5个数字宝宝吗?今天这几个数字宝宝打盼的可漂亮啦,你们想去看看吗?(打开课件,让学生认数字)
这几个数字宝宝和动物们玩的可开心了,正在它们玩的最起劲的时候,突然从森林里传来了一阵哭声,谁在哭呀?(出示0)原来数字宝宝0它今天被数字宝宝5欺负了,数字宝宝5说:在这里面我是最大的数,0是最小的,它是个没用的宝宝,所以大伙儿都不和它玩了,同学们,你们认为5说的对吗?0到底有没有用呢?今天就让人我们一起来认识0吧!(板书:认识0)
二、新授。
师:在这片美丽的森林里,住着几只可爱的小兔子,他们在忙些什么呢
(一)教学例题3。
1、出示主题图,小兔子采蘑菇——————
点名说说主题图
根据回答板书:3 2 1 0
小结:0也和3,2,1一样,也是一个数字。
师:小兔子采完蘑菇又去拔萝卜了。
2、地上有4个萝卜,用数字宝宝几表示(4)
3、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
提问:萝卜拔完了,地上没有萝卜了,你想到了哪个数?(0)
小结:一个都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0就表示一个也没有。
板书:0表示没有(读两遍)
4、举例说身边的0(老师先说两三个例子)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用你们身边的事情来表示0吗?同桌的`小伙伴一起说一说,看谁说的多,说的好。
5、小组合作说一说身边的0。
师:谁愿意把你说给同桌的例子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好吗?(点名说)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么多的0都表示没有,其实这个0除了没表示没有,它在生活当中还可以表示其他的意思。
(二)教学例4。
1、认识直尺上的0。
师:老师这儿就有一把尺子,尺子上面就有数字宝宝0,0在这儿它不是表示没有。
引导起点:仔细观察这把尺子,发现0排在什么位置?
0排在最前面,最前面也就是开始的位置。从0开始也可以说以0为起点,到1就表示1,从0开始到2就表示2,从0开始到3就表示3——
引导得出并板书:0表示起点(读两遍)
2、说说生活中的0
这个0出现在尺子上它表示起点,它还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的很多地方,那你在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见到过0呢?(说说生活中的0)
3、学习写0
0的作用这么大,那你们有没有认真地观察过这个0呢?你觉得它像什么呢?
(让学生说一说)
这个像鸡蛋一样的0该怎么写呢?
(1)让学生写0(先示范)
(2)让学生在卡片上写0。
(3)排顺序(用卡片摆一摆)
三、练习巩固。
(游戏环节。)
智慧岛闯关(这是一座神奇的智慧岛,我们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才能登上去,你们准备好了吗?
1、砸金蛋认数。
2、看图写数。
3、挑战题。
四、全文总结。
1、你们还记得刚才那个骄傲的5吗?它原来说5是个没有用的宝宝,你们觉得它说的话有道理吗?你能把0的用处说给5听听吗?(学生总结)
2、结束升华德育:唐老师也想对你们说:我们不能像5那样骄傲,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学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3、这节课你们学到了这么多有关0的知识,那你们喜欢0吗?课后同学们去生活中多找找0吧,说不定还能发现0更多的用处。
板书设计:
0的认识
0表示没有0表示起点
3 2 1 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②、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要礼貌待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均分"的含义。
三、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纸条、磁铁
学具:数字卡片、小棒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引入
①、激趣
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东西,通过分东西学习新本领,好吗?
动手实践一: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也就是2堆;
(2)学生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学生汇报
提问:谁愿意说说他是怎样分的?(学生说,教师板书,在学生说的时候注意鼓励有创新的)
(4)教师指着上面四种分法提问:这四种方法中有一种比较特别,你们发现了没有?
(5)请学生说,并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6)教师归纳指出:最后一种分法中每份的数字卡片数同样多,都是4张。(教师板书:同样多)
2、引入
动手实践二:
①、教师明确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4份,也就是4堆,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②、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检查、指导;
③、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把8个磁铁分成4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④、学生分完,教师提问: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是几个?教师指着学生分的磁铁说: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均分。(教师在磁铁下贴出纸条,学生齐读一次)
2、探索新知
1、学习例2
(1)、创设情境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一天,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来到老马家作客(课件出示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老马非常热情的招待他们,拿出6个又大又红的桃子(课件出示6个桃子),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看见了都馋得直流口水,老马心里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这三个小鬼一定会吵翻天,所以老马想请我们206班的小朋友帮帮忙,把桃子分好,不过在动手之前有两个问题考考大家:①、是要大家把6个桃子分成几份?(当学生说3份时,教师出示3只盘子)②、该怎样分?
(2)、动手实践三: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数字卡片代替桃子动手分。
(3)、观看动画演示分桃子的过程
教师:在同学们分的时候,老马也在分,下面看看老马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第一次分的过程)提问:每盘放了几个?分完了吗?继续分。(课件演示第二次分的过程)提问:老马分了几次才分完?第一次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第二次每盘又放几个?
(4)、动手实践四:
现在请同学们学老马的样子分一次?
(5)、学生上台演示分的过程
教师:谁愿意上台分给大家看?(用磁铁演示)
(6)、教师归纳小结:把6个桃子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的同样多,就是把6个桃子*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做。
2、学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①、除号
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叫除号(板书:÷),先写横,横要写*,然后上下各一点,两个圆点对齐。
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把要分的东西的总数6写在除号的前面,*均分的份数3写在除号的后面,除号表示*均分,每份分得2个,2写在等号的后面。(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整道算式读作“6除以3等于2”(板书,全班齐读一遍),学生读“8÷4=2”进行巩固。
表示把6*均分成3份,每份是2,(板书,学生齐读),学生说“8÷4=2”的意义。
3、形成练习
(1)、做“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一小题
①、读题,理解题意
请一名学生说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②、动手实践五:
学生根据题意进行操作并填出算式。
③、观看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分小棒的过程。提问:总共分几此?第一次每堆放几根?
④、指导列式
要把12根小棒*均分成3份,求每份几根该用12除以几?等于几?
为什么除以3?
算式中的12表示什么意思?除号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2)、做“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二小题
①、学生独立做
②、集体订正
把12根小棒*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根该如何列式?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③、比较一、二两题
为什么第一小题是除以3,而第二小题除以4?
(3)、做补充练习
教师把10本作业本*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得几本?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说说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
4、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分东西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
5、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二的第一题
6、板书设计(略)
五、教学设计说明
1、教材分析。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均分"的含义。例2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均分"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均分",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均分"的过程清
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②、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③、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语言表达能力;
④、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对除法的浓厚兴趣;
⑤、教育学生热情待人。
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难点:理解*均分的含义。
3、教学设计
①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1)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大认知规律;
(2)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
(3)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
②教学设计的几个层次
(1)由同样多引出*均分
在此安排了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二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均分"。
(2)用"*均分"指导操作
在教师讲完故事后,让学生把6个桃*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就用刚学的"*均分"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3)解决如何"*均分"
上一实践只是让学生尝试着*均分,并没有告诉学生如何才是*均分,在学生操作之后,观看老马分的过程,在模仿老马的分法进行分,最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帮助学生解决了*均分。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理解“0”的三种含义,会读、会写“0”。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学习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学习难点】
0的书写方法,理解“0”的含义
【学具准备】
3支铅笔、直尺、田字格本
1—10的数字卡片
【问题导航】
如果盘子里一共有3个苹果,分给妈妈1个,还剩()个;再分给爸爸1个,还剩()个;自己又拿了1个,盘子里还剩下()个苹果呢?
【学习过程】
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0个数字,那么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好不好?现在老师说数字请同学拿出老师说的数字卡片,看谁拿的快并且对。(老师依次说出5个数字,学生从学具袋拿出数字卡片,教师根据情况作出评价)
师:现在老师手中有3支铅笔,我把一支给了__X同学,把一支给了__X同学,把一支又给了__X同学,那么我现在手中一支铅笔也没有了,用什么数字表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数字【板书:“0”认识】
2、揭示第一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老师手中有3支铅笔,分别分给了3位同学,现在我的手中一支铅笔也没有了,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读作:零。【板书: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读作:零。】(学生齐读)
师:那么“0”怎么写呢?请大家伸出手指,跟着老师写。
师:在田字格内书写“0”(提前画好田字格),边写便告诉学生书写要求。(强调注意的地方:从右上角起笔,向左,向下,收笔,和起笔相连。)
学生在课本第9页,练习描红。
3、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也没有”,就用数字“0”表示。同学们手里都有一把小直尺,举起来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小组交流汇报)师总结:我们在直尺上也发现了数字0,看到0在直尺的最前面,并且0排在1的前面。因为0表示一个也没有,0比1小。我们还可以看到直尺上有一格一格的,像这样一格一格的是尺子上的刻度,0在直尺上到底表示什么呢?(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师:0在尺子的最前面,在第一个刻度线上表示起点。【板书:起点】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直尺上的哪个数字,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多少。
讨论:
1、在运动会上你看见过赛跑吗?110米栏世界冠军刘翔站在跑道的哪个位置可以用0来表示?
2、看见过跳远吗?运动员在哪个位置开始起跳?能用0表示吗?
4、揭示第三种含义──分界线
师:我现在手中拿的是一个温度计(教师出示温度计),通过观察在温度计上也能找到“0”,那么这里的“0”表示什么呢?(生交流)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现在红色液体在零刻度线的什么位置?【学生观察后交流】师总结:现在红色液体最高位置在零刻度线的上方。
师:,我们再把温度计放在冰块上(教师演示),请大家再看一下红色液体在零刻度线的什么位置?【学生观察后交流】。
师总结:现在红色液体最高位置在零刻度线的下方,这时我们会看到红色液体的最高位置会迅速下降,在零刻度线的下方,也就是说:温度计上面的“0”表示分界线,上面表示零上温度,下面表示零下的温度。好了,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字“0”,那么我们一块总结一下,0的三种含义。谁来说说?
5、课堂练习:
(1)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0”,并进行书写展览(各队选举写得最好的,8队参加,再选出书写最优秀)
(2)课本第10页1题、2题。(学生填在课本上)
(3)第11页5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方法,注意强调学生一个球也没进去,也可以用0来表示)
6、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为什么?(学生谈收获)
7、布置作业:写数学小日记。
你能用0说几句话吗?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掌握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0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学习重点:
初步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学习难点:
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过程:
一、故事引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讲《狼来了》的故事:在北方有一个小山村,村里住着一个放羊娃,放羊娃每天都要把羊赶到对面的山坡上吃草,傍晚的时候才回来,这一天,他把羊群赶到了山坡上,羊儿们自己边走边吃,放羊娃躺在草地上看着蓝天白云发呆,实在是无聊的很,便想了个注意捉弄人,他在山坡上大声喊到:“狼来了,狼来了,狼来吃羊了”大家正在农田里干活,听到他的喊声,都匆匆跑来帮助放羊娃,(5个人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他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哈哈,我是骗你们的,哪里有什么大灰狼”农夫们气得扭头走开了。第二天,放羊娃又来放羊,感觉无聊的很,他又对着山坡喊:“狼来了,狼来了,“农夫们又相信了,又有4个人扛着锄头铁锹匆匆跑来帮助他”,(4个人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放羊娃大笑着说:“你们真傻,根本没有狼来”,第三天,放羊娃没事还是对着山坡喊:“狼来了,狼来了”可是村里再也没有人来帮助他了。没有人我们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生答“0”,好,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说不尽的0”(板书课题)。
师总结:小孩由于说谎结果:羊全部被狼咬死,自己也差点被狼吃掉,我们大家不能说谎,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二、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探究
1、找生活中的0
由于小男孩的不诚实,羊全部被狼吃掉,没有羊了可以用0表示,那么0除了表示没有之外还表示什么呢?大家回忆一下生活中在哪见过0?(让学生尽情地说)
2、0表示起点
刚刚有同学说直尺上也有0,你们都找到了吗?指给同桌看一看。
师:同学们请大家认真观察直尺,你还发现了什么?生:这些数字,是按顺序排的。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右边数字越大,也就是说,数越大,离0也就越远。A、从0到1是一段,用数字1表示;从0到2是两段,用数字2表示;从0到3是三段,用数字几表示?从0到4是几段?用数字几表示?;从0到5呢?
师:刚才我们数数的时候都是从几开始的?0还在1的前面,那这里的0还是表示没有吗?那0还可以表示什么?人们在用直尺量东西的时候,都是从0开始,0在这里表示什么?(起点)。用直尺量东西,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直尺上另一端到哪个数字,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多少。这个数字越大,表示这个物体的长度也就越长。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0除了表示直尺的起点,“0”还可以表示什么吗?
想想学校操场上的赛跑跑道,有没有见到0呀?看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注意强调:尺子的“0”起点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三、延续故事情境,学习0的加减法
(一)每个人都会做错事,但只要知错就改仍是好孩子。经过村长的教育,放羊娃决定改过自新不再骗人了,于是村长就决定送给放羊娃1只羊,现在放羊娃有几只羊,怎样列式表示?
村民见村长送放羊娃羊了,第二天,有一个村民,也送了他一只羊,现在放羊娃有几只羊呢?怎样列式表示呢?到了第三天,又有村民送给放羊娃一只羊,现在放羊娃有几只羊呢?怎样列式计算?如果每天都有人送给他一只羊,到了第五天,放羊娃该有几只羊呢?
(二)放羊娃又有羊了,于是还是每天都带着羊儿去山坡上放羊
1、有一天,放羊娃去山上放羊,山坡的东边有3只羊在吃草,西边有2只羊在吃草,现在放羊娃一共有几只羊在吃草呢?怎样列式计算?
2、不一会西边的2只羊都跑到了东边,现在一共有几只羊在吃草呢?怎样列式计算?
3、时间长了,放羊娃觉得无聊极了,于是呼呼大睡起来。等他睡醒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羊不见了踪影。现在还有几只羊呢?怎样列式计算?5—5=0进一步渗透思想教育:要求孩子要认真做事,不能粗心大意。
四、趣味数学故事:零先生漫游记
传说最早的时候,数字界像一个大鸡蛋,里面混沌一片,乱七八糟,分不清正数负数,有理无理。人们只知道有数学这个东西,但谁也讲不出是什么。这一坛子东西中孕育着一个伟大的英雄,这就是开天辟地的0。0在数字中是最小的,但是也是最有力量的。“0”先生在鸡蛋中沉睡了足足54亿年零几千万年,终于在8世纪左右醒了过来。他睁开他的唯一的眼睛,只觉得身旁漆黑一片,这时各样的兄弟都在他的身边乱窜。他想直起腰,但是连将自己舒展一下都不可能,他生气极了。0是一个神奇的数字,他可以随便改变身边的状态。在“0”转念一想的时候,他的身边就出现了一个与生俱来的——和+,他抓起后,把这两样东西组合成了—+,这就是一把斧头,他抓住斧头,用力一挥,只听一声巨响,鸡蛋骤然破裂,所有的数字都*了出来。其中负的东西向下沉,正的东西向上飘,一半变成了地,一半变成了天。
“0”高兴极了,但是他害怕天地会重新合拢到一起去,所以他就撑着正数和负数,但是他错了,正数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负数越来越多,越来越低,圆滚滚的O从此就被拉成了0。在最后,英雄满意了,但也筋疲力尽了。数字们都要推举他为国王,“0”喜欢过不受束缚、自由自在的日子,便婉言谢绝数字们的好意。从此以后,数字们为了敬重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便尊称他为“0”先生。
“0”先生过着神仙般独来独往的.日子,有一天,“0”先生突然心情大好,想看看它所创立的子民——数字都在干些什么,于是,它到世界各地去巡查,结果是他感到又喜又忧,喜的是他发现人们就不再用绳子,泥板,贝壳了,而使用*数字了。忧的是人类认为0不是最小的数字,也不是最大的数字,而是一个没有影子,没有尾巴的数字。特别是一些小辈们谈到他不是微微一笑,就是摇摇头,这使他感到特郁闷。但是,“0”先生是个谦和的人,他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他又开始过他悠闲自在的日子。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准确体验0认识0,掌握0的写法。
2.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
3.使学生初次感知0的含义,正确地理解。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0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学具盒、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1.出示小猴正准备吃盘子里的2个桃子的投影片。
投影片上有一只猴子,一个盘子放了两个桃子。(板书:2)
小猴正准备干什么?(小猴正准备吃桃子。)
2.出示小猴吃了一个桃子的投影片。
图上小猴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还剩1个桃子。(板书:1)
3.出示小猴吃桃的第三幅影片。
小猴又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又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有的学生会说吃了0个桃子。)
教师小结: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这个数字读作“0”,“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含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了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您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看谁说得最好。讨论后,指明4~5人说说。
二、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直尺。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这里还可以表示什么?
2.出示直尺放大图。
请大家看放大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
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因为0是起点。)
指名数直尺上的数:从0~5。齐读:0~5,5~0。
三、教学0的书写
教师边范写边说: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成椭圆行。(学生书空写0三遍,注意笔顺。学生在书上练习格描写0。)
四、有关0的加、减法。
1.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
“我们已经知道了0是一个数,所以它也像其他数一样可以进行计算。下面我们就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小猴看见盘里有2个桃,他吃了一个,还剩几个?算式是:2-1
吃2个呢?算式是:2-2=得几?为什么?
看小鸟图列式计算。为什么?
练习4-4=2-2=5-5= 1-1=
你有什么发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2.一个数加0。
出示青蛙图。看图你知道了些什么?
一共有几只青蛙?你怎么知道的?
算式是:4+0=得几?为什么?
练习2+0=3+0=5+0=
从以上算式你知道了什么?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想一想0+4、0+3、0+5等于几?
从这几道题中可以看出什么?(0加上一个数,还得那个数。)
想一想0+0等于几?
(3)一个数减去0。
想一想5-0等于几?(……)
5-0就是从5个东西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去掉,所以还是5。
板书:5-0=5
4-0、3-0、2-0、l-0等于几?为什么?0-0等于几?
五、小结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数字0,知道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就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起点。我们还学会了0的写法,要注意,写0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写得要圆滑,不能有棱角。最后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也得原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六、课后小记:
0的书写是一个难点,教学是要示范指导,学生有的写得很生硬,有的象画圈。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上册第29页、第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主自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和兴趣。在探索研究活动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0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有关0加减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数字卡片,玻璃珠,杯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0)
猜数游戏
师在杯子里放玻璃珠,小朋友,猜一猜,杯子里放了几颗?看谁猜得最准确。最后一次杯子里没有放玻璃珠,猜的颗数用0来表示。
二、新授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0更多的知识。(出示课题)
(二)1、0表示没有
(1)课件出示教科书P29的猴子吃桃图。
师:小猴子看见又大又红的的桃子,它会做什么呢?(同桌互说)
师:盘子里有两个桃子,用几来表示?(用2)吃了一个桃子,剩下几个,用数字几来表示?(用1)又吃了一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用0)“0”表示什么?(没有)
师: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什么也没有,就用0来表
示、(板书:没有)
(2)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遇到没有的时候会用0来表示的例子。2、0表示起点
(1)师:小朋友,你们想一想,0是不是只能表示没有?(出示
直尺图)
师:看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谁能告诉大家?
我们发现0写在哪儿?
它表示什么?
师:是呀,这里的0表示起点,到二年级学习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一般以0作为起点进行测量。
(2)让学生举一些0表示起点的例子。
3、学生举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见到“0”。
(三)“0”的写法
1、师:大家看一看,说一说,这个“0”的形状像什么?
2、师指导写法,边示范边讲笔顺要点,学生书空。
3、指导后,学生练写。
4、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
(四)教学有关“0”的计算
1、课件出示P29青蛙图
师:你们看到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池塘里第一块荷叶上有4只青蛙,第二块荷叶上没有青蛙,要求一共有多少只青蛙?你会列式吗?板书列式:4+0=4
师: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列式0+4=4)让学生观察这两道式子,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小结:从4+0=4和0+4=4的算式中可以知道一个数加上0或者0加上一个数,都得原来的那个数。让学生举一些以上这样的例子。
2、课件出示:荷叶上有4只青蛙,后来4只青蛙都跳走了。(让学生说说图意)
师:荷叶上有4只青蛙,后来4只青蛙都跳走了,还剩多少只青蛙?
你会列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4=0
3、练习:列式计算。
老师手上有2支铅笔,送给一位小朋友2支铅笔,老师手上还有几支铅笔?让学生根据这情景列出式子。
2-2=0(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列式)
4、让学生计算。
5-5=
师:小朋友,你们观察这三道式子,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
小结:两个同样多的数相减,都得0。5、想一想5-0=()
师:5减0表示什么意思?(就是从5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说5个东西一个也没有减去,还是5个东西,所以5减0等于5。)问:谁会算?
5-0=5(板书)
小结: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来的那个数。6、指导学生看书。
7、师生共同小结说说学到什么知识。
三、巩固练习
第一关:把下面的数字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教科书P30第2题。)
指名演示,并说一说是按什么顺序来排列的。
第二关:看图写算式。(教科书P30第3、4小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们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书设计: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04+4=04-4=05-0=5
没有0+4=42-2=0起点5-5=0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上册第29页、第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主自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和兴趣。在探索研究活动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0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有关0加减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数字卡片,玻璃珠,杯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0)
猜数游戏
师在杯子里放玻璃珠,小朋友,猜一猜,杯子里放了几颗?看谁猜得最准确。最后一次杯子里没有放玻璃珠,猜的颗数用0来表示。
二、新授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0更多的知识。(出示课题)
(二)1、0表示没有
(1)课件出示教科书P29的猴子吃桃图。
师:小猴子看见又大又红的的桃子,它会做什么呢?(同桌互说)
师:盘子里有两个桃子,用几来表示?(用2)吃了一个桃子,剩下几个,用数字几来表示?(用1)又吃了一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用0)“0”表示什么?(没有)
师: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什么也没有,就用0来表
示、(板书:没有)
(2)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遇到没有的时候会用0来表示的例子。2、0表示起点
(1)师:小朋友,你们想一想,0是不是只能表示没有?(出示
直尺图)
师:看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谁能告诉大家?
我们发现0写在哪儿?
它表示什么?
师:是呀,这里的0表示起点,到二年级学习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一般以0作为起点进行测量。
(2)让学生举一些0表示起点的例子。
3、学生举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见到“0”。
(三)“0”的写法
1、师:大家看一看,说一说,这个“0”的形状像什么?
2、师指导写法,边示范边讲笔顺要点,学生书空。
3、指导后,学生练写。
4、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
(四)教学有关“0”的计算
1、课件出示P29青蛙图
师:你们看到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池塘里第一块荷叶上有4只青蛙,第二块荷叶上没有青蛙,要求一共有多少只青蛙?你会列式吗?板书列式:4+0=4
师: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列式0+4=4)让学生观察这两道式子,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小结:从4+0=4和0+4=4的算式中可以知道一个数加上0或者0加上一个数,都得原来的那个数。让学生举一些以上这样的例子。
2、课件出示:荷叶上有4只青蛙,后来4只青蛙都跳走了。(让学生说说图意)
师:荷叶上有4只青蛙,后来4只青蛙都跳走了,还剩多少只青蛙?
你会列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4=0
3、练习:列式计算。
老师手上有2支铅笔,送给一位小朋友2支铅笔,老师手上还有几支铅笔?让学生根据这情景列出式子。
2-2=0(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列式)
4、让学生计算。
5-5=
师:小朋友,你们观察这三道式子,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
小结:两个同样多的数相减,都得0。5、想一想5-0=()
师:5减0表示什么意思?(就是从5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说5个东西一个也没有减去,还是5个东西,所以5减0等于5。)问:谁会算?
5-0=5(板书)
小结: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来的那个数。6、指导学生看书。
7、师生共同小结说说学到什么知识。
三、巩固练习
第一关:把下面的数字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教科书P30第2题。)
指名演示,并说一说是按什么顺序来排列的。
第二关:看图写算式。(教科书P30第3、4小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们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书设计: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04+4=04-4=05-0=5
没有0+4=42-2=0起点5-5=0
教学目标:
1、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2、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的不同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5个数字宝宝吗?今天这几个数字宝宝打盼的可漂亮啦,你们想去看看吗?(打开课件,让学生认数字)
这几个数字宝宝和动物们玩的可开心了,正在它们玩的最起劲的时候,突然从森林里传来了一阵哭声,谁在哭呀?(出示0)原来数字宝宝0它今天被数字宝宝5欺负了,数字宝宝5说:在这里面我是最大的数,0是最小的,它是个没用的宝宝,所以大伙儿都不和它玩了,同学们,你们认为5说的对吗?0到底有没有用呢?今天就让人我们一起来认识0吧!(板书:认识0)
二、新授。
师:在这片美丽的森林里,住着几只可爱的小兔子,他们在忙些什么呢
(一)教学例题3。
1、出示主题图,小兔子采蘑菇——————
点名说说主题图
根据回答板书:3 2 1 0
小结:0也和3,2,1一样,也是一个数字。
师:小兔子采完蘑菇又去拔萝卜了。
2、地上有4个萝卜,用数字宝宝几表示(4)
3、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
提问:萝卜拔完了,地上没有萝卜了,你想到了哪个数?(0)
小结:一个都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0就表示一个也没有。
板书:0表示没有(读两遍)
4、举例说身边的0(老师先说两三个例子)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用你们身边的事情来表示0吗?同桌的小伙伴一起说一说,看谁说的多,说的好。
5、小组合作说一说身边的0。
师:谁愿意把你说给同桌的例子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好吗?(点名说)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么多的0都表示没有,其实这个0除了没表示没有,它在生活当中还可以表示其他的意思。
(二)教学例4。
1、认识直尺上的0。
师:老师这儿就有一把尺子,尺子上面就有数字宝宝0,0在这儿它不是表示没有。
引导起点:仔细观察这把尺子,发现0排在什么位置?
0排在最前面,最前面也就是开始的位置。从0开始也可以说以0为起点,到1就表示1,从0开始到2就表示2,从0开始到3就表示3——
引导得出并板书:0表示起点(读两遍)
2、说说生活中的0
这个0出现在尺子上它表示起点,它还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的很多地方,那你在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见到过0呢?(说说生活中的0)
3、学习写0
0的作用这么大,那你们有没有认真地观察过这个0呢?你觉得它像什么呢?
(让学生说一说)
这个像鸡蛋一样的0该怎么写呢?
(1)让学生写0(先示范)
(2)让学生在卡片上写0。
(3)排顺序(用卡片摆一摆)
三、练习巩固。
(游戏环节。)
智慧岛闯关(这是一座神奇的智慧岛,我们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才能登上去,你们准备好了吗?
1、砸金蛋认数。
2、看图写数。
3、挑战题。
四、全文总结。
1、你们还记得刚才那个骄傲的5吗?它原来说5是个没有用的宝宝,你们觉得它说的话有道理吗?你能把0的用处说给5听听吗?(学生总结)
2、结束升华德育:唐老师也想对你们说:我们不能像5那样骄傲,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学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3、这节课你们学到了这么多有关0的知识,那你们喜欢0吗?课后同学们去生活中多找找0吧,说不定还能发现0更多的用处。
板书设计:
0的认识
0表示没有0表示起点
3 2 1 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准确体验0认识0,掌握0的写法。
2.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
3.使学生初次感知0的含义,正确地理解。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0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学具盒、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1.出示小猴正准备吃盘子里的2个桃子的投影片。
投影片上有一只猴子,一个盘子放了两个桃子。(板书:2)
小猴正准备干什么?(小猴正准备吃桃子。)
2.出示小猴吃了一个桃子的投影片。
图上小猴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还剩1个桃子。(板书:1)
3.出示小猴吃桃的第三幅影片。
小猴又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又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有的学生会说吃了0个桃子。)
教师小结: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这个数字读作“0”,“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含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了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您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看谁说得最好。讨论后,指明4~5人说说。
二、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直尺。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这里还可以表示什么?
2.出示直尺放大图。
请大家看放大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
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因为0是起点。)
指名数直尺上的数:从0~5。齐读:0~5,5~0。
三、教学0的书写
教师边范写边说: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成椭圆行。(学生书空写0三遍,注意笔顺。学生在书上练习格描写0。)
四、有关0的加、减法。
1.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
“我们已经知道了0是一个数,所以它也像其他数一样可以进行计算。下面我们就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小猴看见盘里有2个桃,他吃了一个,还剩几个?算式是:2-1
吃2个呢?算式是:2-2=得几?为什么?
看小鸟图列式计算。为什么?
练习4-4=2-2=5-5= 1-1=
你有什么发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2.一个数加0。
出示青蛙图。看图你知道了些什么?
一共有几只青蛙?你怎么知道的?
算式是:4+0=得几?为什么?
练习2+0=3+0=5+0=
从以上算式你知道了什么?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想一想0+4、0+3、0+5等于几?
从这几道题中可以看出什么?(0加上一个数,还得那个数。)
想一想0+0等于几?
(3)一个数减去0。
想一想5-0等于几?(……)
5-0就是从5个东西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去掉,所以还是5。
板书:5-0=5
4-0、3-0、2-0、l-0等于几?为什么?0-0等于几?
五、小结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数字0,知道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就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起点。我们还学会了0的写法,要注意,写0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写得要圆滑,不能有棱角。最后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也得原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六、课后小记:
0的书写是一个难点,教学是要示范指导,学生有的写得很生硬,有的象画圈。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设计 0认识教学设计【10篇】 0的认识教学设计1 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教学设计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