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听障儿童发音技能训练(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听障儿童的发音技能训练
【摘要】
聋儿的发音器官完整无缺, 但因听觉障碍, 及受生理、 心理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他们不善于协调的使用自己的发音器官。
我们应从诱导发音、 发准音、 区分发音及正音方面针对性的克服问题, 让聋儿形成了 正确的发音习惯。
【关键词】
诱导发音; 声母; 纠正发音
对于正常儿童来说, 获得语言能力主要是通过听觉。
如果聋儿完全没有听力, 要利用听力来学习语言是不可能的。
不过, 相当多的聋儿都有一定的残余听力, 如果聋儿的残余听力能得到充分利用, 聋儿的发音能力将大大提高, 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聋儿的发音器官完整无缺, 但因听觉障碍, 及受生理、 心理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他们不善于协调的使用自己的发音器官, 因此要先对他们进行发音诱导。
首先, 诱导聋儿出声。
对不能发音的听障儿童进行触觉诱导。
例如让其把手贴在训练者喉部声带处, 另一只手贴在受训者(听障儿童)
喉部声带处。
发音时, 让受训聋儿两手感觉到不同, 对比发音。
其次, 诱导聋儿出气。
有的聋儿不会出气, 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实物演示,让其感知出气。
例如, 当聋儿不会区分“b” 与“p” 的发音时, 我们可以把聋儿的手背放在嘴前, 发音时让其感受气流, 区分发音; 也可以拿一薄薄的纸条放在嘴前, 发音时让其观察发 p 音和 b 音时的不同(发 p 音时,
纸条颤动, 发 b 音是纸条不颤动)。
通过触觉来感受气流的强弱让聋儿模仿, 学会出气与不出气的音。
第三, 克服尖音和低音。
一般来说, 聋儿不是不能发音, 而是不肯或不会发音, 或是能发此音不会发彼音、 发刺耳的尖音等。
例如聋儿在初学拼音 a 时出现的刺耳的声音, 或发 u 音时出现的低音, 主要原因是发音紧张或不会调节自己的发音器官。
因此教师要给予其引导, 让聋儿在轻松的环境氛围和自然状态下自然发音。
诱导发音就是要帮助聋儿克服以上问题, 形成正确、 自然的发音习惯。
目前, 有极少数的聋儿能够清晰的发出准确的音, 大部分的聋儿发音不是很清晰, 一般人很难听得懂。
其中关键是声母的发音。
在发音时, 韵母部分所占有的时间要比声母长得多, 因此, 韵母比声母更容易听清楚;另一方面是韵母发音时没阻碍, 声母发音有阻碍, 这也恰恰是发音准不准确、 清不清晰的关键点。
1、 声母按发音方法, 可分为塞音、 塞擦音、 擦音、 鼻音和边音五类。
2、 声母按发音的部位有以下几种
(1)
双唇音 即上唇和下唇形成的阻碍, 例如 b、 p、 m
(2)
唇齿音 即由上唇和下齿形成的阻碍, 例如 f
(3)
平舌音(舌尖前音)
即由舌尖和上齿背形成的阻碍, 例如 z、 c、s
(4)
舌尖音(舌尖中音)
即由舌尖和上齿龈形成的阻碍, 例如 d、 t、n、 l
(5)
翘舌音(舌尖后音)
即由舌尖和软腭形成的阻碍, 例如 zh、 ch、sh、 r
(6)
舌根音 即由舌面后部和软腭形成的阻碍, 例如 g、 k、 h
(7)
舌面音 即由舌面前音和软腭形成的阻碍, 例如 j、 q、 x
3、 声母有送气与不送气之分(如下表)
声母的发音是聋儿语训的难点。
声母发音时声音短而轻, 我们可以采用任何可行的特殊的发音方式(如助听器、 麦克风等), 将声音扩大, 增强声母的音响, 从而更充分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提高声母发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声母发音时有的口形、 舌位也不易区分, 例如 j、 q、 x, g、 k、 h,zh、 ch、 sh, z、 c、 s 等。
遇到这种现象, 我们可以出示舌位和口形图,让聋儿观察, 模仿, 也可以借助其它可行的方式。
例在区分送气与不送气音时, 可借助手背, 将聋儿的手背放在嘴前, 感知气流, 也可借助纸条,即将纸条放在嘴前感知气流。
有的口型差不多, 那我们就在舌位和声带上下工夫, 例如 zh、 ch、 sh, 这三个声母的发音。
首先要找出其发音的不同之处, 然后对症下药。
zh 气流较弱, 声带颤动; ch 气流相对来说强, 但声带不颤动; sh 气流强, 声带不颤动, 但它是擦音。
总而言之, 就是从发音方法、 发音部位上区分发音。
在发音训练的过程中, 我们要以学生掌握准确的口形和舌位, 学会发准确的音为原则, 利用任何可行的方式, 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
为了提高聋儿的发音质量, 在发音训练之前, 可先让他们做舍体操(上下运动、 左右运动、 伸缩运动、抵齿运动、 抵鄂运动、 抖动运动、 转动运动), 活动各个器官, 以求能够自如的控制舍位, 灵活转动舌头。
在发音训练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孩子的残余听力, 在听辩的基础上练习发音, 既能提高聋儿的听觉能力, 又能让聋儿学会有意识地利用听觉反馈来纠正发音。
另外, 还应充分发挥视觉、 触觉和其它感官的作用, 同时发音训练也要与语言的学习相结合, 做到音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发音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应根据聋儿的特点由易到难地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聋儿听力有限, 当我们的声音传到聋儿的耳中, 他们实际上听到的并不是我们完整的声音, 即聋儿听到的不是正音, 准确的音。
可能会出现增音(例如 māo---miāo), 也可能会出现减音(例如 miāo---māo), 也有可能会出现歪音(例 pào---bào)。
因此, 纠正聋儿的发音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发错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唇形的大小②舌位的高低③口腔的开合④气流的应用。
我们要找出问题所在, 针对性的进行纠正。
在正音的过程中应避免只正一个音的枯燥无味的反复训练, 可以图文结合, 也可以用其它的形式, 提高聋儿的学习兴趣, 否则会使聋儿感到吃力、 乏味,从而影响训练效果。
正音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 指望一天两天就让孩子能说得清晰明了。
在聋儿发音技能训练中, 有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式, 即个别训练。
因为聋儿自身的特殊性和个别差异比较明显, 针对聋儿的个体差异, 实施个别训练可以克服训练中的随意性, 减少盲目性。
在教学中, 结合聋幼儿年龄、听力、 智力、 能力的特点, 制定训练目标, 选择相应的教材,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进行差异教育, 运用各方面渗透的原则, 培养聋儿的能力,使聋幼儿在不同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 不同层次的提高。
愿更多的聋儿能够走出无声世界, 开口说话!
相关热词搜索: 听障儿童发音技能训练 发音 技能训练 儿童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