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离退休干部事迹材料(精选文档)

时间:2022-10-18 12:40:2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离退休干部事迹材料(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离退休干部事迹材料(精选文档)

 

 离退休干部事迹材料

 **,中国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9 年来,他和党支部一班人根据离退休党员特点,努力把创先争优活动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道德品行、家庭教育和文化建设中,融入实现中国梦的社会实践中。党支部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连续三年被中支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年被**市老干局评为先进集体,****年被**省老干局评为五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年荣获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易老个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中支优秀党务工作者。

 以火热之心,投身支部工作。****年底,**市中支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需要进行换届选举,当时易老还没有正式办理退休手续,但不少离退休干部有意推选他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于是党支部决定延期进行换届选举。****年 4 月份,易老正式退休,经过选举他担任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他想这不仅是老同志们对他的信任和期盼,对他一个共产党员称号的认可,而且也是对他党性的一个检验,既然当上了这个‚班长‛,就要努力当好。为此,他决心以火热之心投身支部工作。几年来,他主要抓了3 项支部建设工作,一是注重建机制,加强组织建设。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健全党员年度考核评比制度、党组织活动考勤制度、党费交纳通报制度等管理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有效规范了党员的组织行为,凝聚了党员的向心力。二是注重搭平台,强化文化引领。鼓励和引导离退休党员发挥自身特长,参加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实离退休生活,引导离退休干部自发成立了门球、书画、摄影、舞蹈等兴趣爱好小组,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市老年大学书画、摄影等专业学习,并搭建文化、艺术展示平台,组织离退休干部参加各类比赛,让兴趣爱好者在比赛中一展风采,获得了很多荣誉。易老还主编的离退休干部工作简报,刊载离退休干部工作信息、政策解读、离退休干部创作的文学、书画、摄影作品和养生知识等,每月一期,图文并茂,受到了离退休干部的好评。三是注重筑载体,增强活动效果。积极探索新的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学习和其他支部活动,调动离退休干部参加学习教育和支部活动的积极性。如****年,采

 用知识抢答赛的形式,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有效地调动了离退休干部学习十八大精神的积极性。组织离退休干部参观新农村建设和上市公司,让老同志亲身感受新农村建设成就和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增强老同志的对**未来发展的自信。

 以兄弟之情,开展支部工作。几年来的实践,易老深刻地体会到:作为支部书记,主要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要让支部全体成员志同道合,凝心聚力,共圆中国梦。为此,他坚持将心比心,以真心换真情。一是以兄弟般情感,反映民意,当好‚传声筒‛。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福利保障都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如医疗改革,**市原来规定三年过渡期,过渡期内每年增发一个月工资的铺底补贴,后来过渡期延长了,但易老所在单位却只执行了三年就停发了,对老同志看病治病造成了一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他逐个收集老同志的意见,集中向中支党委进行了报告,引起了中支领导的重视,适当增发了医疗补贴,解决了老同志的燃眉之急。再如,中支房改房的维修问题,中支****年以前退休的享受了一套房改房但没有享受住房补贴,****年以后退休的虽享受了住房补贴,但由于当时工资基数低,提取比例也小,补贴金额微不足道。因此,一些老同志不要说购买新房,就是连旧房维修都很困难,他收集这些情况后,去年向中支领导进行了报告,建议设立老同志房屋维修基金,由物业公司统一管理使用,或补助到户由自己维修。虽然所在单位目前对这一提议还没有采纳,但老同志们还是觉得他在为他们想问题。二是以兄弟般情感,增进交流,当好‚娘家人‛。目前,中支离休、退休和退职干部的年龄结构相差近半个世纪,不同年龄层次的老同志个人诉求和期盼各不相同,如,离退休的同志期盼健康长寿;退休的同志期盼回归组织;提前退休的同志期盼社会认可,再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同时,老同志的居住地点由集中逐步变为分散状态,给党组织活动开展和老同志之间的日常交往带来了困难,一些老同志因身体原因很少参加组织活动,与组织的关系疏远了,老同志之间因缺乏沟通,他们的关系也逐渐疏远了。另外,老同志的家庭具体情况也各不相同,有的家庭独生子女赡养多个老人的矛盾较为突出,有的家庭看病治病压力较大。针对

 这些不同的诉求和情况,易老和支委其他同志一道,在党员中广泛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回忆当年那些事、有问题找娘家诉说等活动,帮助老同志回归组织、回归集体、找回尊严,及时了解情况、反映诉求、化解矛盾。三是以兄弟般情感,关爱同志,当好‚管家婆‛。人民银行**市中支机关现有离退休干部 59 名,其中党员 47 名,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挂靠在人事部门,仅有一名专干,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为协助管理部门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他们以离退休干部支部为基础,成立了一个五人自治小组,专门负责组织离退休干部的多项活动。他时常要求大家以兄弟般的情感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做到活动常态化,安全大家管。有一次,支部组织党员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位行政关系在吉首、组织关系在**的老党员,下车时不慎摔伤了脚,同志们有的帮他用白酒擦伤处,有的扶他走路。活动结束后,易老又和离退休干部专干登门慰问、查看他的伤情,使他很受感动,他深有感触地说,‚还是娘家的人亲哟!‛ 以自身之行,带动支部工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过一句响亮的口号,叫做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易老深知作为支部书记,绝不能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以自身的亲力亲为影响带动身边的人。他年龄不算很大,但疾病缠身,长期的高血压影响到心脏和肾脏功能的改变,属极高危人群,但他没有因疾病而放松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他现在住的楼栋有 8 名离退休干部,凡离退休干部学习、集体活动或职工家庭的红白喜事需要通知,他都主动承担义务联络员的责任,及时通知他们。作为一班之长,他每个月都要花 2-3 天的时间,义务研究支部工作或组织开展多项活动,保证支部党员活动正常、有序、安全地开展。为了办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简报,他带头撰写信息、稿件,近几年来,共撰写各类稿件几十篇。在他的带动下,支委和其他党员也积极行动起来,纷纷加入老年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参加文明卫生城市创建、金融知识宣传等工作。

 离退休干部事迹材料

 **,1935 年 10 月出生,原**科技大学教授。退休后,于 2004 年同妻

 子**(**市卫生局退休干部)一起回到了老家——**石羊塘镇谭家垅村高桥组定居。14 年来,夫妇俩甘洒夕阳热,回乡‚种文化‛,为老百姓和青少年儿童做过许许多多的实事。****年 10 月 9 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以‚走基层——我眼中的乡贤‛,播出了**的事迹;****年,他被评为‚**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年 9 月,又荣登‚中国好人榜‛; 2017 年**和妻子**又荣获‚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十大读书人物称号。

 斗争病魔 回乡躬耕文化田 12 年前,**罹患胃癌,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躺在病床上,他格外想念家乡。手术后他拒绝儿女留他在城市休养,和老伴**回到了家乡。

 有人调侃他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却说:‚现在的农村,我有好多都不懂,别人说我是教授,其实我是来‘受教’的。‛ 望着田野,听着蛙鸣,**有‚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的快意。他喜欢打着赤脚、戴着草帽走在田间小路上。谁家插秧,他还上前帮上一把,裤腿上沾满湿润的泥。乡亲们叫他‚赤脚教授‛。

 家乡更美了,一幢幢小楼砌起来、水泥路也四通八达。然而村里的文化生活依旧贫乏,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没有别的娱乐活动,只有打牌、或者看打牌。

 ‚乡村也应当有自己的文化氛围,城里有‘文化’,我的家乡也要有。‛12 年来,**做回了‚耕夫‛,他不种稻田‚种文化‛,为乡亲们耕种出一片‚文化田‛。

 假日学校 留守儿童欢乐多 回到家乡,夏老最关心的还是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村里留守儿童比较多,而且多半是跟着爷爷奶奶在牌桌边长大,缺乏良好的成长环境。

 ‚读书能改变命运,知识能让人进步。‛**特别看重这个农家书屋,常常自掏腰包添置新书。他还向自己的学生要书,出版社的学生、北京的学生、县里的领导,都为这个农家书屋做过贡献。如今书屋里的书多达 5000余册。

 为了鼓励孩子们多读书,**以借阅数量和所写的读书报告为依据,给孩子们颁发‚文学小硕士‛‚文学小博士‛等‚学位证书‛,奖品是一本本新书。

 ****年,**还和老伴商量着办起了高桥少儿假期学校。假日学校创办6 年来,从不收取学生一分钱,从幼儿园到初中二年级,参与的学生已达 575 人,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

 在假日学校,夏老除了定期亲自给孩子们讲传统文化外,为了丰富教学内容,他东奔西走,动员镇里学校的一批老师前来支教,免费开设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智力游戏等课程。

 **科技大学每年派来一批学生志愿者支教; 镇中心小学音乐教师谭琼,也被邀请来教孩子唱歌跳舞; 县一中高级教师刘正茂,给孩子们讲授《三字经》; 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起讲述亲身经历的抗日战争,给孩子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来上学的孩子们越来越多,甚至有相隔几个村庄的家长每天骑着摩托车把自己孩子送过来。

 有些家长特意送点吃的表示感谢,**都婉拒了:‚如果想送点什么,那送点书就是最好的礼物啦!‛ 有教无类 桃李芬芳香满园 当看到一些寒门学子上学不易,夏老提出修缮夏家祠堂,并设立高桥奖学基金。

 ‚没事设立奖学金做什么?‛基金开始设立时,有些人不太理解,**就把夏家祖先早年为鼓励族人读书设立读书津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大家听了深为感动。**把自己这些年获得‚书香家庭‛‚感动**十大人物‛等奖项的奖金全捐了出来。他说:‚如今我们是一个大家,设奖学基金就是为了鼓励所有的娃娃成才、有出息。‛ 几年来,基金会已经奖励了 15 名学生,其中研究生 4 名。一位受助大学生特意写信给**:‚钱虽不多,对我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我更愿意把

 它看做是教授对我们的一种精神传承。‛ 村里出息的孩子越来越多,村民们也渐渐感受到了基金的作用。今年春节,在外务工的村民们回乡聚会联谊时,特意集体为基金捐了一笔款。

 在**眼里,没有坏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和关心。村里有个叫夏舟的孩子,本来学习一直不错,高中时突然自暴自弃,不想读书。**知道后,自己跑到学校去找班主任、校长,一起千方百计做好思想工作。夏舟重振旗鼓,刻苦读书,考取了本科院校。他说:‚没有夏老师,就没有我的现在。‛ 如今,**忙完公共事务之余,也种菜养花,坚持散步、阅读,怡然自得。虽曾与死神擦肩而过,而今年近耄耋,他仍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他逢人便说:‚我感觉我的病完全好了,我们种的是文化,收获的是健康。‛曾经的同事、现任**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罗伟雄听闻**的事迹,发出感叹:‚病魔不知何处去,夏公依旧笑春风。‛

 离退休干部事迹材料

 **同志,现年 83 岁。****年参加工作,****年入党,较长时间担任县级主要领导,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过积极贡献。****年退休。回首退休生活,罗老感慨万千,脑清,眼明,耳不聋,背不驼,思维敏捷,健健康康迎来两鬓斑白的耄耋之年。他深有体会地说:‚尊严地活着,优雅地度老,正是我退休生活的生动写照。‛ 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心态好。退休是人生一大转折,由机关人变为社会人,由官员变为百姓,这是摆在退休同志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每个退休的同志都必须做出现实的回答。罗老退休时自我约法三章:看得惯、想得通、跟得上。这既是约束又是方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退休后随遇而安心态好,以一个平常人的心态看社会,不怕受到冷落,不怕被别人遗忘,不怕后来人超过自己;自觉做到有所弃,有所取,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改革开放社会变革的大潮中看主流、看方向、看发展,扶政不扰政,维稳不添乱,鼓劲不泄气,但也不完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对涉及社会发展国计民生的大事还是敢建言献策的。他当**十二届人大代表的最后一次会议上,也恰好是他退休的第二年,他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主动牵头联合 20 多位代表向大会提出了建修**县城防洪大堤的议案,经大会主席团审查决定立案,交政府办理。经过 10 年多的努力,耗资一亿多元,全长 3 公里多的防洪大堤建成,不仅确保城市度洪,而且成为**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他又为解决县城人民饮水安全问题直言不讳,竭力建议修建阳升观饮水入城工程正在制定方案,即将动工兴建。罗老说:‚只要有利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安康的事,该作为的时候还是要尽微薄之力而为之。‛ 随遇而安心态好,还必须知足常乐。罗老认为知足常乐就是不能贪得无厌。****年他夫妇两 80 岁生日时,实行‚三不‛(不请客,不受礼,不放鞭炮),社会反响很好。他说知足,才能满足,满足才会健康,健康才会长寿,长寿才会幸福。老有所养不高攀,有退休金,不算大富,也算小康。名好利好,不如健康好,情长意长,不如寿命长,万事想得开,放得下,潇洒过日子,自在度晚年。

 读书看报,陶冶情操品自高。活到老,学到老。人退休,不能因退休而万事终休,读书看报更不能休。罗老认为,与在职时比较,读书看报的时空更广泛,条件更优越。他退休后,读书看报成为日常生活之必需,已养成为一种习惯。每天除户外活动、定时休息外,在家时间基本上就是学习、写作两件事。家里有图书室,经常拥有多种党报党刊,每天都在这些图书报刊上游览阅读吸收新鲜营养,度过美好时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重温党的章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

相关热词搜索: 离退休干部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 精选 文档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