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全文)

时间:2022-10-27 11:20:1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全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全文)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调 查 报 告

  题

 目:

 关于小学生作文情况的调查报告

  姓

 名

 X

 X

 学

 号

  专

 业

 汉 语 言 文 学

 批次/层次

  专 升 本

 学习中心

 张 掖 学 习 中 心

 工作单位

  民 乐 县 新 丰 小 学

 关于小学生作文情况的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

  现今的小学生多数不会观察, 作文时无话可说, 是造成学生作文困难的主要原因。

 小学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来抓。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指导观察的方法, 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帮助学生展开想象, 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 观察 培养

 一、 调查目的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 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因此了 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的一般状况, 可以帮助广大教师掌握小学生的作文现状, 找出学生作文困难的症结所在, 从而为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提高写作水平提供依据。

  二、 调查概况 调查时间:

 x 月 x 日--x 月 x 日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

 民乐县乐民小学, 新丰小学, 城关小学, 八一小

 学等七所学校的 70 名教师和七所学校的三——六年级 580 名学生。

 三、 调查内容 为了摸清小学生作文的真实情况, 我着重调查了以下内容:

 〈一〉

 对语文教师关于作文教学的调查。

 具体问卷如下:

  1、

 你的作文备课是否能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

 2、

 你对学生的作文能否认真批改, 并下针对性强的指导意见?

 3、 你认为作文教学应该是怎样的?

 〈二〉

 对学生的调查问卷:

  1、

 你认为作文写得好, 必须做的哪几点?

 2、

 你在作文中碰到的困难有哪些?

 3、

 你希望通过什么途径提高目前的写作水平?

 四、

 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作文状况的调查, 经过整理分析现将调查结果归纳分析如下:

 1 、 教师不能正视学生的抄袭, 虚假作文等问题。

 由于部分教师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不足, 有 25%的教师认为“天下文章抄抄抄”, 也有 34%的教师认为学生的作文无所谓,只要在考试时能写好就行。

 平时抄袭别人的也不怕, 这样还能参考别人的作文, 甚至把例文背下来, 这样能考出好成绩。

 2、 教师不能及时, 认真批改作文。

 在教学中一般都是大小作文间周一次, 由于班级人数较多,

 教师业务繁忙, 有的教师参加自学考试等原因, 导致 26%的教师不能及时批改或批改不认真, 不能有针对性的给学生的作文下眉批或尾批。

 这样就不能及时有效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

 3、 语文教师不能充分利用作文课来指导学生写作。

 作文课很多教师都没有充分利用。

 让学生信马游缰的自己写, 根本不能指导学生如何选材, 如何观察人物的语言, 动作等。

 这样的作文课一点价值都没有。

 4、 学生不知如何写好作文 在 60 份问卷中, 认为必须“字词运用准确” 的有 51 人, 占85%; 认为必须“句子通顺连贯” 有 60 人, 占 100%; 认为必须“中心明确, 条理清楚” 的有 60 人, 占 100%; 认为必须“内容真实具体” 的有 46 人, 占 76. 6%; 认为必须“标点正确, 字迹工整” 的有 40 人, 占 66. 7%。

 调查这一内容, 一方面是想了解学生心目中的好作文标准是什么; 另一方面, 也潜在地向学生暗示了 什么样的作文符合要求。

 5、 学生对作文无兴趣 无话可说 思维单纯无从下笔 基本功差 教师指导不力 不会修改 比率 16% 70% 21. 6% 11. 6% 3. 3% 33. 3% 希望提高的途径:

 学好语文,

 多读课外书籍 , 参加活动投入自然。

 勤练笔, 常写日记,

 教师加强指导,

 培养兴趣磨练意志。

 比率 68. 3% 98. 3% 96. 7% 18. 3% 91. 6% 20% 从表中明显看出, 小学生作文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

 不会观察, 无话可写。“不会观察”

 正是作文“无话可说” 的症结所在。

  1、 缺乏深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做任何一件事,如果有了 兴趣, 做事者就会全身心地投入。

 学生对观察不感兴趣, 在观察中, 自然敷衍了事, 有“眼” 无“心”, 走马观花地看了 一圈, 在大脑皮质上留下的表象只是轮廓而已, 有时可能根本没有什么印象, 以致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到作文时, 当然头脑空空, 没有内容可写。

  2、 没有掌握观察方法。

  (1)

 观察没有目的。

 多数学生目的不明确, 观察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盲目性。

 (2)

 观察没有顺序。

 观察人、 事、 景物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或由上而下, 或由左而右, 或由整体到部分等等。

 反之亦可。

 一般来说, 观察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

 从空间角度来说,是静态的观察; 从时间角度来说, 是动态的观察。

 当然,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实际观察中, 学生并没有能很好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 结果造成作文时思维混乱, 无从下笔, 没有条理。

 (3)

 观察没有重点。

 在对事物的全貌有了 了解之后, 要抓住重点进行观察。

 学生在观察中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根本不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 深入、 反复的观察。

  3、 没有良好的观察习惯。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 常常为写作文而发愁。

 但他们的生活又是丰富多采的, 只是在观察顺序、观察细致等观察习惯方面的培养上还有所欠缺。

 五、 建议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 是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

 对于学生的写作, 观察更是起到了 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

 只有引导学生观察, 才能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 写起文章来内容有血有肉, 真实感人。

 教会学生观察的手段很多。

 就一般方法而言,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会观察; 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实践, 亲身体验, 仔细体会, 从而达到学会观察, 善于观察的目的。

  近年来, 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起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 新的活力, 也为优化学科教学提供了 更为有效的途径。

 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运用电化教育优化各科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益, 减轻学生负担,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之路。

 作文教学也是如此, 尤其在指导学生观察、 丰富写作材料方面, 电教媒体更有它的独到之处。

  1、 运用电教媒体,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 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 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

 小学生的知觉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无意知觉。

 根据这一特点, 在作文教学中, 抓住时机, 指导学生对观察对象的直接兴趣, 引起无意注意, 勾起学生的观察动机, 从而激发学生们的观察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 对事物敏感, 对他们不了 解的事物都感兴趣, 直观具体的事物, 生动活泼的目标, 形式新颖、 色彩鲜艳的对象, 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电

 教媒体一般图、 文、 声并茂, 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 真实感人的生活场景, 给学生以多种感官的刺激, 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 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写作的材料。

 观察兴趣还可以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 好胜心的特点, 有计划、 有目的地使学生乐于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春天, 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 夏天, 观察突变的雷、 充满情趣的夏夜和丰富多采的暑假生活; 秋天, 观察硕果累累的果园和丰收的田野; 冬天, 观察那银装素裹的雪后世界。

 同时, 也要留意身边的变化和事态的发展, 培他们的观察兴趣, 以达到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目的。

  2、 运用电教媒体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电教媒体提供的素材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典型画面, 能帮助学生选择材料, 能使瞬间现象长时间固定, 典型细节反复呈现, 能帮助学生及时将观察到的素材在头脑中加以整理。

 运用音响、 投影、电视、 录象等媒体可以突破时间、 空间的限制, 将学生熟悉的与不熟悉的, 过去的, 未来的或现实的事物生动地展示出来,在运用过程中, 还可以采用“定格”、“拉近”、“移动” 等操作手段, 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从而准确地获取所需的写作材料。

  (1)

 观察要讲条理, 增强学生思维和作文的条理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 要教给观察的方法、 顺序, 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 从而在作文中有条理地表达。

 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 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 虽然错综复杂, 但都有一定的

 序。

 以静物来说, 方位有远有近, 里外、 上下、 左右、 前后之分; 一件事也有起因、 发生、 发展、 结果的过程。

 因此, 在观察时, 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 有条理地进行观察。

 同样,观察的顺序也有多种:

 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 有近而远或由远而近, 由景物到人物或由人物到景物, 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

 所以, 观察时, 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 选择观察顺序。

 学生只有掌握了 正确的观察方法, 才能在实践中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地观察, 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和观察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作文的条理性。

  (2)

 观察要有重点、 有目的。

 只有有了明确的目的和鲜明的重点, 才会使人的思维活动产生一种进取的意念, 从而对思维活动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

 在作文教学中, 首先应引导学生按作文题目要求寻找观察对象, 然后根据观察对象的本质特征有重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

  (3)

 观察要细致。

 小学生最大的毛病是观察事物笼统, 往往满足于表面认识, 所以, 要教给学生从细处着眼, 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

 只有仔细观察, 才能看得细, 看得全面, 也才能看出甲事物与乙事物的区别, 观察能力才能提高。

  3、 培养学生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习惯的培养, 主要是观察顺序和观察细致的培养。

 例如观察大自然的景物, 要按照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 观察一件事情, 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观察。

 在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中, 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图画, 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 如实物、 图片、 影片等, 并教给

 他们观察的方法。

 在中高年级, 随着年龄的增长, 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 观察生活, 观察社会, 从而使他们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 要从观察中产生联想联想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没有联想就没有创造, 没有联想就没有创新。

 因此,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 应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积极的思维, 展开丰富的联想, 从而在脑海中生成种种画面。

 鲁迅先生说过, “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 方能下笔。”因此, 我们要提高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 观察社会、 观察周围人和事物的习惯, 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 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 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 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

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大学生 社会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