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共党史(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中共党史简介 党的一大: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 年,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 年, 中共二大, 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中国革命的性质、 对象、 动力和前途, 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 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
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 年, 党的三大召开, 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实现国共合作, 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 思想、 组织上的独立性。
1924 年, 国民党一大召开, 确立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形成了新三民主义,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
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 年四大召开, 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
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 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 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 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 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
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 年五大召开, 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如改造武汉国民党、 改造武汉国民政府、 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 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
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
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
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 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 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 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 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 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 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 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
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45 年七大在延安召开, 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 年八大召开, 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指出:
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国内的主要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 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 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
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69 年九大召开, 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 使 1966 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 在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
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 年党的十大召开, 继续了九大的“左” 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
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7 年党的十一大召开, 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 已经结束, 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理论和实践。
直到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82 年十二大召开, 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的崭新命题。
明确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
党的十三大:
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 年十三大召开, 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大会指出,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 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 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即“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
大会还制定了到 21 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 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
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 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 充分的理论准备, 1992 年 10月十四大召开, 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 年党的十五大召开, 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 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指出, 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
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 年党的十六大召开, 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 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 也是与时俱进, 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 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 把“三个代表” 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 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
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 年党的十七大召开, 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
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 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党, 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分。
中国革命在过去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在以后更需要工人阶级领导。
工人阶级将来要发展, 要成为人口中的大多数,农民在使用机器耕种之后也变成工人。
最后全体人民都是工人。
(我们党历来依靠无产和半无产。
)
一切党员必须承认这点。
2、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的, 是要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
她现在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在将来要为转变到社会主义而斗争, 最后要为实现 共产主义而斗争。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制度的要点另外说明。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般地不破坏私有财产的制度, 但社会主义就首先要在工业中然后在农业中破坏私有制。
在农业中组织集体农场, 这时, 只能依靠工人及贫雇农, 不能依靠一般农民, 只是团结农民。
)
一切党员必须具有为党的这些目的而坚持奋斗的决心。
3、 因此, 现在的人做一个共产党员, 必须是一辈子都要坚持革命斗争。
如果在中途不 能坚持革命斗争, 就不能再做共产党员。
这种革命斗争是包或政治的、 经济的、 思想的斗争在内, 并且还要和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进行武装斗争(但不是说要当一辈子兵)
。
4、 一切共产党员进行革命斗争, 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之下去进行。
因此, 一切党员必须执行党的政策和决议, 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革命运动, 严格地遵守党的纪律, 对于党内党外一切损害党的利益的现象必须进行斗争。
否则, 就不能做一个共产党员。
5、 一切党员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公共的利益, 即党的利益, 摆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 党员的私人利益必须服从人民的即党的公共利益。
一切自私自利的人, 不肯为人民牺牲自己的人, 都不能做共产党员。
(乡 村中互助组、 互助会、 合作社, 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方式之一, 是半社会主义。
不怕牺牲自己一点, 努力为合作社工作,就是社会主义。
公营工厂生产竞赛, 更是社会主义。
)
6、 一切党员在革命斗争中, 必须勇敢坚决, 不能在严重的艰苦的环境中腿缩, 不能向敌人投降, 不能叛变共产党与共产主义。否则, 就不能做共产党员。
7、 一切党员都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 使党与人民建立很好的关系, 认真地了解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意见并及时地向党反映, 把党的政策向人民群众作宣传解释。
除开经过批准的少数党员外, 每个党员都必须在自己的职业之外, 再做一件党的组织或支部所分配的社会服务的工作。
不能这样做的人, 都不能做共产党员。
8、 一切党员为了能够并且更好地履行以上各项, 都必须努力地学习, 使自己懂得更多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的思想, 使自己的觉悟更加提高。
不努力学习的人, 是不能做好一个共产党员的。
相关热词搜索: 中共党史 党史 中共 精选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