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的经典散文1 春节,是我国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已经融进了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已经成为客居他乡的游子们内心迸发出的共同心声,就是历经千辛万苦、千难万险,也要千方百计回家过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春运经典散文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春节,是我国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已经融进了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已经成为客居他乡的游子们内心迸发出的共同心声,就是历经千辛万苦、千难万险,也要千方百计回家过年,陪伴父母,祭拜先人,相聚亲朋,不再让父母双亲翘首企盼、望眼欲穿;不让亲朋好友面带失望、留下遗憾。
赶回家过年的人流中,有在外上学的,有在外打工的,有在部队当兵的,有因公出发而归的,有探亲访友而返的……“学生流”、“务工流”等都在流动,从九百六十万*方公里的四面八方赶回家过年,他们共同的心愿和执着的行动自然就涌起了“春运潮”。春运潮涌,世界瞩目,已经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大迁徙,让国内外为之惊叹。
现实的春运情况已让我们感受到,今年的春运与往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支支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正从全国各地向着“家”的方向迁徙,从铁路运输、空运、海运到汽运,都像往年一样忙个不停,今年的春运,高铁成为出行的首选;中央电视台、等各大主流媒体到各省市的媒体,都把春运的消息作为重要新闻播报,这是职责使然;从全国的流动人口到他们的每个家庭成员,也都在热切地关注着春运的消息,亲人所归,这是亲情所牵。而我所关注春运的缘由,就是想写一写春运随笔,因春运所带来的“奔波、劳碌、焦急、等待、拥挤”等字眼始终在我心中涌动,在我脑海里涌起了“春运潮”。
带着这种想法,最近这段时间,我便提早关注着《中央电视台》及相关媒体何时播报相关春运的消息。由此,勾起了我许多联想和往事,我所耳闻目睹及亲身经历春运的镜头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火车站上,可真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一个挨着一个,简直透不过气来,这样的气氛本身就会给人带来紧张、焦急,带来惶恐,让人看了“堵”不忍睹。
还有的冒着刺骨的.寒风、排着长龙在焦急地等待购买车票,头顶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脚踩着厚厚的雪地,再大的雪也挡不住回家的路,看着这样的场景,着实令人心酸。
看到这样的镜头,我的思绪起伏,往年春运的镜头,涌入我的脑际:一位大约六十多岁的老人,赤着双脚、双手扯着警察的衣袖,跪倒在警察面前,这是老汉在火车上挤得受不了了,而跳下火车向警察求救。回想起这样的镜头,心里感到真不是滋味。
还有这样的镜头:许多乘客怕挤不上火车,就从窗口上爬进去,窗口上挤不进去,几个护送人员抬着把他从窗口推进去,记得有的还挤掉了鞋子,也全然不顾,因为她已挤上了回家的车。
还有的外来务工人员为了赶回家过年,坐了火车倒汽车,倒了汽车再坐摩托车、自行车,有的还步行走很长、很长的山路,这回家的路究竟有多长?
还有的农民工把摩托车当作回家过年的工具,骑着自己的或租来的摩托车,狂奔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往家赶,旅途的艰辛、危险全然不顾了。
我还记得有一年春运,有几个农民工因买不到车票,徒步上千里,在大年三十的深夜才赶回家,走破了皮鞋,双脚血泡淋淋,真是:一双血脚走千里,只为一时亲情聚。这是何等的艰辛和心酸?
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因买不起或买不到火车票,仍然蜗居在那个打工的城市,看着一拨儿、一拨儿的人群都赶着回家过年,自己孤守在城市的角落,心里倍受冷落之感,当响起一阵紧似一阵的过年鞭炮声的时候,只好面朝家乡的方向,含泪向亲人拜年。
所有这些奔波、劳碌、拥挤,都是为了圆一个梦,作为子民,为了发扬中华民族过春节的传统;作为子女,为了回家陪伴父母、亲人过个团圆年,为了在大年三十这天的亲情团聚,享受人间天伦之乐。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部队士兵春节探亲的经历,部队里有规定,服役三年以上的士兵就有探家期,过了三年服役期的士兵,都愿意延到春节前探家,回家探望父母双亲,给亲朋好友拜年,于是,也就成了当兵人探家的最好时机,可事情往往具有两重性,最好的探家时期也是交通最拥挤的时期,这是当兵人探家最头痛的时候。假若不回家吧,在部队苦苦等待、盼望了三、四年,好不容易盼到了探家期再错过了,就如同到了手的好事又丢了,多可惜!加之年老的父母在家日日盼、月月盼、年年盼,盼着儿子回家看看,你忍心不回去吗?假若回家吧,一想到买票难、想到坐车的拥挤就堵得心里满满的,一想到在车上站七、八个小时就开始心累,回家的好心情也打了折扣。买票难难在春节期间买车票的多了,是*时几倍甚至数十倍的。车上拥挤因有些人只买了站台票,到了车上补票,就把本来有车票的挤得上不去车。没办法,战友之间互相帮忙,每当战友探家的时候,就会有两、三名战友主动“保驾护航”,护送到火车站,直到送上车为止,遇到从车门上挤不上车的时候,只好几人抬着从窗口推进去,也因为当兵的探家期太珍贵了,有许多战友还是回去找对象,耽误不得。
从绿皮车箱,到和谐号动车,再到造价高昂的高铁,每年春运依旧是热热闹闹的上演,不断刷新数字的客流量,上演倒票‘大’戏的‘老黄牛’,趁着人多变傻的机会,乘机而出的‘黑出租老大’,还有那可歌可泣的铁路基层劳动者们,再有到处拿着摄像机、话筒的记者‘战士们’,一场轰轰烈烈的春运大戏开演了,一幕幕感人的回家画面,手里拿着车票的一对小青年说“今年去我父母那过年,春节嘛,就是全家人团团圆圆的,今年领着媳妇回去,让老人家也高兴高兴。”;坐在雍肿的编织袋上,因长期劳累,脸上略有倦色的农民工说:“今年买上车票了,这就准备回家了,回家看看媳妇、孩子,过完年再回来。”
候车厅里,人如蚁,你扛我挤的,此喊彼叫,春运的‘交响乐’不间断的回响在空荡的候车厅上方,为春节凑起了让人心焦等待、喜悦期盼的序曲。
假设哪一天春运,变得和*时差不多,就像是一个充满了激情的艺术家,每逢此时必会激情澎湃,灵感四溢、妙不可言,挥舞起手中的指挥棒,领着一群人疯狂的上演激动人心、感人流泪的交响乐时,忽然某年的此时,他却丧失了所有的艺术创作灵感受,回归到自己也无法忍受的理智,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吃饭、工作、搂着老婆孩子睡觉时,他会适应吗?一大批忠实的‘粉丝’会适应吗?还是低下头来,细一思量“其实早该如此,过去都在瞎折腾”。
话再收回来,我家有个亲戚,每到大年二十五以后买火车票都要去北京看他爹妈,每次都能顺利的买上车票,我很诧异,因为电视上演的春运车票一票难求,怎么在他身上没有发生呢?
今年,我就问他:“你买上车票了?”
他说:“买上了。”
我又问:“有座号吗?”
他说:“有”
“啊!?可电视上不是这么说的呀?不是很难买吗?“
“我买的是去北京的票,这会还有多少人挤着去北京呀,都是慌着从北京回家过年的,你呀真是糊涂”
糊涂!?,唉呀,我真是糊涂。
因为过年,因为想念,因为心中对家人的爱、对故乡的依恋,那些劳动者、流浪者们离开了不属于自己的大城市。
春运,火车站是城市里人员最密集的地方,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拖家带口聚集于此,又分散而去。我在进站口负责安检工作,已经连续工作了两个半小时,早已过了一小时轮休一次的时间,在人流高峰连开5台安检机、加派手检的情况下,连续作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终于,我们这组关机轮休。我走进休息室瘫坐在椅子上,老吴递过来一瓶水问:“累吗?”接过水,我灌下一大口,从喉咙里呜咽出一声“嗯”。老吴呵呵地笑:“咱们累点,一天能让多少人安全回家呐,值!”刚有隐约的睡意,休息室的门“啪”被打开。“好家伙!有个小孩兜里装的全是炮!”说话的是老李,他捧着一大把火柴炮向大家展示着。
他提醒了大伙,看来以后对小孩的检查也不能大意。这时,对讲机里传来呼唤声,二、三组明显应付不了突增的客流,必须紧急加开安检仪。我和伙伴们拿起手检器向外跑去。忽然,我在排队进站队伍中发现一位老人眼神飘忽不定,东张西望,轮到老人通过安检时,我摸到他两个小腿肚上绑着硬邦邦的两捆东西,心里一惊,立马提高了警惕。我问老人脚上绑的是啥,老人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我让他拆下来检查,老人一听急了:“真不是啥危险品,火车快开了,我不能再耽搁了!”
我耐心地说:“大爷,您得配合我们的工作。”碰巧这时正好路过一位执勤民警,我立即向他报告,这人身上有可疑物品。我和民警将老人带进值班室,老人把裤脚卷起来,我惊呆了——是厚厚的两沓钱。老人说:“那是在外打工好几年攒下的。刚才没让检查,是怕遭贼惦记。”我听了一阵心酸。就在这时,广播里传来老人乘坐的列车将停止检票,我和民警相互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帮老人扛起大包小包的行李,向站台飞奔而去。
相关热词搜索: 春运 散文 经典 春运经典散文3篇 春运的经典散文1 春运的经典散文100字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