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
垃圾分类
工
作
方
案
(X XXX 小区)
目录
一、指导思想 ...................................................................................................... 2 二、基本原则 ...................................................................................................... 2 三、主要目标 ...................................................................................................... 3 四、主体责任 ...................................................................................................... 3 五、实施计划 ...................................................................................................... 4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 XX 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质量,探索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可行途径,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开展,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激发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垃圾分类的宣传,掌握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常识,结合《XX 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 年)》明确的“三场革命”、“五个全覆盖”,以及XX 社区实际情况,制定此工作计划。
一、指 导思想
全面贯彻《XX 街道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深入贯彻建设品质 XX 街道工作任务,全面巩固“全国文明城区”的创建成果,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和分类精度,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推进环保社区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创造优良的居住环境。
二、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全民参与。
党建引领,全民参与,发动社区在职党员参与到垃圾分类宣传及志愿服务,积极推动垃圾分类精细化、规范化,引导居民快速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形成全社区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2、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综合考虑各小区实际情况、生活习惯、垃圾成分等方面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实施计划,快速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3、完善机制,创新发展。
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定时定点指导居民正确分类,结合“绿色账户”成熟机制,加强垃圾分类工作人性化、创新性,利用舆论导向和激励手段营造社区氛围,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4、协同推进,有效衔接。
结合“两网融合”、小黄狗等,加强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再利用等环节的衔接,形成统一完整、能力适应、协同高效的全过程运行系统。
三、主要目标 2019 年 2 月,XX 社区以及开展 XXX 小区垃圾减量分类投放。XXX 作为第二批启动小区,将于 2019 年 5 月 13 日正式启动 XXX 小区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工作,实现全小区垃圾四分类工作全覆盖,干湿垃圾分类投放率达标;有害垃圾正确投放率 100%;并积极鼓励居民通过“两网融合”等途径完成可回收资源再利用。
四、主体责任 1、XX 社区党支部:整体部署、协调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建立垃圾分类专项联席会议制度,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合理布局,并根据专项工作不断深入做好应变、应对。全面负责各方协调、舆论宣传、志愿者培训、人员调配等相关内容。
2、XXXX 物业公司:物业公司经理为本小区垃圾分类工作项目带头人,保洁主管为第一负责人。根据相关要求,合理制定分类垃圾收集、分拣、处理等工作流程,建立“守箱分拣”工作制度,合理安排保洁、保安等相应工作。完成原有垃圾投放点位改造。
3、网格相关人员:居委社工、协管按责任区划分,自动成为该区域垃圾分类工作第一责任人,及时沟通、协调、处置垃圾分类工作中出现的一切问题,不能立即解决的第一时间向组织汇报。
4、志愿者:
① 招募“守箱分拣”责任人,负责规定时间内的标准投放标准,对未按要求投放的居民进行劝阻、纠错,并确保本点位及周边无散落垃圾。
② 日常巡查组按排班,定时上岗,在非集中投放时间段对小区各楼道进行巡查,发现未按要求投放的垃圾进行溯源、收集、处理、警示、上报等。
③ 集中分拣志愿者负责将各点位分拣后的垃圾桶进行检查,对未正确分类
的垃圾进行纠错并记录,确保所有垃圾均按要求投放。
五、实施计划
XX 社区 XXX 小区将于 2019 年 5 月 13 日正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具体实施计划如下:
(一)宣传工作
利用一切途径、机会,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
1、 社区党员:全面动员社区党员,发挥党员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在社区内营造垃圾分类良好氛围; 2、 学生群体:通过寒假活动,开展“小手牵大手”系列活动,传播分类知识,将垃圾分类观念带入社区家庭; 3、 楼组长、居民代表及志愿者骨干:上门分发宣传资料,以书面形式使居民知晓如何分类、投放时间及投放点位;
4、 物业公司:合理安装安置宣传牌、宣传旗等,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口号; 5、 其他:利用电子屏、宣传栏、宣传画等,做到垃圾分类宣传无死角,推广全民分类,自觉投放。
(二)具体实施 点位设置:
XXX 小区共设定时定点投放点位 5 处。按编号顺序,分别位于南、北、西门岗、高层 47 号北侧及小区东北角垃圾厢房处;集中分类点 1 处,位于小区东北角垃圾厢房。(具体见点位图)
志愿者安排:
姓名 点位 职责 工作时间 备注
检查、劝导、纠正居民错误分类
每天 6:30-8:30 17:00-19:00 守箱分拣 (绿色账户)
检查、劝导、纠正居民错误分类
每天 6:30-8:30 17:00-19:00
守箱分拣 (绿色账户)
检查、劝导、纠正居民错误分类
每天 6:30-8:30 17:00-19:00
守箱分拣
检查、劝导、纠正居民错误分类
每天 6:30-8:30 17:00-19:00
守箱分拣 (绿色账户)
检查、劝导、纠正居民错误分类
每天 6:30-8:30 17:00-19:00
守箱分拣 (绿色账户)
检查、劝导、纠正居民错误分类
每天 6:30-8:30 17:00-19:00
守箱分拣
检查、劝导、纠正居民错误分类
每天 6:30-8:30 17:00-19:00
守箱分拣
检查、劝导、纠正居民错误分类
每天 6:30-8:30 17:00-19:00
守箱分拣
检查、劝导、纠正居民错误分类
每天 6:30-8:30 17:00-19:00
守箱分拣
检查、劝导、纠正居民错误分类
每天 6:30-8:30 17:00-19:00
守箱分拣
检查、劝导、纠正居民错误分类
每天 6:30-8:30 17:00-19:00
守箱分拣
检查、劝导、纠正居民错误分类
每天 6:30-8:30 17:00-19:00
守箱分拣
对未正确投放的垃圾溯源、收集、处理、警示、上报等
巡查组
对未正确投放的垃圾溯源、收集、处理、警示、上报等
巡查组
对未正确投放的垃圾溯源、收集、处理、警示、上报等
巡查组
对未正确投放的垃圾溯源、收集、处理、警示、上报等
巡查组
对未正确投放的垃圾溯源、收集、处理、警示、上报等
巡查组
对未正确投放的垃圾溯源、收集、处理、警示、上报等
巡查组
对未正确投放的垃圾溯源、收集、处理、警示、上报等
巡查组
对未正确投放的垃圾溯源、收集、处理、警示、上报等
巡查组
清运处理:
1、物业公司安排保洁保安专人 2 名,每天 6:30、19:00 起,从各投放点统一收集垃圾桶送至集中放置点,并保证运输过程中无垃圾散落; 2、集中放置点向外清运由环卫公司统一安排。
3、装修垃圾、大件垃圾等特殊垃圾由物业联系环卫公司专项处置,杜绝与生活垃圾“混装、混运”。
(三)、测评、调整 测评:根据集中放置点、巡查组上报数据,每两周进行一次数据评估,其中有害垃圾拖放错误为一票否决。对一票否决及评估效果不佳的点位志愿者进行再次培训;连续两次测评效果不佳的点位,临时增派志愿者加强分类强度和效率。
根据志愿者巡查反馈结果,结合物业监控,查找不守行为现象,张贴“吐槽榜”,同时,由社工、物业、志愿者组成小组,对相应楼道进行上门再宣导。
调整:居委牵头,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及居民代表参与,每月第一个星期一召开垃圾分类专项联席会议,通报工作成果,听取各方意见,共商调整措施。
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是一项环保工程、民心工程,也是系统工程,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方统一目标,团结协作,切实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工作深入落实、抓出实效。建立“条块联动、齐抓共管、协调有序、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螺丝岗位责任制,依据阶段目标,层层抓落实,要明确职责和任务,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绩效考核内容,对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楼组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同样,垃圾分类工作时间紧迫、责任重大,XX 社区将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持续推进,确保垃圾分类投放、
减量、定时、清运一系列目标的实现,并以此为契机在网格内全面开展。
XX 社区 XX 年 XX 月 XX 日
相关热词搜索: 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垃圾 工作实施方案 分类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